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箐
【摘要】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不斷成熟,多媒體教學走進大學歷史教學已經多年,雖然存在多媒體教學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學課件缺少精品以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但是我們仍然要認識到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對高校歷史教學的輔助作用。高校歷史教學有了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在校大學生學習歷史不僅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把歷史人物、歷史故事以及人文地理等知識快速的讓學生進行了解。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歷史教學應用的優點和缺點。
【關鍵詞】高校 歷史教學 多媒體 網絡信息技術
1 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歷史教學應用的優點
1.1 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增加教學容量,節省時間
歷史教學中需要使用地圖、故事講解,這些東西都需要老師使用語言去描述,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時間,教授課程進度緩慢,效果并不好。有了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老師只需要在多媒體網絡信息數據庫中找到相應的課程,點擊打開,使用多媒體終端在教室內進行有聲有圖播放,就可以快速進行課程切題講解。
1.2 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利用聲音、圖像等創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將歷史事件和人物帶到學生的眼前,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把大家帶到了遙遠而神秘的遠古時代或者近代歷代王朝。片中各種各樣的兵器、錢幣、人物以及穿著打扮,無一不刺激著大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
1.3 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擴大教學課件的可選性
以往大學教師教學課件,往往幾年甚至十幾年,一本課件送走十幾屆學生。平日教學的忙碌,無法讓老師抬頭看清楚課件的問題,更沒有時間去研究和發現問題。有了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借助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強大的網絡搜索功能,讓多院校多教師的課件資源進行共享,增加課件的可選性。選擇不同的課件,可以讓教師看到自己課件的不足,可以在別人課件的基礎上快速的完善自己的課件,讓自己的課件更加切合學生的審美觀點和學習習慣,為了更好實現教學提供更多更好更優越的資源。
1.4 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讓歷史回到今天
傳統的教學方式,僅靠老師語言進行描述,讓學生無法清晰的認清楚歷史面目,無法讓學生看清楚歷史人物的發展特征,無法了解過去的那個時期歷史人物發展的性格特征等細節,更無法真正的領會大學歷史教學的真諦。如講”新航路的開辟”內容時,對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學生往往難以聽明白。我在課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分別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在路經重要地點時,能自動、醒目地顯示所經地點的名稱,并配以聲音講解。學生看了演示動畫后效果很好,很多學生可以清楚的說出四位航海家的名字、航海路線以及一些故事細節。特別是通過多媒體人物之間的語言交流潛移默化的讓學生認識到每一位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歷史地位。
1.5 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可以陶冶學生情操
歷史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僅僅了解過去故事,而是在于“議古論今”看清楚世界發展的方向,把握人類的發展。大學歷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挖掘歷史教材中蘊含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教育。運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通過其聲像效果和感染力強的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歷史情景,再現歷史場面,增強真實感,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感受歷史時代的氛圍,通過內心體驗,引起情感共鳴,自覺地接受熏陶。
2 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歷史教學應用的缺點
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雖然具有很多優點,但是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教師課件的學習程度和了解程度,往往是通過多媒體網絡信息網站,照搬宣科的講解課程,缺乏跟學生之間的溝通,而且多媒體網絡信息網站的課件往往都是一些大眾化的課件,缺乏高層次教師的講解內容,教學基本功得不到提高,無形之中在不斷的降低教師的教學能力。
2.1 教學過程學生老師缺乏交流
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呈現出機械,因為多媒體課件都是事先設計好的,所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都是按照課件設計進行,一堂課教師一直都是坐在多媒體操作臺前授課,眼睛看著屏幕,按照課件的順序操作,無法觀察學生,課堂的氣氛死板,師生之間的溝通減少,整個過程不能隨意改變,出現了教師機械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局面,教學效果非常差。
2.2 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層次不齊
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質量參差不齊,網絡課件數量少,針對不同學校研究方向不同區域的研究重點,沒有很好的把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變得簡單,往往是簡單的復制粘貼,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1)簡單復制粘貼,缺乏針對性;(2)表現方式單一,缺少互動性;(3)內容缺乏針對性,側重點無法體現;(4)課件多,精品少。
2.3 大學老師歷史教學的基本功水平下降
教學檢查發現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雖然縮小了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的差距,但是應急能力卻表現出極大的差異。不再跟學生進行必要的交流,沒有平時教學的講解,語言表達能力也得不到鍛煉,無法提高自我。
2.4 缺少對多媒體教學質量的評價制度
由于多媒體教學形式是一種特殊的教學形式,目前還缺乏質量評價體系,管理滯后,使多媒體教學過于隨機,缺少集體備課(審查課件)和試講等環節,造成教學質量低下和多媒體教室教學資源浪費及緊張的狀況。
3 結束語
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會越來越普及,盡管存在課件內容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沒有針對性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而應該看到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的同時,積極探索本專業本學校本地區的多媒體,努力研究,揚長避短,采取一些措施,以推動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在高等院校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尚菲菲,付景川.“慕課”與中國成人教育轉型[J].中國成人教育, 2015( 11).
[2]黃俊華.教育信息化與高校歷史教學[J].河南教育(高教),2014 (09).
[3]李娜.淺談教育信息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0(03).
[4]馬繼群.信息化學習環境與歷史教學模式變革[J].成功(教育),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