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占嶺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調整課堂的引導思路,使用多媒體技術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認知模型,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確保學習質量的同時取得學科成績的明顯進步。只有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語文教學工作才能順利走向更大的成功。將小學語文與多媒體有機結合在一起,打破了傳統由教師為主導的固化教學模式,充分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給予了學生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活躍了他們的形象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多媒體應用;有效性;研究;分析
多媒體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理論的知識具體化,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助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組織特色活動來開闊學生的想象空間,融合趣味元素來集中學生的全部注意力,借助多媒體工具,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打消學生的認知顧慮,確保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成功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另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優質的互動平臺,給予學生更多的體驗機會、探究機會、動手機會,這對于學生今后的進步與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必須得到教師們的廣泛關注。
一、充分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源泉,教師設計任何教學方案,都要以學生濃厚興趣的激發為前提。以往的語文課堂大多由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盲目的參與練習,自學熱情明顯不高,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也十分有限。而多媒體教學理念的提出,則很好的改善了這一弊端現狀,不僅啟發了學生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還讓語文課堂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學生的認知態度更加積極,求知欲望異常強烈。比如,在介紹說明文《鯨》時,讓學生在枯燥無味的文字中掌握有關鯨的科學知識,實在有些生硬、乏味。而在課前編輯制作鯨在海洋中活動的錄像,并配上解說詞,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使他們“親眼目睹”了鯨呼吸時噴出的不同水柱的形狀(垂直,又細又高;傾斜,又粗又矮),也能判斷出它是須鯨還是齒鯨了,還有它們進食的過程等。學生在觀看錄像時注意力非常集中??赐旰?,要學生說說對鯨的大致了解,他們熱情高漲,都積極舉手回答。這正是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動態、逼真的畫面效果引起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中心。學生看到這新奇精彩的畫面時驚嘆不已,迅速對感知的事物做出積極的心理反應,從而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自覺、自愿地學習,為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作文教學過程就是讓學生把收集的零散素材通過生動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一篇習作語言的運用與表達的精彩與否也是形成好習作的關鍵。我們可以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寫出通順優美的語言。如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讓學生對著畫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學生在說時往往是語言不連貫,這時我們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糾正補充,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這樣學生就會很快形成較為連貫的語言。將抽象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常規教學手段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學生可以直接看到課文中出現的一些意象,從而更好理解。比如,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本課時以欣賞和朗讀為主,通過直觀的課件,讓學生在觀看錄像和圖片的同時,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對西沙群島有個深刻的印象。教學中,充分展現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語文美育具體化。
三、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我在實踐中體會到巧妙運用電教媒體是理解教材重難點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比如,在教學《五彩池》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五彩池池水顏色成因這一難點,我借助電腦展現陽光在池水中折射的動畫,并配以悅耳動聽的音樂,和藹可親的解說,這樣色光交融,視聽結合,幫助學生在語言信息和圖形信息之間搭建起相互轉化的橋梁,使這一原本深奧的物理學中光的折射原理變得直觀化、具體化、簡單化,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
四、優化閱讀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及時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學生閱讀體驗效果。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比如,古詩《靜夜思》的教學,對學生來說,理解意境,還是一個難點,但是通過多媒體,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用多媒體聲形并貌地預設情境:月圓之夜,金色月光灑在地面上,思絮萬千,此情此景,詩人會想些什么呢?學生在這種情境下配樂朗讀,對課文會有更深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能促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認知活動,主動探索知識,大大激發其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體積極性。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聲畫并茂,能有效地渲染氣氛、創設意境,激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活動的直觀性都是很突出的,因此,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設課文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感性知識,是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形象性強,感染力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勤奮學習,進而發展其智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和發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和推廣,必將有效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化和平.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1)69-70.
[2]張藝譯.怎樣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7(3)40-41.
[3]董麗娟.對多媒體語文教學的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24)110-111.
[4]陳愛武.芻議多媒體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作用[J].理論探索,2018(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