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光 伊夢田
摘 要 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社會上沉渣泛起,它的產生具有復雜的時代背景,它嚴重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歷史觀的形成,造成了當代大學生文化觀錯位。只有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建設,完善對于網絡信息的監督與管理,糾正影視文化的社會價值取向,才能提升當代大學生抵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能力,為社會營造良好的思想環境。
關鍵詞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當代大學生 意識形態 價值觀念 歷史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02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ANG Xiaoguang[1], YI Mengtian[2]
([1]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2]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society sediment flush, its production has a complex background, it seriously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belief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ion of history, resulting in the dislo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outlook. Only by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orrecting the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e, can w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resist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create a good ide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ociety
Keywords historical nihilism trend of though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values; historical view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抗日戰爭爆發77周年紀念活動上的一段講話,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具有很強的歷史感,有著深遠的歷史眼光、深厚的歷史智慧和深邃的歷史思維,他非常強調歷史的重要性。尊重歷史不僅是可以更好對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還可以以史為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步伐走得更加穩健。
然而,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社會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所謂虛者,虛構臆造也;無者,抹殺消除也。近幾年來開始橫行于社會的思想領域當中,他們以反思歷史為名歪曲歷史,丑化歷史人物,否定黨和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們的歷史認知價值觀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負面作用。
1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起源與發展
歷史虛無主義的前身虛無主義是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思潮,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衰敗,西方的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天朝之夢碎, 中華傳統文明的統治級地位瞬間崩塌,當時的大批留學生為了救亡圖存,將西方的這種思潮介紹到了中國,東西方文明在那時候出現了尖銳的交鋒。很多人開始懷疑中國的傳統政治制度和封建大國的治理模式,甚至是懷疑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已經落后于世界,開始極力地宣傳西方的體制與文明。
到了五四運動之前,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開明人士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開始對中國進行救亡圖存的斗爭,但這個過程中,出現了部分人過度推崇西方文明,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采取虛無之態度,讓這一思潮有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和發展階段。而對這一思潮進行最早闡釋的人是胡適,由于其個人受西方教育影響較為嚴重的原因,胡適過度的熱衷于西方文明,貶低中華文化。而陳序經更是將這一錯誤思想發展到了頂峰,遭到了進步人士的批判。
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出現了蘇聯劇變與東歐解體,我國國內也出現了政治上的波動,十年文革所帶來的陣痛仍然存在,我國的經濟和思想文化都在恢復和調整過程當中,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讓中國的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同時西方的文化思想也與中華傳統思想開始了新一輪的交鋒,部分狂熱分子開始唱衰中國的政治制度,對中國各方面提出質疑,甚至是我們的社會制度和指導思想。而以1989年《河殤》的出現為起點,歷史虛無主義再一次進入了世人的面前,它掀起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的新階段。
2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
2.1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的認同是一國公民對于其所在國家政權擁護與支持的前提,沒有良好的政治信仰認同會讓一個國家走向衰敗,甚至是滅亡。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大肆增加,然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憑借著科技與信息傳播技術的高速發展大肆宣傳它的錯誤主張,否定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成就。而大學生正處在觀念的形成階段,尚未完全的健全,極容易受到這些錯誤觀念的影響,對其政治信仰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危害,而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與接班人,沒有一個良好的政治信仰極容易走上危害國家安全的歪路與斜路。我們不能夠忘記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的慘痛教訓,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大肆詆毀我國的政治體制與政權,其目的顯而易見。
2.2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歷史觀的形成
中華民族擁有著幾千年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作為炎黃子孫,對待如此厚重的歷史文明,我們應該做的是傳承、是弘揚,而不是糟棄和虛無。然而,近幾年來,作為文化傳播途徑之一的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充斥著戲說、穿越、改編,甚至與原有的歷史事實相距甚遠,以抗日題材的影視劇為例,熒屏上充斥著手撕鬼子、褲襠里藏手榴彈、抗日女俠等橋段,讓一段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抗戰史成為了人們娛樂至上、消費大眾的著眼點,這不僅僅是對我們歷史與文化的不尊重,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歷史觀的形成,可以想象,當我們的青少年在熒屏上看到如此情節的時候,他們會如何去看待當初的歷史,如何去認知當時的歷史。
2.3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造成了當代大學生文化觀錯位
歷史代表的就是一種文化,幾千年的歷史凝結而成的就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對歷史的不尊重,同樣就是對中華文化的褻瀆。當前,我們國家正在逐漸加強對于青少年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培養,高考改革當中語文所占的比例也是在逐步增加,種種措施的目的就是要讓青少年正確地對待我們厚重的歷史文化,去繼承、去發揚光大。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出現,正是與這種趨勢背道而馳,它帶來的不僅僅是后現代社會所出現的娛樂至上,其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會造成社會對于歷史文化的淡漠,青少年對于歷史文化認知的錯位,最重要的是意識形態方面,可能帶來人們對于社會主義制度和建設擁護性的降低,就像當初的蘇聯劇變與東歐解體,血的教訓剛剛過去幾十年,我們不能遺忘。
3 應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對策分析
3.1 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建設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關鍵靠教育與引導,在這個過程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建設,國家先后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等多個意見條文,旨在提升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水平,提升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實效果,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思想形成過程中的主陣地建設。今后一段時間,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建設的關注與指導,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指好路。
3.2 完善對于網絡信息的監督與管理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快速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變得更便捷更方便,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這種錯誤思想也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網絡中迅速傳播。因此,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督與管理勢在必行,一方面,對包含錯誤思想信息的網絡信息予以清除,讓其不能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切斷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傳播途徑;另一方面,借助網絡平臺大力進行愛國主義宣傳,引導社會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觀念。此外,還應該建設健全的高校網絡輿情體制體系,在發生網絡輿情的時候,正確引導在校大學生的正確認知。
3.3 糾正影視文化的社會價值取向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然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強調一味地灌輸,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理論引導,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效果可以看出,單純的理論灌輸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拓寬思路,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高校的責任,其實,社會的潛移默化對其的影響更為巨大,特別是影視作品,糾正影視作品的過度娛樂化,引導其擁有正確的社會責任意識迫在眉睫。曾經的一部《亮劍》引發了多少人對于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的認知與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一部《士兵突擊》又讓多少熱血兒郎毅然從軍。加強對影視市場的管理,倡導影視制作人的社會責任意識,對當代大學生抵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基金項目: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課題“網絡信息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課題編號ky201826);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建思政課題“網信時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機制及其應對策略研究”(課題編號Dy2017006)
參考文獻
[1] 陳嘉明.現代性與后現代性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4-36.
[2] 張文彤,鄺春偉.統計分析基本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5-143.
[3] 田居儉.歷史豈容虛無——評史學研究中的若干歷史虛無主義言論[J].高校理論戰線,2005(6):41-46.
[4] 陳之驊.蘇聯解體前夕的歷史虛無主義[J].高校理論戰線,2005(8):60-64.
[5] 梅榮政,楊軍.歷史虛無主義重新泛起的透視[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5):42-48.
[6] 龔書鐸.歷史虛無主義二題[J].高校理論戰線,2005(5):49-51.
[7] 梁柱.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起、特點及其危害[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9(4):4-12.
[8] 梅榮政,楊瑞.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起與危害[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67-69.
[9] 周玉.歷史虛無主義三謬——哲學和歷史的透視[J].理論導刊,2010(3):28-31.
[10] 梅寧華.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辛亥革命百年回眸[J].紅旗文稿,201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