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莉
【摘 要】關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是英語課程的重要原則,也是學生提升英語學科綜合素養的重要基礎。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發展,以最近發展區域為指導,突出實踐互動和情境引導,利于學生在主動交流運用的基礎上豐富認知感思,增強語用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探討差異化發展運用模式,利于學生在主動實踐運用中強化認知,便于他們在主動運用中提升語用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差異;表達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是指導學生正確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重要基石。依據學生整體理解感知,突出其鮮明的導向性,能使得學生在有效參與互動交流中獲得更多真實感知,利于他們強化實踐運用。多關注學生的差異化發展,引領學生在主動融入課堂中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更能使得他們在強化整體理解感知的基礎上獲得不一樣的深度認知。突出差異化,能使得學生在有效融入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思維想象力,利于他們在主動運用中獲得發展進步。
一、英語核心素養的基本特征
英語核心素養作為英語課程的新的倡導教學理念,其整體性、關聯性等都具有顯著的特征,是課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核心素養具有如下的特征:(1)生本主義特征,一切以學生的全面認知發展為基礎,注重全面發展性和綜合性;(2)實踐性特征,以重視學習和使用英語為指導,多給學生相應的實踐運用機會;(3)遞進性特征,圍繞語言運用、文化積累和思維情感等方面進行優化教學,讓學生有更多自我調適和參與的機會。
二、差異化在英語核心素養中的地位
將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核心素養的首條建議,就是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不同,給他們更多自我實踐和主動嘗試的機會。關注差異化具有如下的作用:(1)便于實施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有效發展,給他們更多的發展進步;(2)便于學生主動調整學習策略,幫助他們強化識記運用,讓他們能真正融入課堂;(3)引導學生主動查漏補缺,幫助他們在深入探知的過程中有的放矢修補完善。
三、實施差異化注重差異化教學策略
(一)不同目標,自主選擇
依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多給他們設置相應的學習目標,能夠使得他們在主動發現自身不足的基礎上找到更多的運用方法。不同的目標,能夠使得學生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形成多樣化的語用思維,讓他們的感知更加豐富多彩。
按照學生的理解感知不同,多給他們相應的提示,能使得他們對目標學習“恍然大悟”。如,在四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I like dogs的“講故事時間”教學中,可設置如下的目標:(1)根據圖片能夠說出一些小動物;(2)能朗讀課文;(3)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很顯然,這些目標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可要求學生在仔細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找出其中的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實力主動選擇相應的目標,讓他們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知。按照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不同,可建議他們思考: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at did you get from your favorite animal?幫助學生從相應的認知感悟中找到更多的實踐運用機會。
多給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從相應的指導中發現問題,便于他們在主動查漏補缺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感思。按照學生的理解感知不同,可多給他們相應的自我調整和完善的機會,讓他們從相應的互動交流中形成更為有效的學習運用方法。
(二)協作交流,豐富感思
學生綜合素養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重要指標,能有效展現學生理解感知和綜合語用技能。圍繞學生的感知體驗不同,多給學生互動交流的機會,能使得他們在彼此交流過程中形成不一樣的深度感思。按照學生理解不同,多組織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深入協作交流,能使得學生在彼此互助過程中產生豐富思維靈感。
運用協作交流,能使得學生在徹底互動協助中相互學習借鑒。如,在五年級英語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故事時間”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就“What do you usually do for your parents?”進行同桌討論交流,幫助他們從相應的教材素材中找到可表達的話題。針對學生的理解感知不同,可引導他們圍繞“What did you read in the text?”“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parents?”“Do you think helping our parents is a interesting thing?”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讓他們從make the bed, wash the dishes, sweep the floor等詞匯短語的組合運用中找到更多的有價值信息。很多同學以相互協作的形式,學優生主動擔當小老師,指導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交流,幫助他們從中發現更多的有價值信息。很多同學通過彼此交流,主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構想,對課程學習內容也有了一定的深刻認知。這些協作,能夠使得學生在主動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長處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深刻感受,讓他們在主動豐富感知的過程中強化識記運用,形成深厚的語感。
按照學生的理解感知不同,創設具有多樣性和層次性的任務,幫助學生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能夠有針對性地探知。鼓勵學生多總結反思,讓他們在深入歸納的基礎上找到表達切入點,更利于學生形成豐富的表達運用方法。
(三)支持展示,提升語用
給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在各顯神通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新發現,定能使得他們的理解感知更加豐富多彩。結合學生的認知不同,可建議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思維,結合自己的實力主動予以展現,給他們更多的交流互動機會。多支持學生展示才藝,能使得他們在深入探知的基礎上找到不一樣的感悟,便于他們深化綜合運用。
借助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能使得他們在有針對性地深入探知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思維靈感。如,在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故事時間”教學中,結合“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city?”的表達主題,我采用了情景展示的形式,要求學生運用丟棄的垃圾制作成可實用的生活用品,讓學生能夠從中找到更多的運用基點。有的同學帶來了廢棄的易拉罐,做成了鐵樹形狀,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藝術;有的同學語用易拉罐做成了家中路由器的發射裝置,等等。有的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Miss Li、Su Hai、Liu Tao等角色,圍繞“What did you find?”“If you meet the same thin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How to make our city clean?”等進行深入交流,幫助他們從中摘錄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很多同學在此基礎上運用自己的語言完善了其中的理解感知,讓我們從相應的互動交流中找到了更多的運用內容。
結合學生自我理解感知的不同,多創設與文本相似的情境,引領他們在主動深入探知的基礎上獲得更多豐富感知。根據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不同,多請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認知成果,幫助他們在自我研讀探知的基礎上獲得更多進步。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主動與其他同學配合,按照表達要求主動梳理相應的感知,讓他們有更多實踐、展示、運用的機會。
總而言之,注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多給他們相應的策略指導和方法引導,能使得學生在自覺發現問題和深入探知的基礎上找到更多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遵從學生的理解感知不同,多給他們創設“跳起來摘果”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主動找準問題和深入探知的基礎上強化識記運用,為提高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唐明圣.新背景下小學英語差異化教學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5)
[3]毛鵬.因材施教——小學英語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5)
[4]陳福娣.重個體差異,揚學生個性,展英語魅力——淺析差異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