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怡
摘要:舞蹈是由人體動作來展現美的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作為一個好的舞者不僅需要表現力,也需要具有一般性的身體運動能力,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軟開度能力和身體素質。這些都是通過動作和技巧的需求決定的。
關鍵詞:軟開度;訓練;外開;舞蹈
軟開度不是單單的指軟和硬之分,主要是指舞者身體各個關節的活動幅度的大小。訓練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練成的,而是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刻苦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夠達到的,正應那句老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隨著舞者年齡的增長,骨骼微妙的變化,舞者必須堅持每天進行軟開度的訓練。只有這日積月累的訓練,才能夠延長舞者的舞蹈藝術生命。
一、軟開度在舞蹈訓練的聯系
(一)軟開度在站姿、舞姿中的體現
人體正確的站立姿勢在芭蕾基訓中體現比較明顯,在訓練的繃腳中,如果腳部沒有外開,就會出現“倒腳”或變成“八字”位的腳型,時間久了腿部也會變形。從腳趾、腳踝、小腿肌肉、膝關節、大腿肌肉、髖關節依次拉伸外開,也為芭蕾舞演員塑造了纖細優美的肌肉線條。“軟開度”是所有舞種訓練的基礎,任何動作也都是以此來發展變化的。
(二)軟開度在技術、技巧方面的體現
1.軟開度與跳躍能力的聯系
在舞蹈教材中都有著對于舞姿、跳、轉、翻這樣的訓練,這每一個動作都和軟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中,舞蹈的技術技巧部分在彈跳方面的特殊性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已經把原來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了,使技巧的難度越來越大。在原來舞蹈的“跳”中加入了“擰”“傾”“翻”這樣更高難度的技巧展現。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使舞姿形成的快,就需要身體各部位的配合,由此可見軟開度對于展現舞蹈跳躍的輕盈感,技術的完整性和藝術的表現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軟開度與轉翻的聯系
轉和翻在舞蹈中是最具鮮明的民族技巧,它的變化豐富、樣式之多,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無法比擬的,也是需要舞者很強的軟開度的,因為軟開度是基礎,只有身體具有好的軟開度,那他的翻身動作才能在完成的時候表現出一種纏綿悱惻的情緒內涵,才可以使翻身動作有著干凈利落。因此,可以說軟開度和舞蹈中的轉翻技巧動作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如何進行科學的軟開度訓練
(一)訓練軟開度與年齡的關系
從小學習舞蹈,一定要找一個專業能力與實踐過強的老師來學習。小孩子的軟度是非常的好,只是能力略差,所以在軟開度解決的問題不是很大。等孩子到十一歲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可以加強對軟開度的要求,就應該有早功晚功的訓練,在這兩個時間段里練軟開度是最長功的時候。幅度由小變大,先小關節隨之大關節,并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分別對已練習。
(二)科學的訓練軟開度
1.專業、科學的訓練
在訓練軟開度的時候,一定有專業人員來指導指引的去訓練。作為一個初學的舞蹈學者來說,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結合自己的呼吸,慢慢的且科學合理性的為自己量身制定合適的訓練方法。
2.“最佳時期”訓練
解決舞者各部位軟開度是有時間和年齡的限制的。因為我們骨骼的組織是和其他組織一樣,會不斷地生長和代謝,兒童的骨頭和其他組織同時發育,并且逐漸長長和長粗。其中,軟開度的科學訓練是為舞者成才打下牢固基礎的重要作用是十分突出的,那么軟開度的訓練那種“過時不候”的“季節性”是不容我們忽視的。
三、軟開度在不同舞種的表現
(一)芭蕾
無論是哪一個芭蕾學派都脫不開世界上公認的芭蕾的四大美學原則——“開、繃、直、立”的審美標準。腿部的外開即大腿在髖臼關節處向外轉動,使下肢髖關節的轉動增加靈活性,整條腿向外轉開在以髖臼為主胯及膝蓋腳尖一律都反方向呈180°。腿部的外開主要體現在胯、膝、腳踝及腳尖上。這不僅僅只是基本體態站立時腿部的要求,更可以改變腿型,協助外展大腿,造就形體美。
(二)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對學生的軟開度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不具備良好的自身條件、扎實的基礎,在以后許多舞蹈動作、舞姿和技術技巧也很難完成。軟開度的訓練不僅可以豐富古典舞中地面和空間的表現手段,還可以增加地面動作的表現力,從而擴大古典舞的表演范圍,豐富表演手段,最后在組合與短句動作訓練中,以及在速度、節奏、不同情景中產生迥異的藝術效果。
(三)民族民間舞
舞蹈動作千姿百態,變化萬千,隨時都在表現出人體各部分的特長和技能。民族民間舞是個大家庭,不管是民族、地域、文化等在舞蹈的領域里都是融會貫通的。各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點,舞蹈動作也是其中的特點之一,而在舞蹈的世界里都是通過舞姿來展現出民族舞蹈的不同的。舞姿是舞蹈的基礎,也是民族民間舞的基礎,舞姿又和軟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
(四)現代舞
現代舞是一種自由的舞蹈,它沒有刻意的去規范每一個動作,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象一辛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它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于僵硬化的舞蹈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的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同時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現代舞中有六大技巧:葛蘭姆技巧、韓福瑞技巧、李蒙技巧、何頓技巧、放松技巧、自由形式。這里六大技巧無一不是用到軟開度,在肢體的活動型態與動作的動力既不過度使用,也不全然放松,而是任其形成一股延續不斷的精力,使得肢體從某一動作延展至下一個或數個動作。這些流派和技巧極大豐富現代舞的內涵,使之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階段,并代表了當時世界上的價值取向和藝術思想。
結語
總而言之,舞蹈是一種觀賞性極強的視覺藝術,舞者的一舉一動都需要具有美感。首先,要有著演員自身的線條美;其次,因為舞蹈是活動的雕塑、看得見的音樂,它像音樂一樣有著時間的限制,也像雕塑一樣有著空間的影響,所以就需要在有限的時空中展現出無限的美來。所以說舞蹈家們需要通過發現和運用美的舞蹈形式來反映美的生活,使觀眾通過對舞蹈美的感知進行想象的再創造,從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鳴。
參考文獻:
[1]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學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14
[2]唐滿城舞蹈文集[M].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
[3]萬鳳珠,萬如泉.戲曲表演做功十技[M]. 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4]于平著.《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