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燕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社會更加需要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良好的數學能力也就成為對新時代優秀人才的評審標準,因而數學也變得極為重要,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數學知識也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形成的,所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情趣,是從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開始的。
[關鍵詞]數學教育;興趣;益處
一、數學教育的益處
1.提高記憶力
兒數學教育是一門系統性、科學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感到比較難教,幼兒在學習中感到比較枯燥。如何使幼兒數學教育變為教師愿教、幼兒愿學的一門學科,是幼教工作者正在探索的問題之一。記憶對于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如何提高記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也許看見學生們“掰著手指算加減法”,會摸不清頭腦,覺得他們毫無數學細胞,就是“瞎猜”。這也無可厚非,如果學生的數學完全符合老師的要求,那就算不上想象了,因為模仿永遠算不上再創造,但并不表示學生的瞎想毫無意義。只是我們成人的思維缺少了對學生想象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瞎想”也是有一定規律的,這就是孩子們的“無意識記憶”。孩子們將儲存在自己腦海中的外界事物翻找出來,然后以“天真”“幼稚”的抽象方式表達出來,而這表達出來的過程就是學生的記憶力的表現,久而久之學生的記憶力就會得到提高。
2.讓數學回歸生活實際
我們說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是具有鮮活力的,一切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和學都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學生都沒有做過生意,自然就不會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講這道題前,教師利用學生中的家長、親戚、朋友等熟人中做生意的資源,分小組,聯系好以后,開展一些數據的調查、收集,然后再與店主進行交流,實地觀察、采訪一些顧客等一系列的活動,我想到那時,教師想讓他們沉默,他們也都不會愿意。因此,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眾多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小調查、小實踐、小試驗、小研究等應用性的活動,促進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鼓勵學生應用生活的經驗解決數學的問題,提高數學的理解力。
3.發揮想象力
小學生對復雜的解題能力有限,所以在數學課堂讓他們感受簡單的思路,接受并掌握課堂上教師所講內容,在頭腦中再次回顧和自己不一樣的思路的能力,過程比較艱苦,比較不易。為此,教師要了解小學生每個階段的認知水平。在課堂上應盡量創設一切有利于小學生學習和認知的題型,引導學生去認識和了解所要講解的內容,只有先讓學生在頭腦中有個立體的認識,才能讓其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與練習,從而學會某一題型的解題思路,累積越多,學生也越有成就感。這個過程需要教師耐心,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
如在《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教學時,該課時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不僅給出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大小關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斷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的標準,熟練靈活地運用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是數學嚴謹性的一個體現,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全面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它還將在以后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教師根據小學生喜歡玩的天性,首先設計讓學生折塑料管引發學生猜想,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學習狀態,同時產生認知沖突,為后面的學習鋪好路。再用小棒圍三角形進行驗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交流、抽象概括,當學生發現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后,教師這時再出示書上的一組數據讓學生判斷,訓練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接下來教師出示書上的情景圖,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看書,畢竟書本是我們學習最直接的資料之一,我們應好好的加以運用。本節課的后半部主要是出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地過程中理解、掌握本節課的重點。
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拓展思維
每個孩子都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對這個世界有著無限的遐想,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小草為什么是綠色的?山為什么是高的?我可不可以假設一種答案去求證它是不是對的?兩邊之合等于第三邊?這就是孩子們的世界,對每一個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但還沒有那么明顯的“定義”,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孩子們的這一特征,保護好他們這種好奇的心理,而不是給他們去定義兩邊之和大于延緩三邊,兩點間的直線距離最短,扼殺他們所有的好奇心。在數學課中,讓學生充滿好奇的教學情境,對孩子學習這節課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創設一個給孩子無限遐想的情境,讓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首先我們要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興趣,讓他們愿意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去大膽證明自己是對的,假設成立,而不是當學生假設不對時,我們就去給他們“定義”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是怎么樣的結果,這樣會使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們有興趣了,你想讓他停都停不下來。而當孩子一點一點自己證明旨論時,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認知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兩邊之和為什么是大于第三邊的,他們也自然而然地牢記這些結論事物,不需要你去教他怎么記。所以千萬不要扼殺了孩子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種對智力活動有重要影響的非智力因素。興趣是人力求知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可以激發情感,培養意志,興趣可以喚起動機,改變態度。濃厚的興趣還能激勵人們積極地探索、敏銳地觀察、牢固地記憶。也能促使人們積極地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數學是一門有很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學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變化發展的,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還要采用相應的措施使他們的興趣可以持久的發展下去。帶領他們融入快樂的數學空間,感受復雜變為簡間的神奇過程……感受這神奇的數學,讓他們樂于發現、樂于表現、樂于創作。
參考文獻:
[1]胡中雙.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1(7)
[2]竺仕芳.激發興趣,走出誤區———綜合高中數學教學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