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
摘要: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容忽視。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引路人,新課改要求高中德育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要求高中班主任理解、尊重學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新課改;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班主任應該將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相結合,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才能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打造良好的班風學風,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正是進行德育教育,塑造良好道德品質的最佳時機,同時也是最容易受不良影響而變壞的時期。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這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盲目追求高分不注重學生素質的提高的應試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將教學主體聚焦于學生,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強調班主任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在學習、開展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自覺地學習、愛上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真誠地關愛學生。班主任要熟悉并分析學生,理解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當進入一個新環境后,學生面對陌生的同學和學習環境,會有一個適應期。班主任應該把握這一時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高中實施新課改后,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將主導重點放在學生的個性發展上,將學生視為主體,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個人情況,因材施教長善救失。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從而實實在在地將德育教育最大化實施。其次,班主任必須有包容心,作為青春期的高中學生,正處在他們人生關鍵性轉變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犯錯再所難免,但在學生犯了錯之后,班主任不可一味的指責和責備,而要做正確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得到積極的改變,不能急功近利,要讓學生知道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最后,作為班主任要摒棄傳統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將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體制從“學業成績”單方面走出來,并將多元化開放性的評價體系運用于德育工作。同時,要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很好的放松,培養他們的道德素養。
二、理解、尊重學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改的核心目標之一
作為班級的“掌舵人”,班主任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心理情況和生活需求。高中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對于事物有自己的獨特看法和見解,作為班主任要學會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尊重學生的想法,做到細致耐心的規范和引導,使學生能夠從心底認同和接受并能夠自覺的遵守班級規則營造一個良好有序的班級氛圍。如果學生對班主任所講的道理不能接受與理解,壓制和強迫不但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反而還會產生負效應。適當使用調查問卷,加強對學生的了解。這樣既可以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完整的了解,又能保護學生的隱私。
在開學之初,請每個學生上臺進行自我介紹,這樣既有利于消除學生之間的陌生感,加深彼此的了解,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膽量。對于學生的自我介紹不應采取過多的限制,對于口頭表達能力較強、開朗活潑的學生,可以允許其延長發言時間;對于一些性格內向、口頭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只需其介紹自己的姓名和寫法即可,避免讓這類學生感到尷尬和難堪。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意見與要求,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當前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將自己的人格看的很重要,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要耐心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訓斥、責備學生,只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學生也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只有師生關系融洽,平等和諧交流,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說,理解、尊重學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改的核心目標之一。
三、建立“三位一體”教育網絡是適應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社會是學生接觸信息的平臺,學校是學生形成人格的場所,家庭是學生生活的地方。學校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將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的聯系起來,把封閉式德育工作變為開放式德育工作,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生活,加強實踐,實現實踐育人,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學校的“小課堂”同社會的“大課堂”結合起來。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跨學校跨地區互助行動,讓學生進行道德體驗,用貼近生活的理論和實踐,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創新精神及適應社會的良好心理素質。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只有在關愛學生、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班主任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并獲得學生的認可和尊重。因此,班主任不應簡單地將學生分為優等生和差等生。對于學困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避免當眾斥責傷害學生的自尊,導致學困生自暴自棄。
四、重視形象塑造,自覺融入班集體德育是新課改對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客觀要求
眾所周知,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的指明燈,自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生不僅聽其言,更會觀其行。因此,作為班主任來講應重視自我形象的塑造,以身作則身先示范,對班級學生起到很好的模范帶頭的作用。首先,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基礎教育階段,處在人格形成過程中的學生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教師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班主任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良好的儀表舉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確的處事方式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成人成才。其次,班主任要重視自身的德育素養,在語言行為等方面的表現應樹立榜樣,使自身的道德素養充分體現。最后,班風班紀和班級文化的培養也十分必要,要充分得到利用,積極創建和諧溫馨的班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