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英語閱讀課上成了精讀課,只注重知識點講解以及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解讀,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養成,導致大多數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差,閱讀能力差,錯誤率高。因此,我們要重視閱讀課堂教學,注重學生閱讀訓練,養成學生閱讀習慣,大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能力;提高
一、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與學習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從應考的角度來看,不管是職稱英語考試還是出國留學的英語GRE托福過關,閱讀理解本身直接就在試題分值中擁有相當大的比重,而中國人所理解的“完形填空”以及“單選”等題型也與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聯。就從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實際意義上來講,閱讀也是增強英語語感、增強遣詞造句能力和提高詞匯量、短語量的重要途徑。就是按照漢語的學習也是如此,“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一語道破閱讀的重要性。此外,良好的閱讀能力也可以成為口語水平和寫作能力提升的不二法門。閱讀可以產生聯想,閱讀可以產生想象,閱讀可以激發創新,閱讀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增強學好用好英語的自信心。
二、通過漢語與英語關聯培養語言意識
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接收英語信息的過程,逐漸擺脫漢語思維,進入英語思維的過程。課堂教學要克服“信息交流會”、“語法講習所”的片面形式,學生對英語信息的理解開始主要借助漢語進行處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利用這種心理在英語和漢語之間建立關聯,這種關聯表現在,如:英語里的“University”,就是英文的兩個詞根組成,用漢語表示兩個詞根就是“大廳”+“宇宙”+“坐”,用漢語解釋:就是“坐在大廳里討論宇宙空間”,這就是西方的“大學”。這就是漢語與英語的關聯。也就是說:一方面,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與漢語匹配的英語短語,培養學生的“語群”意識,如一些固定的搭配以及約定成俗的短語等等。開始讓學生收集尋找,再逐步讓學生歸納它們具有的“語群”特征的表達方式,這樣會逐漸熟悉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形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理解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句型意識和變化意識,同義表達可以讓學生體會英語的詞類和句子的關聯,悟出許多具有英語特質的東西。這種語言意識的形成有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內容和文章篇幅增加了許多,閱讀量大了,課文的信息量以及多樣化的形式內容不斷加深與擴大,涉及語言知識較廣泛,可以說今天的教材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首選藍本。教師可以密切地聯系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課文,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調動各種感官,做到動手,動口,動腦。熟讀,背誦,復述都是一些訓練學生閱讀的好方法。此外,要求學生課外進行廣泛閱讀,保證一定的英語閱讀量是十分必要的。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英語學習也是如此,英語文章讀多了,可以產生良性互動,不單單有益于開擴視野,而且更有利于促進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至關重要。
四、通過師生互動激發閱讀熱情
通過以上三種形式,學生對背景知識和閱讀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框架,再通過師生圍一圈,以互動形式使學生掌握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比如復述課文,老師可給出課文的key words,借助教學掛圖、圖表等,幫助學生整理出復述課文的主線索,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出來。還可以結合每個單元的section B 3b以及4-Groupwork,用同步寫作的方法對課文進行縮寫或寫出summary, 以達到書面鞏固的目的;就課文主題,利用課堂中討論過的相關話題的大量素材,設計一些適當的寫作活動,使學生逐步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有助于閱讀的深化。另外,我經常要求學生熟記背誦課文中出現的一些精彩句子、語段,讓他們建立自己的“語言數據庫”,根據學生所熟悉的話題,聯系實際生活進行討論,這是對閱讀更高層次的要求,也是將閱讀技能轉化成交際運用的過程。此外,老師可給學生推薦一些內容豐富、篇幅較短、難度適中、材料新穎、有時效、針對性強的課外閱讀材料給學生。有趣的課外閱讀材料不僅能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而且能有效地獲得知識和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并培養學生閱讀熱情。
五、通過朗讀、閱讀比賽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定期給學生開展朗讀比賽、閱讀比賽,甚至還可以組織學生講英文故事,表演英文小品或話劇。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讀書和背書是必不可少的,教師不能僅僅重視筆頭作業,而忽視對話交流。平時系選一些趣味性、生活性的文章和題目給不同程度學生參與比賽,使每個學生看到自己能看懂部分英文,他們學英語的勁頭會大大提高。
六、注重訓練閱讀的語感
所謂語感,就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如果語感的能力具備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實際應用中就表現為一接觸語言文字,即產生正確的多方位的豐富的直感:在閱讀時,不僅能快速、敏銳地抓住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真實有效之信息,感知語義,體味感情,領會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因此,語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強,閱讀的速度也很快,對文章的理解也很深刻。精讀文章要注意文中詞語的搭配,必要時可用比畫一畫,還可以對不理解的單詞必要時翻翻字典,查出它的詞意、詞性及相關的派生詞和有關的短語、用法,最好記在筆記本上。讀完每一篇文章后,要看積累了多少新單詞、短語和句型。長此以往,考試中做閱讀理解時就會出現意想不到好的效果。有時候,對影響文章理解或答題中有相關內容的考察,要聯系上下文反復推敲出它的大致含義。但如果是一種欣賞的閱讀,那就沒有必要去理解文中的每一個單詞和句子,僅僅把文章大概內容讀懂,了解了故事情節就行,主要在于培養閱讀的興趣。學生在不斷地做英語閱讀練習的過程中,語感就會逐漸形成。
總而言之,英語閱讀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它在考察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方面占據很大的比分,也是學好用好英語的關鍵所在。因此,研究英語閱讀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