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龍
【摘 要】隨著市場環境的日益激烈,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對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為載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深化群眾精神文明,提高員工思想政治水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對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展開探討。
【關鍵詞】企業文化;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為了使企業在社會中能穩步發展,要求企業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創新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的文化教育緊密結合,以此來提升企業的專業化管理。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科學的企業管理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在其本質上具有高度的同質性。在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下,其文化建設在思想方面、感情方面、行為方面等進行環境的創設,通過將思想和精神目標達成統一,將企業員工所迸發的各種理念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成員之間的創新精神和主動意識,營造出互幫互助的溫馨企業環境,才能推進企業在社會中穩定和諧的發展,對企業日后的轉型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以企業文化為載體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意義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且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創新,通過企業文化,就可以使該工作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使員工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企業文化是企業所特有的一項內容,其反映了企業員工、領導的價值觀,而這一價值觀在無疑是統一的。同時,企業文化所滲透的管理理念與目標與思想政治工作同樣保持一致,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思想工作,提高員工的素質,從而促進企業不斷提高效益。企業文化可以培養員工具有一定的責任感,端正員工行為,而這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密切相關。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員工可以對工作積極主動,不斷發揮自身潛能。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上可以做到互相輔助,互為補充。以企業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通過持久的一種動力對員工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此,以企業文化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在每一個環節中滲透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途徑
(一)樹立以人為本觀念
隨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企業管理逐步向以人為本過渡。為此,要深入基層加強交流,通過與干部職工的深入交流,解決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他們對企業改革的認識,加強他們對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的認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向干部職工宣傳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提高干部職工對企業改革的思想認識,從容應對企業改制所帶來的挑戰和困難,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企業的改革發展事業上來,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二)做好組織工作,提供組織保證
企業黨委本著思想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服務于一線職工的工作方針,把支部建在業務團隊上,把黨建融入業務工作中,在支部下設黨小組,由各黨小組組長負責做近距離溝通交流和組織活動。通過做好組織領導、強化組織意識、過好組織生活、增加對外交流合作等措施,真正發揮企業黨委的組織功能。在確保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能夠過上組織生活的前提下,也間接影響和帶動了其它職工,從而達到了組織功能發力,黨員同志歸心、創優爭先,追求上進的非黨員職工積極向組織靠攏的良好局面。企業品牌業務部、工會與企業黨委在組織開展思想文化活動中相互支持協作。
(三)構建安全文化,實現企業和諧發展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安全生產、確保員工身心健康,安全文化的構建十分必要,這樣還可以提升企業的良好形象,使企業具備更加強大的競爭力。安全文化的構建需要遵從企業的發展規律與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升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其能夠從心理到行動上均遵從安全文化的指引,文明、科學開展工作。安全文化的構建與企業思想政治的建設需要同步進行,通過安全文化進行引導,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教育,通過管理和教育的“軟硬兼施”使員工具備良好的素質。比如,企業定期可以開展安全文化主題活動,以演講、征文等方式與企業的實際情況與員工的崗位職責相結合,對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并對員工進行考核與評價。找到存在的問題之后,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改進,確保問題不再犯。長此以往,員工的安全意識會得到顯著提升,對工作盡職盡責,確保安全生產,提高企業的效益。
(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企業文化建設
在企業文化的推進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內容,同時企業的文化建設也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這就要求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與道德基礎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理論依據,同時,要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要求,積極為企業的文化建設提供精神力量。因此,企業要堅持運用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企業的文化建設,在以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引導企業的文化建設時,則意味企業文化是以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并對企業文化建設中實踐活動的過程與環節進行統領,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的主導,為企業的文化建設指明發展方向。
(五)創造公平公正的企業氛圍
“掙多少沒關系,關鍵在公平”,這是許多員工的心理天平。不斷完善競爭和激勵機制,按照“人盡其才、適才而用”的原則,制定崗位競爭、動態考核制度,形成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的動態管理用人機制。領導干部要堅持任人唯賢,杜絕任人唯親,真正把思想好、素質高、技術精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在績效考核上要堅持“一碗水端平”,真正體現“多勞多得”,最大限度地減少引發員工心里失衡的外部誘因,充分調動干部員工工作積極性。
(六)構建集體文化,使員工對企業充滿信任
在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對員工開展集體教育,使其具備良好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提升企業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同樣,在企業文化中,集體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集體文化是一種愛的體現,通過愛企業、愛團隊、愛工作激發員工的潛能。從態度上來講,員工會因此而更加積極肯干,任勞任怨,具有良好的價值觀,為企業創造高效益。對于員工而言,集體文化需要契合員工的角度構建,處處為員工著想,這樣的集體文化才能真正起到相應的作用。企業的員工會因此而體會到家一般的溫暖,信任企業,愿意為企業貢獻力量。集體文化要成為員工的信仰,統一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發揮力量。通過集體文化指導員工行動,通過恰當的思想政治教育鞏固員工的價值觀。文化的傳達需要以思想為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加以規劃,使工作有重點,從而深刻影響員工的行動與思想,形成良性循環,一個在企業發展、文化建設、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良性循環。
三、結語
總之,企業的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競爭,而競爭的最高層次是企業文化的競爭。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服務于時代發展的要求,助力于企業文化建設。只有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基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和諧統一,推動企業的長久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岳媛.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探究[D].河南大學,2015.
[2]宋慧穎.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企業文化建設探究[D].渤海大學,2017.
[3]楊曉瑩.以企業文化為載體推動思政工作創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