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華
[摘 要] 教師應想方設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與《新課程標準》同行,才算與時俱進。而促進自主學習的策略離不開“激趣、引深、活動”這三部曲。
[關鍵詞] 興趣 ; 自主學習 ; 引導 ;活動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呢?本文就此談談個人粗略的看法。
一、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誘因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市學科對象的主動自覺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兒童暢想暢言,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創設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氛圍,引發學生創造的潛質。其次,精心設計好導語。課伊始就吊起學生胃口,可見一個好的導語尤為關鍵。最后,開展一些學校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于緊張、興奮的心理狀態,能高效地進行知識吸收和傳遞。
二、引探導學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興趣只是一種誘因、一種動力,要使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持久保持下去,關鍵還在于掌握語文的規律和學習語文的方法。
1.自主學習有選擇。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時導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講究教學方法。以《晏子使楚》為例,教師可以這樣有步驟、分環節引導學生學習:(1)讓學生自由地讀,并把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2)學習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事例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交流認識。(學生自主學習有選擇的空間,并有合作學習的時間)(3)在學生學習完課后設計一個語言“妙用”小故事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
2.學會思考,善于思考。教學時應讓思維的絢麗花束燦爛地開放在每位學生心中。要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帶著預習中的問題思考,善于從同學的發言中啟發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縱深思考。
3.質疑。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其探求新知欲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能以較高的效率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各種激疑方法并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
三、開展活動是自主學習的動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活動增強學生“躬行此事”、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知識、長見識、練才干。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活動方式:
1.演一演。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他們總希望教師給予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華。教師可選擇教材中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有趣的課文讓學生“當當小演員,親自演一演”,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辨一辨。“辨”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辨”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景陽岡》一文時采用了這一方法,很有效果。先根據學生自己的選擇把全班分成“武松”和“老虎”兩大陣營,然后告訴學生“老虎屬于國家級保護動物,武松該不該打老虎呢”?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各盡所能、各展所長,通過各種方式來宣傳自己的觀點。學生有的說,有的讀,有的介紹搜集的資料......課堂氛圍十分熱烈,自主學習充分地體現出來了.
3.唱一唱。在教《七律.長征》一課時為了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去,可讓學生一起唱影視歌曲《長征》。學生隨著歌聲飄呀飄,他們思緒來到了影視作品中紅軍長征的情景中。可以想象,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情感怎么會不投入?學生的想象翅膀怎么會不打開?學生學習的潛能怎么會不激發?用音樂、歌曲這樣一種學生熟知的藝術方式來開啟他們智慧的大門,對激蕩學生的情感、開展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4.訪一訪。讓學生當一回記者,采訪充當課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學。這種形式的活動在課文教完后進行有助于鞏固學習所得,學生也十分喜歡。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我們的課堂只有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的課堂只有在教師精妙的引探導學下有啟思、有質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消化吸收,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也行就會多十分活力,而其學習能力也行會有百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