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兵
【摘要】繪畫是幼兒運用色彩大膽表現事物及內心情感的一種活動,其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審美感知、審美表現發展,同時還能促進幼兒個性、想象、創造等能力。文章在繪畫教學實踐中通過創設自由暢想的情境、欣賞創意夸張的作品、運用具體形象的語言、支持自主想象的創造來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一個嶄新的別開生面的藝術世界。
【關鍵詞】繪畫;有效實施;實施策略
繪畫是幼兒運用色彩大膽表現事物及內心情感的一種活動。其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審美感知、審美表現發展,同時還能促進幼兒個性、想象、創造等能力發展。在繪畫過程中幼兒通過接觸形式多樣的色彩原料,在材料的擺弄操作中,逐步獲得美的感受,從而提高色彩審美感。本文通過對繪畫活動組織策略的實踐研究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一個嶄新的別開生面的藝術世界。
一、自由暢想的情境,在寬松的氛圍中調動幼兒審美熱情
情境性的導入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和活動的熱情。在活動開始,可以結合音樂、動畫、圖片等一系列環境的布置,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發揮情境的感染作用。幼兒通過對情境的感知完全沉浸在情境的快樂中,由此產生強烈的藝術表現力。情境創設時應注重嘗試活動內容的綜合性與活動過程的整體性。在活動過程中嘗試通過圖片、FALSH動畫、配樂、對話等調動幼兒的視、聽、觸、動、言語等器官和感覺產生共鳴,使得感知與體驗→創造與表現→評價與反思,環環相扣,互相交叉、滲透,從而構成完整多樣的活動過程。
例如,美術活動“好吃的顏色”中,教師通過味覺效果來引起幼兒的聯想,讓幼兒品嘗各種口味的(酸、甜、苦、辣、咸)好吃的食品,并讓他們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聯想。由檸檬口味酸酸的糖果聯想到漂亮的黃色;清涼的薄荷糖聯想到清涼的藍色和綠色;辣辣的姜糖聯想到火辣辣的紅色;香香的咖啡糖聯想到咖啡色……幼兒品嘗到的不同口味,再將味覺和視覺聯系在一起,從而能用自己感受到的心中獨有的色彩進行創造。
二、創意夸張的作品,在藝術的視覺中豐富幼兒審美經驗
大量審美經驗的積累是幼兒創作的基礎,幼兒通過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將頭腦中豐富的美感知覺體驗引入美感體驗的表現階段,逐漸從感知表面形式美過渡到理解作品的內在美,最終激發其表現欲、創作欲。作品的選擇需漂亮、美觀、色彩協調,能夠吸引幼兒視線,給幼兒強烈的視覺刺激以及美的感受。可以是藝術大師的名畫作品,與主題相關的圖片、實物等,也可以是其他幼兒的優秀作品,幼兒在欣賞中積累了豐富的表象,獲得豐富的審美感知和審美愉悅,這為后面創作奠定了基礎。
例如,教師讓幼兒感受色彩的變化近似色的運用,引導幼兒欣賞著名畫家克利的《旋轉的房子》(見圖1),充分感知多種層次的黃色的運用,體驗黃色蘊含的輕快、充滿希望的色彩情感。幼兒在獲得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再進行創作。
除了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在生活中可以適時地引導孩子欣賞身邊的顏色,如園內、園外的風景;不同時候天氣的顏色,小朋友高興、生氣的顏色,節日的顏色等等。隨機地引導幼兒欣賞顏色,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作品,讓孩子在美術欣賞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色彩能力,獲得豐富的美感體驗。
三、具體形象的語言,在鮮明的意圖中提升幼兒審美理解
教師在闡明創作的意圖時,語言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在語言中經常采用擬人化的語言、比喻的方法向幼兒闡明創造意圖,這種方法可以讓繪畫內容與幼兒生活連接,使他們產生豐富的想象、創造。同時由于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對干澀的語言符號缺少耐心,不易理解,教師應采用與幼兒生活相近相關的形象具體的語言,將本質抽象的創造意圖,演繹成幼兒能理解接受的具體形象的行為信號,使之產生創造行為。
例如,從《和春姑娘一起踏青》活動中(見圖2),感受教師的語言風格。
教師:我們找到了春天的色彩,你能用它們在紙上留下春天的腳步嗎?看仔細了,我請粉紅色跳起了轉轉舞,綠顏色跳起了長條條舞,還有哪些春天的顏色呢?還可以跳什么不同的舞呀?(黃顏色跳起的點點舞……)哇!現在我的大紙上盛滿了春天的色彩,你覺得怎么樣呢?(這一過程是直接用彩棒在紙上畫大面積的色塊,表現春天的色彩,旋轉、跳躍等不同用筆的方式,激發出幼兒色彩的沖動)
幼兒:很漂亮啊!我好像還聞到了春天的味道……
教師:恩,你的鼻子還真靈!春天的花兒散發出絲絲的香味,看!我用梅紅色繞著剛剛的粉紅色塊變出了小野花哦!花香還引來一只彩色的蝴蝶呢!你還能留住春天的什么呢?他們可都是藏在春天的色彩中哦!(這一過程其實是再次想象、添畫,將原先大塊的色彩抽象出有春天特征的景色。注意:形象的勾勒是順著原先顏色的外框來變!變出的東西并不要求整體,可以只是一個局部、一個特征的放大……)
教師通過有意識的指導、提供材料,讓幼兒無意識間進行審美表現。色彩的疊加、層次,水粉的過渡,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老師有意識地把物質材料準備好,孩子用一支筆、兩種顏色的方法,以旋轉的方式表現出春天的那種往上升的感覺。用筆的時候,可以轉著變、繞著圈兒變、跳躍著變,筆的兩邊可以使用兩種近似色。并不只是單純地涂色,每個地方不只是一種顏色,還可以使用近似色來表現,也可以用色彩直接來變出東西。
四、自主想象的創造,在互助的指導中培養幼兒審美創造
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欲望,幼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我們要鼓勵幼兒自由想象,自由創造。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更多自我的空間,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創作,并善于不斷提出疑問。在創造中根據幼兒色彩創作、搭配的情況,尊重幼兒個人的色彩風格,對每個孩子指導隨機應變。
例如,當某幼兒經常選擇綠色來畫水草時,教師可以提問:“水草都是綠色的嗎?”當幼兒選用褐色和藍色畫時,教師可以再提問:“其他顏色可不可以用來畫水草呢?”當幼兒用彩色畫水草時,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哪些顏色融合在一起,組合起來更像水草呢?”教師的提問可以幫助幼兒考慮改變慣有的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
大班幼兒繪畫活動有效實施策略是多種多樣的,其目的不在于培養多少個畫家,而是在繪畫中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充分發揮每個幼兒的潛能和天賦,讓幼兒在自由暢想的情境、創意夸張的作品、具體形象的語言、自主想象的創造中體驗繪畫的樂趣,在彼此欣賞、互相促進中繪出屬于自己心靈世界的想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