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鳳
摘 要: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零件編制加工工藝的合理性,本文主要是對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原則進行了相關概述。
關鍵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原則
0.引言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科技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機械加工行業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較為顯著的發展與進步,在零件機械加工過程中更是積極的使用了零件機械以此來解放人工。可是,在應用數控技術進行零件機械加工的過程中,其對于操作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因為只有操作人員具備較為良好的數控操作技能與素質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加工生產出來的產品與質量。為此,在對零件機械進行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其工藝進行嚴格的把握,確保機械加工工藝設計的合理性,而為了能夠實現這一點,本文也基于零件加工工藝主要內容及特征出發,對其設計原則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1.零件機械加工工藝主要內容及特征
零件機械加工通常情況下都是在數控技術的幫助下而進行的,為此,在對零件進行加工制造之前,就應該要先對相關加工工藝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結合零件實際制造情況來指定出合理的加工工藝。具體而言,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首先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數控機床,明確具體的加工工序,并且結合具體的加工工藝來選擇相應的加工技術,在實施機械加工之前還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確保加工步驟的合理性、確保加工參數以及程序的合理性,進而才能保障加工工藝的有效性[1]。
2.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原則
2.1定位基準設計原則
定位基準在零件機械加工工藝中屬于較為重要的構成,其主要指的是在對零件機械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零件對于機床和道具相對應的位置。因為在進行初次加工的過程中,大多沒有經過表面進行加工,所以在這個時候其基準也就是粗基準,在進行零件機械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定位基準進行合理的選擇,因為這一選擇會直接對之后零件加工質量產生影響。而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保障零件定位基準的合理性,筆者也就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原則進行以下的分析:
(1)零件粗基準選擇原則。在對零件粗基準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確保零件加工材料的充足性,這樣才能在之后表面加工過程中具備較為充足的材料;其次,在進行零件粗基準選擇的過程中,其加工的零件尺寸以及各個位置都應該要很好的滿足圖紙要求,在方案選擇過程中最好是選擇能夠方便零件加工的設計方案,在選擇夾具的時候也最好是選擇較為簡潔的夾具;再次,在進行粗基準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先明確加工面以及不加工面,通常情況下,粗基準都是屬于不加工面;最后,在對粗基準進行選擇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毛坯上多個加工表面都能夠具備均勻的加工余量,應該選擇能夠促使毛坯面所誤差較小、能夠得到均分的這種毛坯面作為粗基準;而且粗基準面最好是平整的,沒有冒口、澆口等缺陷的。
(2)零件精基準選擇原則。正在對零件精基準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確保其所選定的基準是能夠方面定位、加工以及裝夾的,要具備較為良好的定位精度;其次,在選擇過程中需要遵守基準統一這一原則,當工件以某一組精基準定位能夠較為方便的進行加工其它多數面的時候,就可以在這些表面加工工序中使用同一組基準來進行定位,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工裝設計以及制造,避免基準轉換出現誤差,最大程度提高生產率;再次,在選擇過程中還需要尊重基準重合原則,表面最后精加工一定要在確保位置精度的情況下,選擇設計基準來作為定位基準進行定位,如果在使用基準統一原則進行定位的過程中還是不能確保其位置精度,就一定要使用基準重合這一原則;最后,在選擇過程中還需要遵守自為基準原則,具體而言就是當其表面精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且均勻的時候,可以借助于被加工表面本身作為定位基準來進行定位,這個時候位置精度一定要先保證先行工序[2]。
2.2零件表面加工設計原則
在對零件機械表面進行加工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結合加工零件不同特征來選擇不一樣的交工方式,而在對零件表面進行加工設計的過程中,其需要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1)經濟適用性原則。在對零件表面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對各個加工工序經濟性進行明確,具體而言就是要對加工設備、加工時間以及加工工藝等多方面進行明確,確保加工過程的適用性,這樣也就能夠促進加工精確性。在對零件精確度范圍進行明確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其和零件表面加工的精確度進行協調,這樣才能確保其加工出來的零件能夠滿足相關需求。
(2)與生產類型相協調原則。在對零件表面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還需要遵守與生產類型相協調這一原則,對于不一樣的零件在進行加工的時候需要選擇不一樣的加工方式,尤其是要進行大量生產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具備較高效率的生產加工設備,如果是少量生產的時候我們則可以使用普通機床來進行加工。
(3)表面形狀和位置精確度要保持協調。在對零件表面進行加工的時候,除了上述兩點原則之外,還需要確保表面形狀和位置精確度要保持協調,具體而言,表面形狀要想加工零件材料相匹配,也需要和加工設備以及人工技術想匹配。
2.3零件加工工藝順序設計原則
在對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零件加工工藝順序選擇也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對于這一部分,我們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1)零件加工順序種類原則。在對零件機械進行加工的過程中,不同工藝其特性以及目的也會存在不同,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將整個零件加工過程分成幾個階段,像是零件粗加工階段、完全精加工階段以及半粗半精加工階段等等。其中,對于零件粗加工階段我們需要將加工零件表面上鎖存在的多余材料清除掉,將基本的零件模型很好的做出來;其次,在進入到半粗半精加工階段的時候,我們需要對零件進行一次細致的加工;最后,在進入到完全精加工階段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確保這一階段零件加工工藝滿足設計需求,并且將之前兩個階段加工所得到的零件再一次進行精確的打磨以及切割,這樣也就能夠促使零件具備較為良好的精確度。
(2)零件加工工序組合原則。在對零件機械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遵守加工工序組合原則,具體而言就是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結合特性、生產種類以及加工過程中的具體設備要求來對具體的加工工序進行合理的設計,以此來確保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合理性。首先,在組合過程中需要遵守工序分散性這一原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個組成部分的質量;其次,對于少量生產的零件,在加工過程中則需要遵守集中性這一原則,這樣能夠確保生產的合理性。
3.結語
綜上所述,零件機械在實際加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設計原則來進行加工,確保加工工藝的精確化操作,將每一項生產工序都能夠和加工工藝有效的結合起來,進而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零件制造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岳俊.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設計分析與研究[J]. 南方農機, 2017, 48(18):103-103.
[2] 趙勝先. 探討端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具體設計[J]. 科技與企業, 2015(15):2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