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摘要】隨著藝術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收費制度的改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量也在不斷擴大,與普通院校相比,藝術院校的學生面臨就業難、高學費的雙重壓力,經濟困難問題更為突出。基于此,筆者以自身的工作經驗為出發點,針對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的構建措施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藝術院校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制度 構建
在“藝考熱”的升溫下,藝術院校學生生源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情況也開始逐漸穩定,與一般高校相比,呈現出了鮮明的特色。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上,藝術院校與一般高校既有共性,也有特殊之處,如何完善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制度是當前教育界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藝術院校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制度的現狀
家庭困難學生即由于家庭經濟困難,支付教育費用困難或者無力支付教育費用的學生,從困難程度的差異來看,包括生活型貧困、生存型貧困、發展型貧困三類。數據顯示,在普通高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例為10%~20%,藝術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學費、生活費更高。因此,家庭經濟困難比例也相對較高,達到了20%~30%,在這一方面,國家、學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資助措施,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受制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還存在一些間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申請過于隨意
當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步驟為申請、認定、資助,在審核時,并未對學生的家庭困難情況作出明確細化,只是簡單將其劃分為特別困難、比較困難、一般困難三類。困難補助申請、家庭支付能力不一定完全相符,隨意性較大,不僅增加了認定成本與認定難度,也容易出現資助資源擠占的問題。
2.精神援助缺失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對于藝術院校經濟困難學生物質資助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但是,藝術院校學生普遍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學生消費水平偏高,在該種背景下,容易導致經濟困難學生出現攀比虛榮等問題。在貧困生認定與資助上,也存在學生心理敏感、不誠信的問題,就當前來看,資助還集中在物質上,缺乏精神方面的指導與扶持,容易導致不良心理在困難生群體中蔓延。
3.有償資助需要加強
隨著國家、社會、學校資助力度的加強,無償資助的類型逐漸豐富,多數困難生可以利用無償資助來解決生活費、學費的困難。但是在有償資助上,類型較為單一,以筆者所在學校的勤工助學為例,每年學校會設置200個崗位,總資金約為SO萬元,很難滿足學生參與勤工助學的需求,容易讓學生養成惰性心理。
二、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的構建
1.完善困難生認定體系
要完善藝術院校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制度,需要首先保證困難生認定體系的完善性與規范性。藝術院校學生資助工作既有特殊性,也有一般高校的共性,在認定體系的制定上,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生源特點、專業特點,構建特色化的認定體系。具體來看,要根據經濟困難生專業差別、分布特點、平均消費水平、家庭經濟整體水平等內容規范認定程度,完善認定辦法,科學劃分比例,根據困難生動態變化情況,將認定辦法量化。同時,根據資助覆蓋面、資助工作特點、資助飽和度制定立體化的資助模式,對資助項目、金額、方式、名額進行合理調整,確保沒有學生由于經濟問題輟學,發揮出政府、社會、學校資助資源的力量。
2.做好經濟狀況摸底工作
家庭經濟情況的摸底是提高資助制度有效性的保障之一,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藝考熱開始朝著理性的方向發展,藝術院校生源狀況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為此,藝術院校需要每年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摸底,掌握困難生經濟狀況的變化,把握好資助的定位,為資助政策的調整提供科學的參考和依據。
3.提供科學的精神資助
物質資助能夠解決困難生學費、生活費問題,但是無法從本質上解決他們心理上的貧困問題,因此,在為困難生提供物質資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精神資助,通過多種渠道做好心理幫扶工作。首先,藝術院校要注重困難生心理檔案建立與心理狀態測評工作,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變化,對重點學生提供幫助。其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在校內推廣勤儉節約、合作互助的好習慣,弘揚傳統文化,遏制攀比風氣。最后,在校內宣傳勵志成才、自強自立的典型事跡,為家庭經濟困難生宣傳積極能量,發揮出榜樣的力量。
4.提供更多的有償資助
無償資助固然是為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資助的一條有效途徑,而有償資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下一階段,藝術院校需要促進無償資助到有償資助的轉化,拓展有償資助的范圍,實現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的有機結合,發揮出資助的勵志、育人、公益、慈善、創業功能。同時,創新有償資助內容,通過志愿者協會、勤工助學、義工社、愛心超市、大學生創業園,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有償資助,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同時,做好助學貸款的宣傳工作,讓學生了解助學貸款的政策、管理、申請、審批方式,通過多種方式相結合來緩解經濟困難問題。
三、結語
在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下,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生的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就目前來看,藝術院校困難生資助制度上,還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完善現有的制度體系,需要采用多管齊下的措施,打造科學的認定體系,強化物質資助、精神資助的結合,完善有償資助制度,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從而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參考文獻:
[1]田燕飛.當前我國高校經濟困難生資助工作的主要方式及取得的成績[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3)
[2]王宇翔,陳建華.完善高校經濟困難學生“雙線資助”體系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01)
[3]蔡玉平,井輝,何琳.我國助學貸款兩種模式的比較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4]劉峰,田志鵬.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心理貧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