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旭卿
摘 要 開展和推行現代學徒制已成為當今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從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來看推行速度較為緩慢,存在的瓶頸不容忽視。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與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鐵路局等企業合作對鐵道工程技術、盾構施工技術等交通土建類專業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過剖析該學院相關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經驗,為其它高職院校在當前制度環境下實施現代學徒制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 現代學徒制 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06
The Bottleneck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NG Xuqing
(Railwa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anxi Railway Institute, Weinan, Shanxi 714000)
Abstract Carry out and implement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trend of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a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action. However, the speed is relatively slo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the bottleneck of the existence of nots allow to ignore. Shaanxi Railway Institute is a pilot uni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cooperation with China railway group co., LTD., Xi'an railway bureau and other enterprises during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or railwa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iel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civil engineering carrying ou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the college,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ot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lemen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2014 年國家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指出,要“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現代學徒制創建了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許多國家開發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國外較早的如澳大利亞、芬蘭、德國、瑞士、日本及英美通過工讀交替的方式將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題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推行現代學徒制已成為我國現階段高職大專院校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內涵提升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舉措。[1]
1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構建的瓶頸
1.1 認識上存在偏見
實施現代學徒制關聯的利益群體包括政府、企業、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不同于傳統的“現代學徒制”,大家在理念認識上存在一定差異。其一,有些地方政府部門對職業教育發展認識比較落后并且對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不夠足夠重視;其二,社會上有較大一部分人認為到學校學生就應該在校學習,畢業之后就是企業工作,對半工半讀的學徒制培養模式積極性不高;其三,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實施的主體、形式、等發生了變化,教師及企業師傅對于應該承擔工作認識不足。[2]
1.2 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
有些企業因為過多考慮短期利益,未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勞動者作為企業的責任與使命,擔心學徒班學生畢業后不在本企業就業自身無法收回成本,因此通過校企合作推行現代學徒制模式的積極性不高;另外,部分學生的就業心態比較浮躁,在企業學到技能本領對工作環境稍不滿意就違約離開企業導致企業不滿;第三,部分企業完全利益導向,缺乏長期人才培養規劃,有訂單的時候,什么人都要,沒有訂單的時候,就不愿意接受學徒工。
1.3 保障機制不完善
國外的學徒制教育模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全體企業和國民對此認同度較高,參與的熱情很高,并且政府有明確的支持政策。我國推行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相對西方國家較晚,推行的方式主要是以校企合作或工學結合方式進行,政府對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只有宏觀性的指導文件,沒有出臺具體的政策來明確推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校企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企業也沒有推行現代學徒制政策性要求,更是缺乏具體的激勵措施與保障機制。
1.4 教學管理制度不匹配
現代學徒制在教學組織模式上更加靈活多樣富有彈性,一般采用階段性交替式學習與培養,一般把企業(工廠)作為現代學徒制技術技能培訓的主要場所,學校作為提供技能理論教育的主要場所,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柔性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傳統的教學組織管理模式,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務必要花費較多的人力、財力等資源,有些學校因缺乏革新的精神和動力不愿改變已經固化的學校管理制度。
另外,現代學徒制采用工學交替 “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學校課程+企業課程”雙線交織的課程體系,原有的教學資源如課程標準等資源已不能完全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1.5 評價機制上的瓶頸
現代學徒制實行靈活、富有彈性的階段式交替性學習與培訓,與傳統的教學組織模式最大的區別是企業成為學徒制培訓的主要場所,實施階段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融合柔性評價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有些指導老師思想與工作方式比較陳舊,不能以新視野看待現代學徒制,校企雙方制訂的監督、管理與評價機制因與企業不能順暢溝通而不能得以有效實施,學分的認定、制訂的教學計劃實施等流于形式,對學生實習及實踐教學的組織、指導、檢查及考核等不能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2]
2 現代學徒制構建的探索與實踐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國家高職骨干院校,同時也是陜西鐵路建筑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學院多年跨越式持續發展及國家骨干院校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為實施現代學徒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1 出臺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實施現代學徒制的企業、學校和學生是職業的實踐共同體,國家應該出臺相關規章制度具體明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與企業的責任與權益,明確學校與企業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應該承擔的具體義務與責任,讓企業知道能夠獲得哪些具體的收益,同時要求高職院校也應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能夠實現在人才的培養聘用、技術服務等方面雙方獲益,從而在根本上調動校企雙方合作育人的積極性。
