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慶敏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特殊教育作為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新時代的小學管理者應充分考慮管理方式和作用,明確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項藝術,在管理過程中以科學管理觀念不斷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學校教育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各種因素和力量,增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實效性和有效性,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和全面提高。但是在小學特殊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還會存在很多問題,教師需要針對特殊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找到一些具體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小學特殊教育;教學;管理問題;初探
素質教育的變革不僅僅是教師授課思路的變革,而且還包括硬件建設、價值取向,辦學理念等各方面的變革。高中正是中學教育的沖刺階段,而且正是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迅速轉型時期。所以,充分利用新課改中關于教師熱情和責任的促進、學校文化與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設為契機,以人為本的對高中教學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學運行質量,對于提高高中辦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目標不清晰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存在只注重“短期效應”的模式,并且普遍都高度重視“短期效應”所帶來的教學成績,因而使教學內容單一,并缺乏有效性,由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因此教師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授課,使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無法在教學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目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目標比較模糊,教學目標不夠清晰,致使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得不到發展。
2.傳統教學觀念的存在
傳統教學模式更注重應試教育,所有的重點統統是以成績為主,老師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生則是課堂的配角。老師只負責傳授相應的考試知識,而學生只負責接收老師所教的內容。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往往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依然是考試成績,老師在學生心理以及生理發展上并未進行教學。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依然存在。使得新課改的種種教育理念不能在實踐中得于體現。
3.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落實不到位
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部分小學尚未將“人性化管理”落到實處,教學管理制度過多、過濫,致使管理制度缺乏執行,流于形式,無法更好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尤其是以考研室、督導人員、班主任等缺乏督促、檢查,很大部分人員缺乏大局觀與責任意識,很多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無法落實,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教學督導以及教學檢查中對其缺乏嚴格約束。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特殊教育管理有效途徑
1.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接受并落實新課改理念
教師應該認真學習和深刻理解特殊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內容,按照新課改精神要求自己,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摒棄舊思維,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推進學校其他相關工作的開展。所謂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該是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包括德智體美勞在內的全部素質的提高,形成高尚健全的人品人格,培養創造意識。同時,教師也要根據新課改理念建立合適的學生評價和考評體系,不能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要建立和健全符合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的學生評價和考核測評體系。
2.提高教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發展教學離不開教學管理。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是實施新課改的主要力量,教師的專業技能直接關系新課改的實施情況。因為,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教學管理者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只有不斷加強小學教學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實現教學管理者的成長,讓教學管理者能夠與新課改教學理念相符合,才能為新課改的高效實施提供保障,才能讓理想中的教學轉變為現實,才能實現新課改的目標,讓學生在新課改背景下受益。例如:在學習勞動技能時,就需要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外進行實踐活動,幫助社區老百姓掃地、提水、洗衣等,不斷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有關研究表明弱智兒童的發展過程中,生理發育、心理發育與社會化過程之間會出現El益明顯的反差,發展遲緩與社會化要求的矛盾日趨明濕。
3.建立民主、人文化的教學管理機制
小學教學管理的目標是促進學校的和諧健康發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更好的發展。只有建立一種民主、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起一種可以讓每位教師和學生都能夠適應和得到充分發展的機制,新課改的先進教學理念才能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來。因此,在小學教學管理機制建設中,要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陽光管理機制,讓學校的教學管理能夠得到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等多方面的監督,確保教學管理模式更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為了實現人文關懷,要堅持小學教學管理中的嚴寬適度、管中有情的原則。同時,要重視小學教學管理過程,通過對教師備課過程、師生互動過程、學生作業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管理實現小學教學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健全。例如:在學習生活數學知識時,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讓學生認識人民幣,并會使用人民幣購買物品,通過在學校的有效學習,使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知識,以便能夠很好地為將來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新課程所倡導的體驗性學習就是強凋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性與參與性,通過體驗和實踐,我們的弱智兒童能夠用自一岳池縣特殊學校董小鋒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從而達到理解運用知識、激發學生生命活力、提高社會適應性的目的。
三、結語
小學教學特殊管理的目的是為新課改服務,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但是管理又是通過對人的管理,包括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來實現這一目的。這就決定了小學教學管理要始終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去進行管理。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應該從思想理念等先導問題入手,逐漸改變管理方法方式,逐漸保持小學教學管理與新課改需求同步。
參考文獻:
[1]王長江.新課改下小學教學管理問題研究[J].中華少年,2015(16):125-126.
[2]柳文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探析[J].才智,2018(32):12-13.
[3]劉玉波.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156-157.
[4]李玉會.小學教學管理現狀分析及其發展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