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丹丹
摘要:歷史是每位學生都需要知道的,因此高中時期的學生必須學習歷史,但是歷史也是枯燥的一門學科,并不是每位學生都能對歷史產生興趣。因此,有很多學生對歷史抱有一種厭惡的心理,從剛開學就抵觸它,導致學生出現偏科現象。因此,老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學好歷史。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歷史雖然是沉重的,但也是一門非常有意義的學科,因為歷史這門學科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我國以及別國的歷史,讓學生感受到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很多學生并不了解歷史,他們會認為地球是一直存在的,人類的才能與生俱來,每個國家是一開始就這么和平的,也正是因為他們對歷史的簡單認識,導致他們對各個國家的情況不了解,最終也會引起更大的問題。因此,老師要漸漸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一步步的了解歷史,了解各國的情況,從而讓學生知道各國的來源,增加他們的見解,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一、歷史教學的深度
試想一下,如果歷史老師自己的歷史知識達不到一定的標準,他們是否有資格教授學生?肯定是沒有的,因此老師要注意自己教學水平的提升,通過看書、查資料來加強自己的教學水平,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為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基礎。歷史最重要的是概念,歷史概念是是對歷史內容的概括,它生動形象的體現了歷史的內容,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的作用,但如果老師教學水平不高,歷史知識的儲備也不高,那老師很難為學生建立歷史概念,也很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因此,歷史老師首先要具備一定深度的教學水平,能夠保證為學生建立歷史概念圖,讓學生能夠有增強歷史思維能力的機會,之后老師再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樂趣,并喜歡上歷史。其實老師不只是要幫助學生建立歷史概念,還要讓學生根據年份、事件、概念來找到各部分的聯系,把歷史的各個部分都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根據事件想到發生的全部事情。歷史的知識比較多,但它每一部分之間都是有聯系的,能夠根據事件來找聯系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但是它是需要老師一步步的指引的,因此,老師要根據自己知識能力來幫助學生培養思維能力。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但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仿佛學生學習是為老師和家長學的,在家時家長逼迫學生學習,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逼迫學生學習,學生并沒有自主學習的想法。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自己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學習,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習積極性,也沒有積極回答問題的信心。研究表明,自信、積極性都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要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根據歷史知識的實用性來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也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歷史總是有喜有悲的,歷史也總是我們借鑒的資料,因此老師要根據歷史的前車之鑒來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當然老師可以把歷史知識和生活中的事件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覺得歷史和生活是有關聯的,而且老師要盡量選取一些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覺得歷史的事件也是與自己身邊的事情有關系的,加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現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學生已經在關注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內容,老師可以根據歷史的事件來聯系現在社會上發生的熱門事件,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前人的經驗,從而不犯相同的錯誤,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增加社會經驗。
三、閱讀課本和書籍
其實不只是老師要增強自己的歷史知識,學生也要增強,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假期的時候多看幾本與歷史有關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功底,等學習課本知識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課本來聯想,從而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而且老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的書籍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歷史,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引導者。因此老師要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讓學生覺得歷史并不是枯燥無味的,歷史也是有它自己的樂趣的。
老師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現在的很多學生都不重視課本,上課甚至連課本都不用,桌子上空空的,完全依靠老師的講授,這樣容易導致學生養成眼高手低的壞習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老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課本的重要性,要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能力,從而一步步的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指導學生從課本中發掘有用的知識?,F在的高考出題者的題目來源主要是課本的知識,因此學生要完全掌握課本的內容,老師要讓學生養成多看課本的習慣,要讓學生把課本記熟記透。
四、啟發指引學生
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老師如果一味地強迫學生,會讓學生覺得非常反感,從而更不喜歡學習歷史,讓學生對歷史產生厭惡的心理。因此,老師要讓學生自己學習歷史,老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喜歡上歷史。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程的基礎,也是讓這門課程走入學生心里的基礎,因此老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通過啟發和指引學生,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歷史思維能力,更有利于學生歷史的學習。
在課堂上老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老師要通過學生學習的程度來引導學生,要讓學生根據一個簡單的概念圖來擴散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培養聯想知識的能力,更方便學生的學習。也要讓學生根據課本的標題來概括內容,培養學生概括知識的能力,而且要讓學生自己總結習題的答案,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努力下回答問題,也為以后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總結答案做準備。當然老師也要引導學生自己主動的回答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多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要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啟發和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學習歷史,把歷史當成一種興趣來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五、結束語
歷史雖然枯燥無味,但它也有自己的樂趣,也有能讓學生學習增加經驗的知識,所以老師和學生都要重視歷史的學習,也要重視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培養下,積極主動的學習歷史。當然,這并不是很容易完成的,也是需要老師花費很多的精力的,但是只要老師有信心,就一定能增強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