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在市場經濟浪潮下社會涌現出許多對職業能力有較高要求的新崗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目前所學習的知識技能已不能很好滿足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做好職業發展規劃,提高職業素養成為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這樣他們能有效克服自身學歷及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鑒于此,本文就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詳細論述,并提出具體的研究思路,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中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研究
無論是大學生、研究生,或是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后都離不開職業生涯規劃,這不僅決定著工作者的職業發展目標,對工作者個人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有著重要影響。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工作者在客觀條件下,根據職業發展傾向、個人喜好及未來發展目標確定出的職業發展目標,并圍繞職業發展目標做好規劃,合理有序的安排工作。隨著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不斷提高,中等技能人才在社會上不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因此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科學合理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成為當務之急[1]。
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分析
(一)中職學生在專業選擇時存在盲目性
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學習的第一件事便是選擇專業,專業的選擇對于學生而言就是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這也導致專業的選擇成為影響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因素。因此,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要結合自身興趣、個人需求選擇,這樣才能幫助中職生畢業后對自身的職業發展準確定位,快速找到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反之,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個人需求選擇專業,那么職業生涯便會對學生產生負面作用,不僅導致學校的教學資源浪費,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今后發展。由于中職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他們在專業選擇時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干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常情況下,中職生自己選擇專業時的積極性不高,聽取家長或老師的建議,這就導致學生無法準確定位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在畢業后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中職學生的職業發展目標與工作實際脫節
職業發展目標是中職學生選擇專業時決定自己未來從事崗位的工作目標,反映學生的職業傾向,是中職學生進行職業準備、就業選擇的決定性因素。中職學生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其職業發展目標經常會表現出一些理想色彩,很多中職學生希望自己在畢業后能夠從事有較高收入且體面的工作,但現實情況是以中職學生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他們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當現實與理想發生沖突時,中職學生的心理會失衡,對其職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2]。
二、中等職業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規劃教學理念較為落后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是由基礎教育體系和高等教育體系兩個部分組成,中等職業學校介于基礎教育體系和高等教育體系中間,是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國很多中等職業學校以追求入學率和就業率為主,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發展能力和技能素質的培養,甚至很多中等職業學校只有在學生臨近畢業時才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就業指導,不僅就業指導效能不強,而且學生對職業發展認識也存在不足,學校管理層未全面重視學生的就業指導。很多中職學校開設的職業指導工作處主要是負責招生和學生的就業問題,沒有根據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建立統一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制,既缺乏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也缺乏教學程序設計,導致中職學校難以有效的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二)中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不足
我國很多中職院校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不相符。其內容教育不足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學資源較為匱乏,沒有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團隊,教學意識也不強,所進行的教學內容寬泛、零碎,沒有形成集成化的教學系統;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就業辦公室所舉辦的職業培訓活動沒有和教師課堂教學同步進行,無法從空間層面統一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確立職業發展目標。
(三)缺乏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人員
中職院校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屬于職業教育范疇,師資配備不夠完善,難以適應時代對中職學生提出的新要求。調查數據顯示,很多中職學校任課教師的專業學歷普遍是本科或本科以下,而且擔任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師并不是專業的職業發展指導人員,造成職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所知甚少,即使對學生進行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只是簡單的講解一些理論,專業性不足,難以正確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發展目標。
三、改進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問題的方法
(一)確定中職學生專業培養方向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論述了,在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隨著企業對中等技能人才要求不斷提升,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使其確立職業發展目標是使中職學生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的重要方法。這也就決定了在中職學校教育中,學校要“以職業工作能力培養為本位,以應用技能知識培養為輔助,以實踐技能培養為中心”,確定中職學生的專業培養方向,全面做好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發揮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導作用,使中職學生能夠在專業技能學習中認清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以目標為導向積極主動的學習技能和知識。
(二)強化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學理念
在教學實踐中,中職學校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以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導向,強化職業教育理念,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的技能素質得到發展,還能讓學生確定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學校要將教學重點轉向學生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方面,在做好學生知識技能及職業素養教育的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客觀條件和職業目標制定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這樣能使學生在實現就業目標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度和熱情。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學校也要重視挖掘學生的職業潛能,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全面認清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教育機制
中職學校要想實現學生專業化、職業化、技能化發展就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教學實際構建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教育機制,以全面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職學校要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讓學生可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制定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其次,要不斷加強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向學生介紹就業情況和專業教學情況,讓學生認識到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這樣學生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進行學習,能幫助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找到適合自己位置,促進學生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四、結語
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既能體現出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目標,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高效率學習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面對當前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中職學校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策略,完善職業生涯教學體系建設,促進學生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萬通.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9):23-25.
[2]鄒坤源.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路徑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