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立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六年級這個階段來說,為了讓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提升,能夠更好的面對升學考試,教師更要注重課堂的高效性。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運用創設教學情境,問題設問的教學方法,同時指導學生的預習方法,強化閱讀教學環節,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主要針對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方法與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策略
課堂是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陣地,小學六年級是小學教育的最后階段,面臨小升初的壓力,語文又是三大主科之一,無論從內容的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將跨上一個新的臺階,所以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踐教學發現,六年級學生們沒有低年級那么踴躍了,沉悶的課堂氣氛反映了課堂教學亟需改進。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特別是對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來說更具特殊的意義。
一、關注課前預習,指導預習方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道出了事前準備的重要性。許多學生進入課堂后茫茫然而不知所為,既不會思考,也不參與探討,究其原因是課前沒有預習,思維跟不上課堂講授內容。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讓學生課前有效預習必須先教會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一是教會學生標注課文中的自然段、生字、生詞,找出其中的疑難點,借助工具書、網絡等途徑查閱資料,正確朗讀課文;二是提高預習提綱的編寫質量,教師應以新課標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實際為切入點,設計問題和練習;三是注重預習效果的檢查和評價;四是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共同監督,確保預習效果。
二、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誘發求知欲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意識地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又形象生動的場景,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學生在心理機能方面獲得良好發展,這種教學方法稱為情境教學法。該方法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因而教師善于利用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就能被激發出來,進而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之前,讓學生回憶自己所經歷的春節是什么樣子的,在春節的時候有哪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還記憶的非常深刻,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都有一些什么習俗等。這樣當正式學習課文時,就不會與課文產生距離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巧妙設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1.通過文章題目設問,破解中心思想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閱讀理解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學生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最先接觸的必然是文章題目,題目往往也是一篇文章的點睛之筆,教師可通過題目引導學生解題和破題,進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例如在講授《彩色的翅膀》時,教師可以播放張韶涵的《隱性的翅膀》,隨著音樂聲響起,問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首歌?“那么‘隱性的翅膀是真的翅膀嗎?”有說是,也有說不是,有一位同學說:“隱性的翅膀不是真的翅膀,而是象征希望、力量和理想。”師說:“很好,我們今天一起學《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希望大家通過學習了解彩色的翅膀有什么象征意義”,這樣學生們就會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彩色的翅膀的內涵。
2.深入淺出,拓展學生思維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對兒童教育有這樣的觀點:兒童發展水平有兩個,一個是現有水平,另一個是即將達到的水平。后者是要發展兒童潛能,也就是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教師應以整節課、整篇課文的視角,系統地謀劃提問,全方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能力,將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簡單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例如在課文《凡卡》中,凡卡給爺爺的信沒有寫地址,爺爺當然收不到,此時教師可以設問:“如果爺爺收到凡卡的信,會怎么想?采取什么行動?思考爺爺可能采取的行動,并陳述理由”。通過這樣的設問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廣方向發展。
四、多讀少講,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在小學六年級階段,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優化整合閱讀內容,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體會并掌握閱讀規律,從而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1.強化閱讀訓練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幫助而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在閱讀中形成良好的語感,最終提升閱讀能力。與朗讀相比,默讀的速度更快,更加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會不斷的思考和理解,并對文章產生一個大概的感受,并且能夠找出疑難的地方提出問題,提升了閱讀效果。比如在教學《懷念母親》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短時間內快速瀏覽課文,然后再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討論分享對母愛的理解,最終通過老師講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良好美德。
2.加強略讀課文的自主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很多的略讀課文,這些雖然不是考試重點,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形成自主閱讀習慣。教師在進行略讀類課文教學中,應該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后提出課文中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比如在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自主略讀課文,然后提出問題“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民居呢?”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講解,從而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五、結語
總之,在小學六年級這個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關鍵是轉變教學理念,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圍繞教學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才能讓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趙一英 . 做好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期待精益求精[J].新課程學習(上),2015(05):85.
[2]王曉斌 . 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4):143.
[3]夏和義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氛圍探究[J].教育,2017(05):62-63.
[4]丁紅琴 . 實現六年級語文教學有效課堂目標之策略[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