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雅會
摘要:對話教學,是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當中所產生的一種關系,其最為注重的是對話者之間的有效交流,主要的溝通也是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對話式的教學實質上不單是指一種教學方式,而是指運用交流作為工具來加速知識掌握的教育哲學。以下將針對其應用進行探討,為國內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知識大多是教師打包灌輸給學生的,缺乏交流和生成,整個課堂教學順著教師預設的方向展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缺失,高耗低效,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如何組織數學教學呢?筆者在教學中嘗試著用對話式教學,通過師生、生生對話的形式了解和解釋數學知識,學生在合作中實現智、能、情多維目標的有效達成。那么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什么作用?又有哪些策略?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學實踐。
一、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作用
(一)對話式教學能夠展示學生的個性
素質教育改革后,新課標提倡“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重要方法”。采用開放的對話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去利用現有的基礎知識對新的事物現象進行解釋,從而實現對新的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并且在活動中去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
(二)對話式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平等和諧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在心態比較放松的條件下,能夠接收到更多的知識,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采用這種方式能夠一定程度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應該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認真傾聽學生的建議,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去學習創新。
(三)促進觀點的表達
在素質教育理念開始貫徹落實后,新課標當中也有所強調,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能力,這也是能夠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措施。利用對話式教學,可以在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前提下,讓學生學會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去對新的概念與要點進行分析解讀,還能幫助學生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確保其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明確表述出自身的觀點。
(四)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個人在心態較為放松、沒有壓力、心情愉悅的情況下,其能夠吸收消化的知識就越多,學習的效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小學時期,學生的好奇心普遍較重,使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進一步激發其探索、思考與提問的欲望。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聽取學生的建議,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去學習。
二、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應用分析
(一)利用對話,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敢于表達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傾向圖像化,而且多數都是好動愛玩且思維不易集中的,所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單純講解,沒有能夠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進行表達的環節,自然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吸引,調動起學生探索與表達的欲望,才能夠真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學到三角形的特性時,教師可以利用雪糕棒做出三個支架,分別是三角形支架、長方形支架以及梯形支架,之后可向學生提問,你認為這三個支架,哪一個是最穩定的,哪一個在被按壓之后是最后倒下去的,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學生進行探討,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將自身的思想強硬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與學生一起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按壓三個支架的方式,讓學生對問題的結果進行確認,學生自然便會對三角形的穩定性特點有所了解。在這樣的交流氛圍之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有這樣的交流才能夠真正使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問、敢于辯論。
(二)利用對話,促進思維拓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往往是被禁錮的,課堂上學生需要做的只是跟著教師的思維走,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是單線的,沒有拓展的可能,所以在遇到問題時,學生也無法靈活思考,只能根據教師所教的內容與教師的思路去思考,這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顯然是沒有任何益處的,這也正是對話教學產生的原因。在平等自由的對話環境下,學生不但能夠充分表達出自身的見解,還能夠了解到他人的觀念,比如在解題的方式上,許多題目都是有多個解題方法的,如果單純跟著教師的思維走,思考問題時只看一個方面,只用一種方法,思維的靈活性則必然無法得到提升。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多與同學進行探討,并且自身也應與學生平等的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并引導學生去探索更多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式,讓學生拓展自身的思維,在后續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再遇到問題,便能夠學會舉一反三,從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且自由的知識溝通過程,能夠大幅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讓學生擺脫傳統教學思維的禁錮,去表達、去分析、去提問、去探索,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從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獲取經驗。學生處于這樣一個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當中,去與他人交流、辯駁、相互爭論、相互激勵,才能夠徹底消化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