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珺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教育是學生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積極提高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學質量,對小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積極作用,對整個社會的進步也有重要意義。心理學知識涉及范圍極其廣泛,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等相關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知識,不僅有助于教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對學生的定性化學習成長有積極影響。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展開相應的闡述。
關鍵詞:心理學知識;綜合實踐活動;運用
一、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心理學知識的重要性
(一)促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變化的學科,心理學知識也是通過大量的研究,觀察得到的人心理活動變化規律等內容。一個人的心理想法、思想情緒和心理活動等都會通過客觀的外在行為或面部表情顯露出來,在了解掌握心理學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就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變化及思想情緒等,因此,心理學知識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對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有積極作用。教師是小學階段各個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引導者,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加深,這對教師今后設計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有積極作用。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及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教師對學生了解程度越深,越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使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呈現良性循環。
(二)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對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開展有積極影響,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合理設計安排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形式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F階段,國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小學生在家處于全家寵愛的形式,家長對孩子的寵愛,隨之帶來的是相應的消極影響,即不利于學生形成團隊意識、獨立自主意識等。這樣一種情形下,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難度隨之加大,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有助于組織者抓住學生群體的心理特點,設計安排合理化的綜合實踐活動,既能促進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也有助于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性得到相應提升。
二、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闡述
心理學知識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使得綜合實踐活動的科學性逐步提升,實際教學過程中,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學知識在情境創設中的運用
心理學知識在情境創設中的運用,主要和“情境相似性”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情境相似性”主要是指教師在創設情境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利用相似情境和新情境兩者間的相似之處,創設相關情境?!扒榫诚嗨菩浴痹谇榫硠撛O中的運用,主要是借助相似情境之間的共通性及學生的相關經驗,激發學生對創設情境的探究心理,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扒榫诚嗨菩浴痹谇榫硠撛O中的運用,在學生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情境當中,借助創設情境與相似情境的共通處,會產生良好的引導效果,學生進而開展相應的研究學習活動,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有重要意義。
(二)心理學知識在主題研究活動中的運用
主題研究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研究學習能力,學校在開設相關主題研究活動時,對“半途效應”及“登門檻效應”加以運用,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有積極作用。對小學生來說,在參加主題研究活動時,容易因缺乏耐心導致半途而廢,不僅實現不了主題研究活動的教學目的,而且容易讓學生養成半途而廢的壞習慣,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有不利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意識到這一點,通過將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降低主題研究活動相關任務的難度,幫助學生養成堅持到底的良好習慣。采取“登門檻效應”,在學生 最開始參與主題研究活動時,教師降低對學生任務達標程度的要求,待學生逐漸進步時,再給予其及時真誠的鼓勵,促進學生的逐漸成長。
(三)心理學知識在團隊合作中的運用
心理學知識在團隊合作中的運用,主要是“鯰魚效應”和“角色效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小組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同伴的陪伴對他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學會團隊間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團隊共同努力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敖巧钡慕Y論是通過學者的相關研究得出,雙胞胎姐妹逐漸成長過程中性格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雙胞胎姐妹在家庭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有著密切關聯。教師在安排學生分組時,要注意“角色效應”的應用,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其布置安排具有積極效應的角色,并且給小組所有成員布置安排相應的職責。
提供給學生輪流交換角色的機會,讓學生增加體驗不同角色的經驗,給與學生成長鍛煉的機會和平臺。“鯰魚效應”在團隊合作中的運用,主要是指教師在分配團隊成員時,應在每個團隊里引入具備創新思維的學生,通過該名學生的創新思維,給整個團隊注入新的生命力,形成整個團隊的良性競爭,促進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共同成長。
(四)心理學知識在教師指導過程中的運用
心理學知識在教師指導過程中的運用,主要是運用心理學知識內的標簽效應。教師在整個綜合實踐過程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正確及時的指導,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標簽效應在教師指導過程中的運用,主要指的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貼標簽的方式,對班級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標簽效應主要指的是,經過相關研究表明,人們一旦被貼上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給其貼上不同的標簽,可以通過有效的鼓勵,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教師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本身也需積極學習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促進整個學科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五)心理學知識在展示評價中的運用
展示評價環節是整個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知識在展示評價中的運用,主要是對“增減效應”及“暈輪效應”兩個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展示評價環節是教師對學生團隊付出成果給予相應的檢驗的過程,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合理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有積極作用?!霸鰷p效應”的主要內容是人們往往最喜歡對我們的喜歡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對我們的喜歡表現不斷減少的人。以某個學生總體表現較好,但存在不少不足的展示評價為例,實際評價過程中,教師先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做出相應的評價,后面接著對學生表現較為良好的部分進行表揚,這樣一種先批評后表揚,不斷表現出對學生喜歡增加的方式,更容易被學生虛心接受?!皶炤喰敝饕侵敢环N以偏蓋全的評價傾向。在實際的展示評價環節,教師應盡量避免“暈輪效應”的存在,客觀全面、公平公正的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實現展示評價環節的有效性。小學生年齡較小,正好處于心理表現較為敏感的年齡段,展示評價環節的有效開展,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采取合適恰當的評價方式,對整個教學環節的開展有積極影響。
(六)心理學知識在創新拓展中的運用
創新拓展系列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有重要作用。心理學知識在創新拓展中的運用,主要是“頭腦風暴效應”的運用?!邦^腦風暴效應”在創新拓展中的運用,主要是將不同性格的成員匯集到同一個小組中,通過小組內成員互相之間的頭腦風暴,思維火花之間的碰觸,產生具有創新性的想法。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及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頭腦風暴效應”,能夠實現高效率的思維碰撞,促進小組成員彼此之間的共同進步,教師在組織開展頭腦風暴活動,應用“頭腦風暴效應”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積極鼓勵學生多發言,發散思維,可以異常天空、天馬星空,想法越多越好;二,只要是學生能夠想到的想法,都可以在小組討論環節說出;三,他人的見解并不獨屬其個人,他人有在其發言的基礎上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都有極其顯著的積極效用。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對整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意義進行分析闡述,并對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心理學知識的運用進行相關描述??偟膩碚f,心理學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對整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及理念,促進綜合實踐等教學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孫夢琪.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研究[D].沈陽大學,2017
[2] 李寶敏.核心素養視域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6,36(18):46-54
[3] 李樹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核心素養與評價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7):14-23
[4] 胡衛平,喻秀芳.中小學教師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及其影響因素[J].當代教師教育,2010,3(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