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莉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音樂教學領域也有了很多重大變化,其中鋼琴即興伴奏能力作為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師生的廣泛關注。通過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可以反映出在鋼琴上的掌握程度、應變能力、臨場創造與發揮能力。這要求教師盡快轉變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確保音樂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本文論述了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培訓和訓練策略。
關鍵詞: 鋼琴即興伴奏 能力培養 訓練策略
鋼琴即興伴奏要求伴奏者突破傳統音樂演奏模式的束縛,通過對發散思維的運用,在即興發揮的基礎上根據旋律走向、和聲特征進行演奏。音樂表演體系中鋼琴即興伴奏獨立的內容,具備較高的實用性與藝術價值,不僅對演奏者臨場反應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還要其保持活躍的思維,牢固掌握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教師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有利于學生快速學習音樂知識,并為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打牢基礎。
一、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重要性
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進行培訓和訓練,將有效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將學生音樂潛能充分挖掘出來。音樂演奏者必須具備創造性思維,為提高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就應該重視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并形成創造性思維,以即興演奏的方式進行表現。因為鋼琴即興伴奏要求比較高,學生若是缺乏有效訓練,將無法獲得這種能力,這需要學生在鋼琴即興伴奏課上認真學習,下狠功夫,這對他們今后的發展大有益處[1]。只有提高了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才會讓學生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實現專業能力的提高,在此過程中也能讓學生掌握的音樂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在理解上更加深刻,逐步實現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通過加強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還能促使學生視聽演奏能力、音樂敏感度等獲得提高,幫助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鋼琴,真正實現整體演奏水平的提升。
二、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策略
(一)激發學生鋼琴即興伴奏的興趣。
在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訓和訓練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認真講解鋼琴即興伴奏的重要性及其對未來就業的影響。通過將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體現出來,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鋼琴即興伴奏能力,且鋼琴演奏水平也能得到提升。當前很多學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讓生源音樂素質有了一定降低,很多學生鋼琴基礎薄弱,面對鋼琴即興伴奏對演奏技能的較高要求,學習興趣將逐步降低,甚至出現排斥的情緒[2]。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相應的教學標準對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作出分解,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與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
(二)加強鋼琴即興伴奏技能訓練。
鋼琴即興伴奏應該有一定技能為基礎,這種鋼琴伴奏形式具備較強的實踐性,按照各種情境開展鋼琴伴奏,為達到預期效果,需要在技術上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對此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該按照以下兩個環節開展,分別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曲目,并讓學生懂得相同曲目的多種彈奏方式。第一,為數量掌握各種曲目,在鋼琴即興伴奏技能訓練中需要對曲目作出分類,根據節奏包括快歌與慢歌,根據內容風格包括民族、勵志和情感,根據情感包括歡快、憂傷和激憤等。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將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合理確定下來,并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缺點與不足,確保練習過程中改掉鋼琴即興伴奏上的缺點,并熟練掌握并不熟悉曲目的風格。第二,在相同曲目的不同演奏方式訓練中,主要將一首歌曲節奏進行加快和放慢訓練,也可以調整音調高低進行彈奏訓練,這是讓學生盡快掌握鋼琴即興伴奏技能。
(三)培養學生鋼琴即興伴奏情感。
個人表演和演唱風格等都是獨特的情感表達,大部分表演者通常只具備一種風格,不過對鋼琴即興伴奏來說,必須掌握多種情感表達方式,鋼琴即興伴奏者應該短時間內融入表演者情感中,并對表演者情感表達有深刻的理解,則能夠在情感上形成共鳴。在技術、指法及其他音樂理論、技能等訓練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學生傾聽與想象的訓練,這樣才能演奏出與表演者需求相符的鋼琴伴奏。在初期情感培養中,需要對各種風格與人物演唱情境進行傾聽與想象,從而在情感上達成共鳴,能夠在最短時間和各種曲目形成共鳴后,快速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實踐階段[3]。在此過程中還要和演奏者開展組合模式訓練,只有在演唱者風格與數量上保持足夠的數量,才能讓訓練有效落實,加強對各種彈奏方式與情感共鳴的體驗。
(四)重視曲譜分析能力培養。
教師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彈奏能力,還要重視加強對學生識譜能的培養,只有讓學生認識并懂得譜子,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最開始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辨別、讀寫和記憶譜子內的各種符號,確保在實際彈奏期間看到這些符號以后,能夠清楚其調式、節奏和旋律,同時可以將相應字符表達的意識快速、準確進行反應,能夠逐步成為學生的一種本能反應,這樣才能將更加優美的伴奏曲彈奏出來。學生要想具備這樣的反應,需要準確理解拍子、調號、音程和樂句等,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訓練,在長期的學習與體會中形成快速、靈敏反應的能力,這樣在培養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時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五)轉變鋼琴即興伴奏訓練方法。
進行大量、反復的訓練,并不能有效增強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對此需要從問題出發,指導學生解決和克服問題。在各種風格曲目鋼琴演奏的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和觀看自己訓練過程的錄音或視頻,發現彈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便于盡快找出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強化鋼琴即興伴奏訓練效果。對于鋼琴即興伴奏培養和訓練中的重難點內容,是各個表演者現場具體表演期間的個人風格和原曲目的差異,這是由于通常鋼琴即興訓練主要采用的是原版歌曲,但鋼琴即興伴奏曲目節奏卻必須向現場表演者靠攏。對于這一點,為強化鋼琴即興伴奏訓練效果,需要對不同人演唱過的一個曲目進行收集與整理,讓即興演奏相關內容更加豐富。應該引起重視的是,進行總結與分析的時候,要與技術、情感的培訓與訓練一起開展,這樣便于在今后訓練的過程中實現對伴奏能力的完善,讓每次訓練都獲得收獲,避免訓練盲目、無目標進行。
(六)加強實踐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的基礎是生理素質,實踐活動中需要主體與客體進行相互作用,并以此發展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和行為的綜合。要想充分將人的能力發揮出來,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素質,如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對鋼琴即興伴奏來說也必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這是由于鋼琴即興伴奏需要扎實的鋼琴基礎,懂得各種音樂技巧,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此期間心理素質的協調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4]。在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和訓練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上臺表現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到迎新晚會、個人獨唱音樂會、期末會演和日常伴奏中,要求學生多看、多聽、多學和多想。唯有如此,學生的舞臺實踐經驗才能得到豐富,逐步形成較高的心理素質,能夠逐步實現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提高,為學生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通過大量的練習與總結,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對此教師應該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視,靈活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還應該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在課堂上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伴奏習慣與意識能力,從而減少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沈藝.鋼琴即興伴奏和即興彈奏能力培養及訓練[J].當代音樂,2017(24):60-61.
[2]王媛.論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策略[J].戲劇之家,2017(11):260.
[3]劉芳.談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J].音樂天地,2016(03):47-50.
[4]王笛.淺析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5(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