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福 馬紅梅
摘 要:本文通過新媒體技術的基本內涵和新媒體技術優化高校田徑教學與課余訓練的效果分析,闡述了新媒體技術對田徑課余訓練的訓練模式、訓練效率、訓練質量帶來的積極效應,旨在為高校田徑課余訓練提供更加科學的發展空間,為現代高等體育教育帶來更多元化、更靈活的教學、訓練方式。
關鍵詞:新媒體 田徑 課余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b)-0191-02
以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新教學媒體全面融入高等院校的信息化進程中,新媒體技術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力。新媒體技術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媒體形式,它突破了傳統媒體在資源獲取上的局限性,具有很強的交互性。作為高等院校田徑教學課程延伸的田徑課余訓練,依托新媒體技術,對整個訓練系統中的結構、模式及手段等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在提高高等院校體育院系田徑教學課堂質量的同時,也優化了田徑課余訓練的訓練效率,為提高教學、訓練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帶來了積極的效應。
1 新媒體技術優化高校田徑教學與課余訓練的效果分析
1.1 改變傳統田徑技術教學模式和訓練環境
在田徑技術、技能教學或訓練過程中,應用新媒體技術手段能使理論講解與動作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每一個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運用以聲像并茂的形式傳輸給學生。在訓練課堂上,運動員可以對自己技術動作進行拍攝并通過網絡與優秀的田徑運動員技術進行比對,及時準確地反饋,隊員之間可以互相討論,教師與學生點對點的指導,給學生以思考和討論空間,能夠找出本階段技術動作存在的不足,并作出有效的糾錯,幫助學生解決技術學習中和心理上的一些障礙,開闊了學生視野,拓寬了思路。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興趣,活躍了訓練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優化了訓練質量和效率。
1.2 有助于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
講解和示范是傳統的運動技術、技能教學方法,無論先講解后示范,還是先示范后講解,即使講解和示范同時進行,信息傳遞也是不完整的。因為研究發現,人們通過視覺獲得知識一般能記住25%,通過聽覺能力記住15%,如果將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是65%。而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進行田徑運動技術教學,在聆聽教師講授的同時,學生通過新媒體的圖文、音形并茂、色彩變幻、圖片和動畫、音像材料等元素直奔主題,不僅形象生動、直觀、印象清晰,而且還可以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環節。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同時向大腦皮層內傳遞知識信息,使學生視覺、動作、聽覺、思維相結合,使教學內容更容易記憶,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
1.3 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動作技能的形成,是通過練習從而逐步地掌握某種動作方式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手段學生只停留在表面感性的淺層機械記憶階段,依托新媒體技術讓聽覺和視覺刺激及其人體器官的延伸作用,使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動機、思維、自信心等內部因素充分地調動起來,通過學生間、師生間積極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由技能表層找出運動本質的內在練習,有利于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還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改變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1.4 利用虛擬化現實教學規避運動傷害,提高訓練效果
田徑運動中許多高難度的動作(如撐桿跳高),由于技術復雜、難度較大、動作驚險,學生通過動作練習掌握較慢,并且在學習技術的初期容易出現運動傷害。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高難度的動作(如撐桿跳高)可以規避這一階段的運動傷害,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練習,學生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進行練習,可以放心大膽地持桿助跑、插穴起跳、懸垂擺體、后仰舉腿、引體、轉體、推桿、騰越過桿和落地等技術環節,在虛擬系統中練習,系統不會對人造成任何傷害,同時還能對學生的動作指出不足、提出建議、綜合打分,借助仿真技術對其進行簡單的處理,使其在現實的基礎上不斷地彌補動作的各項細節缺陷,不斷創造完美的技術表現,可以提高訓練效果。
2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田徑課余訓練優化模式的構建
2.1 構建新媒體田徑教學系統
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將新媒體田徑教學系統分中心服務器和智能終端,中心服務器和智能終端通過校園無線局域網或WiFi、移動網絡連接。中心服務器由服務器和數據庫構成,教師終端和學生終端可用智能手機和計算機Web平臺登錄,既保留傳統的學習平臺,又加入新媒體移動學習平臺。在新媒體田徑教學環境中,教師和學生成為手機的客戶終端,通過手機媒體功能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手機媒體是新媒體教學物理環境構建的重要要素。
2.2 構建新媒體田徑教學移動教學平臺
新媒體田徑教學移動教學平臺的設計要根據田徑運動用戶的需求,根據實際情形進行深入的研究進行該平臺的研發。由于智能手機在該系統中扮演著客戶端的角色,所以該平臺在以移動、聯通以及電信的基礎上實現的,或者借助無線網進行該系統與服務器之間的實際連接,通過通信技術、網絡等與多個移動終端設備相連接,服務器可適當采用萬維網服務器、調制網絡適配器和解調器等多個與互聯網相連接的硬件設施,借助 Java 語言展開該系統數據庫的研發。系統的架構分三層:(1)客戶端層。對系統內部公告的各項相關指令進行統一的分配與下達即為該層的主要職責。(2)業務處理層。對系統內部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實時傳輸與接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進行統一的分類處理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指令的實施。(3)數據處理層。數據層借助PHP展開MySQL數據庫相關數據信息的實時處理。
2.3 構建田徑移動教學資源庫
移動學習技術的實現方式有移動式存儲方式、短信方式、WAP方式、J2ME方式等,因此,移動學習的教學資源庫的設計既要統籌兼顧又要有針對性,應該根據移動設備的實現方式、學習資源的形式、學習類型的形式來進行開發設計。目前,新媒體教學資源的呈現形式有多種,文本、圖片、音頻、視頻都適合進行資源設計,但必須具有田徑項目自己的應用特點,田徑移動教學資源庫應體現短時間、小片段、自由性和實用性的特點。以實用短小的內容組塊來設計學習內容,以微型的媒體來呈現微型的課程內容,以多種移動通信工具來承載微型內容。
3 結語
新媒體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成為了必然趨勢,它為傳統田徑教學帶來了新的傳播模式和交流方式,為田徑運動專項技術訓練過程中實施優化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高校田徑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觀念,要用發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科學訓練的新理念,要從技術上、管理上和思想觀念上努力排除新教學媒體發展的阻礙因素,加強與信息技術專業人員的交流與溝通,研發更多適合高校田徑課余訓練的管理軟件和訓練軟件,為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與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濤.現代體育訓練中的計算機虛擬技術應用探究[J].電子測試,2013(6S):264-265.
[2] 謝冬興.新媒體文化下高校體育演進的理性觀察[J].湖北體育科技,2014,33(1):74-77.
[3] 李思維.新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2(6):55-60.
[4] 蘇顏博,張洪波,連洋.新媒體信息時代下的新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科技,2017,38(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