彭嘉寶
摘要: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此次大會強調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征程,這次司法改革任重而道遠,這次司法改革是邁向新時代新征程的必經之路,是我國成為世界強國的必經之路,是人民群眾實現幸福生活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十九大;司法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此次大會主題鮮明、高屋建瓴、氣勢恢宏,思想深邃、充滿激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的一次重要會議。
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近五年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我們在黨的領導和帶領下使得國家飛躍的發展,也對未來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充滿信心。
依法治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確立為習近平時代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人民政府及地方法院緊緊跟隨習近平腳步,努力達到習近平所提出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守司法為民、公平公正的原則。真正做到把我國建設成民主、富強、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革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事關我們人民權利保障、黨執政興國、國家久安長治。黨的十九大為如何深化依法治國的實踐道路作出了全面完善的部署,對實現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司法事業有著更多的使命,人民法院工作也責任重大。
要實現依法治國,首先要科學立法,組織編制法律體系要以憲法為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在國家事務中“憲法法律至上”和在黨內事務中“黨章至上”的觀念。要實現依法治國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使公民的合法權益不被非法侵害。要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必須立良法、求善治。維護想法權威,確保所有立法必須體現憲法原則,杜絕一切沒有憲法依據的立法活動,對公民權利造成限制或者剝奪。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組織編制法律法規體系就要以憲法作為核心,大力推動編制更加法定化、規范化、科學化。并且不斷改進機構編制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還要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制定更為嚴謹的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促使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在規范的機構設置中更加協調,發揮良好作用。統籌安排黨政機構,構建為更加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黨政機構新格局。
黨政部門在人員編制、部門機構設置、智能配置等方面都有待完善。要依法管理各組織機構和編制,在改革中充分發揮法律的保障、引領和推動的職能作用,為改革能夠有序、平穩、順利地展開提供保障。
要實現依法治國,堅持主張法德并施,以法安天下,以德潤民心。必須一首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要重視法律的規范作用,也不能忽視道德的教化作用。要注重弘揚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法律與道德相互滲透、互相支持、互相轉化、相輔相成。我們要增強“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意識,要從思想、政治和行動上都堅決做到絕對忠誠、聽黨指揮。在政治的立場、政治的方向、政治的原則、政治的道路上,我們都要始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各階層立足本職工作以具體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首先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同志的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內涵,多方面思想聯系而不是獨立地、系統而不是分解地、整體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和貫徹。首先是“八個明確”,在理論層面上為我們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這個問題?!笆膫€堅持”也為我們理解“該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指導。“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構成了科學的理論體系。我們要堅持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悟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再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多想多做,切實領會掌握十九大精神的意義。
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理論、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新特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目標還有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我們要深刻學習,不斷領會其中含義,用黨的創新理論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改革開放已四十年,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飛躍發展,人民生活的平均水平日益提高,不僅對物質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在精神方面,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將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平臺。人民群眾迫切希望能夠立案解決現下“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更加期盼按鍵能夠得到公正高效的審判。面對人民群眾司法上多方面的需求,人民法院既要立足司法職能,為群眾創造更多司法保障,也要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地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的穩定,同時還要做到優質高效。
若想將十九大精神學好并且跟緊黨的腳步,必須將本職工作做好,做到盡職盡責。習總書記強調,十九大精神務必要落實,要針對具體的事情拿出具體的方案,有計劃有目的的向前推進,以釘子精神為例全面抓好落實。對于人民法院和檢察院來說,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一定要跟緊黨的步伐,跟上黨的節拍,必須堅持司法的公正性,服務人民、服務大局,準確找到國家工作與人民法院工作的結合點,將司法職能作用發揮在工作中,根據十九大確定的目標做好每一步的規劃,盡職盡責。若想推廣深入審判體系及能力現代化,提高司法機構的能力,務必堅持司法公正,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做好基石,并且針對風險作出防范措施,為脫貧、環境治理攻堅戰做好司法方面的保障,為十九大目標的實現提供更加優越的司法環境,同時做到保護國家政治安全以及社會的團結穩定,提倡公平公正的社會行為,保障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這是一份重任、一份使命,需聚焦于國家審判機關主體,帶著各級法院和所有的公安干警把審判執行的工作做好,保證全身心的投入,要推廣一份又一份的司法惠民舉措,將這些舉措落實到群眾中去,真正讓人民感受到好處,提高千萬樁案件的公正性和審理效率,將“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個硬骨頭啃下,讓人民群眾在每一樁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司法機構的公平公正,感受到社會正義。司法體制改革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到底,同時推廣司法體制中的綜合配套設施改革,將司法責任制落實到各個部門,使司法部門的權利機制運行過程暢通無阻,使司法改革的成效最大化。要加速“智慧法院”系統的建設,使法官在辦案的過程中有信息化系統作為輔助,同樣這些信息可以服務于司法管理,同樣人民群眾也可通過信息化平臺看到司法工作的過程。要使司法隊伍更加正規化和職業化,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加強法院機構的文化建設,使各部門各崗位上的人員素質能力和精神狀態大大提高,更加契合我國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同時各類人員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激勵、迸發出新的活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新時代的全面依法治國新征程。
要想將十九大精神學好做好,必須在本職工作上盡職盡責敢于擔當。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征程的道路上,一定會面臨諸多挑戰,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要敢于正面對抗、敢于擔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勤勤懇懇,有想法、敢想敢干、干則有方,只有這樣才能戰勝新征程路上的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才能不辜負肩上的神圣使命,不辜負國家委以的重任。面對改革道路上遇到的問題以及艱巨繁重的工作,我們要樂觀對待,將吃苦耐勞、埋頭苦干、勇于奉獻的精神牢記于心,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來面對這些難處,堅信風雨過后是彩虹。我們要做到盡職盡責,恪盡職守,在工作中保持一個好心情,保持一個美麗的微笑,以勇于前進的精神推動改革以及新時代新工作的新發展,為開啟新時代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新征程、續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不懈的努力和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唐建兵. 論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思想形成發展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J].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1):17-22
[2]汪習根. 法治中國的道路選擇——黨的“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國思想解讀[J]. 法學雜志, 2018(1):17-22
[3]翟秀姝. 堅持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學習習近平同志全面依法治國思想[J]. 長江叢刊, 2018(2):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