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暉
摘要:隨著“工業 4.0”時代對高水平職業技術人才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伴隨“互聯網+”政策的到來,中職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也逐漸受到廣泛的關注,這些都給中職學校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與中職學校中其他學科教育不同,體育專業教育需要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來掌握更多的學習知識,更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此,本文筆者就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
一、注重師生間感情培養
讓學生們從內心的喜歡和接受指導教師的人格,教學風格有利于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吸收和消化。體育教師和學生之間感情融洽,是有助于師生之間數字化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開展工作更加收放自如
由于體育專業課程的特殊性,很多體育課程需要在課外進行開展,如果體育教師不了解學生們的運動需求,不了解學生們的運動承受力,就很難開展活動。例如,跑步教學過程中,學生 A 等若干學生平常可以跑 5000 米,學生 B 等若干學生平常缺乏鍛煉,一般只能跑 1000 米,由于體育教師對于這些基本情況都在平常與學生們的交流過程中就已經有所了解,所以,體育教師就可以按照學生們的基本情況進行分組教學,在保證教學安全的前提下,既能夠完成跑步課程的教學工作,又能夠適當的開發不同學生類型的運動潛力和承受力。
(二)開展工作更加有理有據
體育教師能夠更加“有理有據”的進行數字化教學。體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能夠建立兩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因此,體育教師在為了數字化教學進行課程準備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們的意見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整合和調整。同時,學生們也可以根據需要與體育教師進行溝通,讓體育教師能夠更加充分、恰當的準備教學課程。
(三)給學生更多認識、評價自我的機會
傳統的“一刀切”,“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的進行信號的接收,很難發展學生們的個性,更不利于數字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從而很難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字化教學帶給學生們的樂趣。
在開展數字化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們通過給予學生們更多的自由和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們去自我探索,自我總結,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使得學生們能夠真正意義的從多個層面去掌握自身的不足,逐步發展自我。體育教師在進行評價遷移和整理過程中,也能夠更加精準的掌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發展。
二、加強數字技術推廣和普及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這樣也讓人們對于同一信息的理解也會發生多種變化,這種情況讓人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質疑。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數字化發展就存在這種風險。因此,加強推廣就成了普及數字化體育教育建設工作的必要基礎。
(一)專業團隊
由于數字化體育教學所面向的許多體育教師和學生具有多方面的差異性。例如,體育教師受授課專項,授課年限,授課區域,授課單位等多方面限制,學生們受專業專項,年級,學校區域等多方面限制。因此,就需要在學校內設置專業的推廣團隊,有針對性的進行數字化、體驗式教育的推廣和監督。
(二)提升推廣能力
在進行數字化推廣教育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過度推廣”和“萎縮推廣”這兩種“夸大”和“縮小”錯誤推廣現象,節約推廣成本的前提下,需要對相關推廣人員進行推廣能力的培養,提升他們在進行數字化推廣教育中的推廣能力,能夠“恰到其中”,針對學校體育發展需要,突出“體驗式”和數字化教學的優點和特點,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三、創新數字化體育教學課程
(一)課程內容具有實用性
由于每個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們的實際需求,以及開展這些教學工作所處的各種環境都所有差異性,所以在進行體育課程模塊開發和設計過程中,就應該著重考慮以上三點,做到盡量的均衡,實現體育課程模塊的實用性。其中,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差異性表現在多方面,包括有體育教師們受教育等級的差異性,體育教師們信息處理能力的差異性,適時應變能力的差異性。而學生們的學習需求的差異性同樣表現在多方面,包括有學生們對于體育專項的不同偏好的差異性,或者學生們對于運動方式不同偏好的差異性等多方面。而對于教學環境的差異性,主要就是被人們所熟知的軟件差異性和硬件差異性。
(二)課程方式具有靈活性
為了更好的促進數字化體育教學的開展,一定程度的“求同存異”非常有必要。這主要原因也同樣歸結于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存在差異性。由于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對象,教學區域,教學條件,教學設施,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差異性,所以,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成果。一次,我們要求體育課程模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靈活程度,做到真正意義的“實事求是”和“以人為本”,發揮其實用性。
四、重視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
信息技術與傳統課程之間的融合需要改變體育教師和學生們的傳統“教與學”的關系。首先就需要加強體育教師的信息運用和轉化能力,因此,對他們進行信息數字化培訓就非常重要。
在進行針對性教育培訓的同時,同樣要注意對某些優秀體育教師進行“精英教育”。具體操作就是在參加各個等級,各個類別體育教育培訓的體育教師中,挑選出一些基礎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體育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目的是一方面讓他們做好帶頭作用,去激勵身邊的其他體育教師進步,另一方面是輔助培訓組織者組織工作的開展,組織者可以進行權利的分配和下放,切實輔助監督、激勵他們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分析“互聯網+”的發展背景和現狀前提下,繼續分析傳統體育中職學校的教育形式和出現的弊端,分析出現弊端的原因,找出適合“互聯網+”時代,有益于學生學習,有益于教師教授的高效教育方式:數字化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13(22):20
[2]劉揚.“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方法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