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電工學”是一門傳授專業技術的課程,在非電專業中進行“電工學”的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對“電工學”課程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進,了解非電專業學習“電工學”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和困難,并由針對性的進行解決。本文主要就非電專業“電工學”課程的教學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非電專業 電工學 課程教學
在非電類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電工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教學科目,它包含了多項內容,如電工技術、電氣控制等等?!半姽W”能夠使學生掌握基礎的電工知識和應用技巧,其不僅僅是理論教學,也是技術的傳授。所以,在“電工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的書本知識,還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機會,注重學生電工技術的培養,進而有效改善“電工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非電專業“電工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非電專業中,“電工學”課程教學往往得不到重視,進而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的下降,常見的教學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不符?!半姽W”主要分為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兩項內容,其包含了豐富的電學知識,然而這些知識對非電專業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全部都有意義和作用,復雜繁多的知識教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進而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第二,教學手段單一。由于“電工學”課程教學在非電專業中得不到重視,所以教學方法過于陳舊,教學手段單一,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沉悶無趣,學生缺少積極性;第三,缺少教學實踐?!半姽W”是一門需要實踐操作的學科,但是大部分教師在進行“電工學”教學時并沒有將實踐教學放在首位,其僅僅是進行書本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電學技術和操作技巧的傳授,進而導致學生缺少實踐經驗,無法將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第四,教學反饋存在問題。大部分“電工學”的考試僅僅是單一的筆試測驗,忽略了對學生實踐操作技巧的檢驗,單一的考試形式無法使教師更全面具體的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而無法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二、非電專業“電工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創新教學內容
學習“電工學”的非電專業有很多,如排水科學與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不同的專業對“電工學”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為了滿足各個專業學生的需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應用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和調整。首先,根據專業需求豎立教學目標,要以服務專業課教學內容為核心,進而將“電工學”教學內容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教學模塊。其中包括電工基礎、數字電子技術、電工安全與測量等等。根據專業需求對教學模塊進行組合應用,不僅要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必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輔助教學內容可以由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其基礎原理即可。要將實用性作為教學內容劃分的基本標準,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建立一個系統、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避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產生偏離。例如,在對土木工程專業進行“電工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側重講解電工安全與測量、電工基礎等知識,為學生學習土木工程知識奠定基礎。模擬電子、數字電子技術教學內容可以進行相應的簡化,學生了解基礎原理和簡單的操作手段即可,不需要過深的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進行學習,對自學行為教師要予以鼓勵和支持。
(二)更新教學手段
只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師要更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為學生建立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課堂。首先,教師要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投影儀、電腦等設備為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演示,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易懂,降低學習“電工學”的難度,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其次,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問題式教學,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而改善課堂教學氣氛,提升教學效率。
(三)增加教學實踐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機會,將實驗教學作為“電工學”課堂教學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操作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增添實驗項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進行實驗操作內容的設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使學生能夠直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踐中,從而更加直觀的了解電學原理,降低學習難度和學習的乏味性;其次,改善實驗評估。在學生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詳細的觀察和監督,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操作能力,還要了解學生對儀器的熟悉程度、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實驗項目,實現針對性教學,最終有效改善教學效率。
(四)完善考試方法
單一的試卷考試是無法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教師要豐富考試方法,增加教學反饋渠道,從而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首先,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和測試,了解學生對本課能容的掌握情況。例如,在學習電工基礎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家裝燈帶的安裝過程”。根據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學生能夠準確的說明家裝燈帶的安裝過程,說明學生對電工基礎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可以繼續后續教學。反之則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講解和糾正;其次,完善實驗考試環節。教師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實驗任務,學生要根據要求完成實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詳細觀察學生對儀器的熟練程度、操作狀況、對實驗目的的理解等。在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書寫相應的實驗報告,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總結能力和實驗結果,進而根據實驗報告來為學生評分。
結語:綜上所述,在非電類專業中“電工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為了改善“電工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要從改善學生學習興趣人手,有效規劃學習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增加教學實踐、完善測評環節,最終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