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忠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管理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開展管理活動的關鍵。企業要應對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對企業管理進行創新及統籌規劃,就要準確把握知識經濟的內涵,同時必須充分認識到進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企業管理中還存在:管理觀念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管理人才素質普遍不高的問題,要進行管理創新適應時代發展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人才三方面入手,有效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弊病。
【關鍵詞】知識經濟;企業管理;管理創新
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實現企業資源的有效配置。企業要通過管理創新實現資源優化,就要積極對原有的傳統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信息化、先進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提高知識、人才在生產要素中所占的比重,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逐漸形成先進的管理理念,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管理人才。企業只有抓住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利用先進的知識信息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才能使企業的各項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一、知識經濟概述
(一)含義
知識經濟的含義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經濟,知識經濟與傳統經濟向比,其基礎核心依然是經濟,依然以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為首要目標;二是知識,知識經濟改變了傳統經濟主要以資金、設備、原料為生產資料的生產方式,而是將知識作為生產資料的核心,將經濟活動建立在知識、信息之上,使知識在經濟活動中的到全面的傳播、運用[1]。
(二)特征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它涵蓋范圍較廣,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知識經濟的特征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進行綜合的分析。第一,知識經濟以知識信息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經濟活動中信息和知識參與生產、再分配的比重增加。其次,經濟活動中越來越重視科學與技術的作用,將科技進步作為經濟的發展的核心動力[2]。第三,重視人才以及無形資產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將科研技術人員看作是生產的主體,同時注重版權和專利等無形資產的保護,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提升企業競爭力
知識經濟背景下,知識成為開展經濟活動的主要生產要素,企業要對知識要素進行有效的分配、開發、傳播、共享、利用等,才能使知識參與到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互聯網以及電商企業快速占領市場,充分體現了信息在當前經濟形態中的突出作用,因此企業應積極追趕時代的步伐,對企業管理實施管理創新,將知識以及信息作為核心生產要素,轉變現存在生產經營理念,重視培養企業管理的創新性,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而加快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前進的步伐,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二)提高企業效益
企業開展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效益,企業要實現這一目的,就要積極開展各項創新活動,重視創新在實現企業盈利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充分調動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知識資源。企業的管理活動也應以此為出發點,將實現企業的效益提升作為整體目標進行管理創新,企業在管理創新中要改變以往追求經濟發展速度的狀況,而應逐漸將經濟發展的重心轉移到經濟發展的質量上來,提高企業科技人才在經濟活動中的參與比重以及其對經濟成果享用的比重,使企業的生產資料結構轉移到知識、信息、科技體系上來,實現企業經濟活動以高質量帶動高效益的目標,增加企業效益。
三、我國企業管理中現存的問題
(一)管理觀念的落后
企業管理觀念的落后主要體現在企業的領導人員思想觀念較為陳舊、管理觀念固化以及思維模式僵化上,時代的發展變化需要企業領導人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管理理念,尤其在以信息、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的大舞臺上,更需要企業管理者以具有前瞻性的目光統籌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3]。目前大多數企業在進行管理創新時,都只注重企業各項硬性政策的完善與落實,而忽略了領導者管理理念這一企業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通常情況下落后的管理理念才是企業遭到市場經濟淘汰的最根本原因。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
信息化管理的側重點是企業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依靠先進信息技術對企業進行管理的比重,目前我過大部分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率還是比較低的,企業管理主要靠人力管理實現,這一管理方式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如:管理人員管理觀念的落后、管理的附加成本較高、管理系統的逐漸僵化等,而信息化可以利用先進技術實現企業對市場經濟活動的信息、動態的及時收集,實現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生產活動的有效監管和調控,因此較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會導致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落后于其他相關企業。
(三)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經濟形態的變化對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很多企業管理人員的知識體系、管理觀念、管理方法等都是跟不上經濟社會的快速更新和變化的,市場已經轉向知識、信息為核心的發展階段,而許多管理人員在為企業制定發展目標以及開展企業發展規劃的決策過程中,往往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的實現,缺乏綜合分析各項市場信息為企業制定長期盈利規劃的管理理念。
四、管理創新策略
(一)樹立創新理念
企業要進行管理創新首先要樹立自我創新的理念,具有創新性的思想理念是開展一切管理創新活動的前提,創新意味著不斷對新理念、新體系進行開發,及時對舊體系、傳統模式的展開改進及革新,企業首先要牢固樹立長遠發展的理念,在對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過程中,改變以往經濟發展只求速度的運營理念,而是積極開發先進的科學技術、注重具有創新理念的人才的運用,將企業的發展規劃轉到企業效益的長期性增長的軌道上來。
(二)完善管理機構
要整體提高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能只對企業管理的某一環節進行改善,而是要完善企業的整個管理機構,經濟快速發展使市場經濟不斷趨向于信息化和網絡化,這種改變對企業的影響是深入而全面的,因此企業管理者要把握市場信息動態,使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活動中獲取盈利的一線商機,就必須做到將企業的整體目標及管理規劃都納入到與市場的契合中來,構建高信息化水平的管理體系。
(三)培養管理人才
知識經濟以知識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企業管理人員要實現管理創新,就必須重視新型管理人才的培養。管理人員的素質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未來,因此企業要積極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及先進管理理念的人才,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4]。同時,企業現有的管理人員要適應市場變化、對自身的管理理念進行革新,就要把目光轉移到知識經濟的特征和形態上來,及時調整自己的管理模式以適應市場的發展。
五、結束語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以往主要以機器生產、人力資源為主的生產分配方式,轉而以知識、信息、科技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不再以短期盈利為企業的發展目標,而是積極的對企業管理進行創新,將企業的發展理念轉變到發展的質量、效益的長期性上來,使企業在現代管理理念下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扈昶.基于知識經濟下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與實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5(1):31-32.
[2]王慧吉.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商情,2013(6):257-257.
[3]劉宇會,于善波,董媛媛.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2013(13):32-33.
[4]林兵.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青春歲月,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