現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和《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 號) 等文件都明確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從文件可以看出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實施單位相繼出臺了相關文件,強化現代學徒制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職能,明確了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的各個階段的主要建設任務,對試點項目相關的招工招生、教學管理、校企“雙導師”教師團隊建設、教學質量監控、學生教育管理、研究推廣等工作進行詳細分工,從制度上保證了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的順利進行。
2.2 營造有利于現代學徒制發展的社會氛圍
有些高職院校與企業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針對部分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有很多企業對這種培養模式了解較少,這就需要進行對這種教育模式進行宣傳營造有利于現代學徒制發展的社會環境。首先,利用電視、網絡及報紙等媒介對校企合作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取得成功的學校和企業進行宣傳和推廣,擴大現代學徒制社會影響力以獲得社會的認可;第二,建立企業和學校的現代學徒制成果獎勵機制,政府或學校及企業的主管部門將現代學徒制所取得的成果算入企業和學校的績效考核中,從精神和物質上對取得重大成果的團隊和個人進行獎勵。
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學院的鐵道工程技術專業與中鐵一局四公司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協議》,以中鐵一局四公司總工鄒超命名的“鄒超班”42名同學及項目副經理王劉勛命名的“劉勛班”40名同學以校企雙方共同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通過聘任企業師傅,舉行拜師儀式,學生與師傅結成師徒關系,企業為教師頒發了兼職技術人員聘書,實施學校指導教師、企業師傅“雙導師”制度。同時,對實施過程進行跟蹤并及時通過《光明日報》、《陜西教育報》、渭南電視臺等相關媒體進行了報道獲得了大家的認同。現在學院的盾構施工技術專業與中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及中鐵二十局三公司、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與北京業之峰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容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西安紫珊瑚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等進行校企合作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2.3 打造“雙導師制”師資團隊
師傅(導師)是實施現代學徒制的主體,是推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3]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現代學徒試點雙導師選拔考核辦法》,明確了師傅(導師)的選拔標準、培養辦法、考核要求及激勵制度,選拔企業高素質師傅和學校高素質教師作為導師。企業師傅的選拔通過企業推薦、學校招聘等形式將有行業影響力的能工巧匠和企業業務骨干等納入到師傅資源庫。校內專業教師隊伍選擇具有企業工作經驗、教學效果良好、技術服務能力強的教師擔任校內教學。
同時,制定《現代學徒試點教學團隊(校內/企業)績效考核辦法》,由校企雙方共同組織教師和師傅學習現代學徒制的文件和制度,要求承擔該任務的企業師傅每年要承擔學生的崗位指導。在《校企人員互聘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雙方互聘人員的職責權限及具體任務。不斷深化落實《學院教師企業下現場制度》。定期進行教師和師傅對接會議,組織教師和師傅完成階段性教育教學進行討論,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交流,雙方不斷完善教學方案,促進教師和師傅團隊不斷提高。
2.4 創新教學組織模式和管理機制
改革現行的教學組織模式和管理體制,校企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融合機制,校企攜手推進課程開發滿足工學交替教學組織模式的要求,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采用校企課程學分互認等方式探索實行彈性學分制,創新和完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
制定“校企雙方現代學徒制試點管理辦法”成立試點領導小組、崗位標準調研小組、課程體系開發小組,對試點工作進行指導。明確校企雙方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及定期例會、定期檢查等工作。制定《現代學徒制企業承擔教學項目考核辦法》、《現代學徒制校企雙方共同承擔教學項目考核辦法》,學校與企業共同完成考核評價。
學院與合作企業共同制訂了《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學生管理辦法》,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嚴格遵守國家學籍管理、免學費、助學金的相關管理制度,嚴把錄取、注冊和國家資助等關口;配備班主任,一方面負責學徒校內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協助企業師傅做好企業實訓管理工作;設立企業助學金,給予學生一定的生活補貼,由企業發放,保障學徒權益。
2.5 建立健全多方考核評價體系
改變原有的單一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完善以目標考核和發展性評價為核心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與企業共同開發,所以學院進行了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了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學業標準”、“學徒標準”考核評價體系。同時,考核標準主要從同學評價、校內教師評價、企業師傅評價、企業評價等方面全方位考核學徒的學習情況。總之,考核評價體系盡可能的覆蓋了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的學習和實踐環節,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學習品質的評價。[4]
除了加強對學徒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考核外,學校和企業還共同建立了師傅考核評價體系,校企雙方每年對師傅進行等級考核評定。
3 結語
現代學徒制是產教融合的有效實現形式,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政府應制定具體政策鼓勵支持企業支持職業教育并明確企業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企業要建立企業中長期人才培養與發展戰略,轉變急功近利的用工觀念合理分擔職業教育成本,學校要積極主動深化校企合作,創新教學組織模式、管理機制與考核評價體系。
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交通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編號:SGH17V038)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賈文勝,潘建峰,梁寧森.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構建的制度瓶頸及實踐探索[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48-53.
[2] 杜啟平,熊霞.高等職業教育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瓶頸與對策[J].高教探索,2015(3):74-77.
[3] 張陽,王虹.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實踐與探索——基于“雙導師”的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3):77-80.
[4] 吳建設.高職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亟待解決的五大難題[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