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佩君
[摘 要]數學作業不僅在考核,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發散思維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數學作業設計和批改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設計和批改數學作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作業設計與批改;有效性
初中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它具有非常抽象,邏輯嚴密,應用廣泛的特點。因此,單靠課堂上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不夠的。另外,還需要通過做作業來測試學生的學習。做作業是初中生鞏固新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習環節。它可以有效地內化當天學到的知識,對學生學到的東西提供有效的反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在學生完成作業后,老師也要進行批改、評價。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設計和批改學生數學作業呢?
一、設計自主性作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育主要重視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新理念要求的是“以人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好自己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的正確關系。關注學生的學習主體發揮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體現。如學生在掌握長方形面積公式后,我布置了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進行求面積,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的課堂作業。我讓學生先進行分組合作討論,再進行動手操作,經過思考、發現,最后自己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學生都歡呼:老師,這個公式是我們自己發現的,不是你教給我們的。在這以后,梯形的面積公式、圓的面積公式我都設計成作業的形式,讓他們討論、動手操作、思考、發現。這樣,更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及鞏固公式。它還充分反映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獨立參與探索,積極獲取知識,分析使用知識和自我回答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設計層次性的作業
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應全面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整體情況。在設定主題時,應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禔升性的作業內容,以便在享受學習帶來樂趣的同時展示自學能力。在為基礎不好的學生設置作業時,主要以設置基本性作業為主的內容。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消除了學習障礙帶來的壓力,逐漸培養起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習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學成幾個小組。成績優異的學生分為“提升組”。中等水平的學生分為“速成組”,成績差的學生分為“基礎組”。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根據每組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和重點進行作業設計。作業可分為三種類型:基礎性作業,速成性作業和提升性作業。基礎組學生完成基礎性的作業的基礎上,挑戰速成性作業。速成組學生完成基礎性和速成性作業。提升組學生挑戰提升性的作業。通過這種作業的設計,學生可以各取所需,達到共同進步的進步,從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設計實踐性的作業
我們培養學生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能將教科書與生活脫離開。因此,當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應將他們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活動,運用數學知識探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打折銷售問題》一節學完以后,幾個學生一起去商場,看看哪種優惠活動更便宜,幾個學生運算完以后比較,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學習數學在生活中能運用得到,自然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再如:《二次函數》一節,學生可以利用二次函數拋物線原理投擲鉛球,他們會發現,鉛球投擲的越高落點就越遠。更好的讓學生利用他們現有的知識靈活而全面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四、批改作業的幾點嘗試方法
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不僅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獲取學生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設計作業布局,認真批改作業。能使師生雙方及時接受正確的信息,加快信息的反饋。只有在師生的配合下,才能真正做到做作業和批改作業的目的,批改作業的方法應該是多樣化的。中心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師生活動融為一體。為此進行了以下嘗試:首先,隨堂批改作業。新課授完后,簡易的作業可以當堂完成。采用集體討論答案,當堂集中統一批改。其次,小組批改作業。將兩種層次的學生分別安排在前后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每次上課前5分鐘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小組內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典型范例及錯題情況向老師或信息小組匯報。再有,老師進行抽查和面批。教師對小組批改后的作業進行抽查,了解作業的批改情況,對作業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 最后,構建信息小組,及時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幾名同學組成一個信息小組,其主要負責:一是收集班上作業中出現的典型錯題,進行“會診”,分析錯誤原因,提出正確答案供學生參閱。二是收集作業中做題方法新穎巧妙、思路簡捷、一題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時向全班進行交流。三是每一單元教后,在教師的指導下,信息小組總結正、反兩種典型,向全班同學作交流。以達到消除錯誤,開闊眼界,鞏固知識,掌握方法的目的。
五、結語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設計數學作業。采用多元化的批改方法,這樣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名正.初中數學“一體化”作業向“個性化”作業轉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
[2]王漢平.初中數學作業布置及評價有效性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0):13+191.
[3]馮延海.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有效性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7):67-68.
[4]趙彥波.淺談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J].學周刊,2015(2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