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翠華
【摘要】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一直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內容,伴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的概念逐漸深入小學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也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積極創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教學質量
作為小學的一門重要學科,語文課不僅是學生直接掌握漢語知識的重要課題,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情感素質的根本科學。作為人們日常交際的重要溝通工具,語言能力在初期漢語教學中不可忽視。隨著現階段我國在各教育階段實行的教學改革,已經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和課程標準,它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而是從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人手,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但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大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未得到充分落實,由于傳統漢語教學方法的長期影響,學生已經習慣于教師灌輸積極的知識,而學生自己則處于被動接受的語言教學模式。由于長期教學模式的影響,他逐漸失去了學習主動性,嚴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后,不僅語言教學效果受到嚴重影響,而且也阻礙了小學階段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不利于發揮學生在漢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無法順利進行。
2.教學方法單一
受小學語文教學的傳統方法和形式的影響,語文教師以講座講課為主要教學形式依然存在。因此,教師不僅在傳授漢語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也很容易是學生在接受漢語教學時,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學生厭倦了語文的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各種能力更是得不到培養。
3.學生的情感和審美領域開掘得不夠
(1)教學無情境。中文小學教科書中有許多文字既美麗又富有情感,如自然環境之美,人文景觀之美,社會生活之美,文字之美等。但是,教師在上課前不注意預先設置相關的教具,也不注意在上課時自覺地將學生帶入這些色彩繽紛的場景。學生難以進入情境,更不用說融入情境,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愉悅。
(2)教師乏感情。語言文字既能表意,也能傳情。即使是一篇文章告訴學生品嘗同樣的東西,教師也不會有意識地積極地對文本進行情感理解。孔子說:“如果你想成立,你會建立人,你想達到人。”在教中文時,不露面的老師經常要求學生以“感情”閱讀課文。“學生的感受又從何而來呢?
(3)語言不優美。語言課不僅是一門知識傳授課程,也是一門美學語言藝術表演課程。活潑的言語和優雅的書面語言相得益彰,可以使整個教學發光。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會認真組織語言,語言的隨意性很大,平淡無奇,缺乏魅力,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產生吸引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1.積極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興趣是最好老師的效益
教師在進行語文知識授課的時候,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導向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輕松自然地接受漢語知識,同時提高漢語語言素養,培養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進入語言教學環境,然后使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精妙的語言的藝術魅力,上課伊始,教師可以先給孩子讀幾個關于周總理的外交小故事,引發學生的興趣。只要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再教授語言時,學生不僅可以更有效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還可以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
2.充分引導學生發揮其想象力,積極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思想習慣尚未得到培養,對外界仍處于持續認知階段。許多事情對小學生來說都是新奇的,他們會有豐富的想象力。課堂上即便是孩子有不著邊際的想法,語文教師也不得嚴厲批評他們,不能讓憤怒的情緒抑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應該循循善誘,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增加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3.利用情境進行多元化教學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他們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感受語言世界的美麗。那么究竟該如何做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呢?情境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去了解自然和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親眼目睹自然和社會的現象和變化。使原本“無聊”的文本變成直觀的圖像和場景,以激發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提高語言教學的有效性。正如劉燮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的“不當行為”和“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孩子帶到自然界和社會,在那里我們可以選擇具有廣泛意境的美觀的場景。
4.恰當使用多媒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和網絡已經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信息技術時代已經到來。然而,在傳統的語言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大量的知識并未包含在教學大綱中。同時,教師也對這部分內容一無所知,只是簡單地解釋或簡單地跳過。如果學生只是機械地學習教材的內容,課堂教學必然枯燥無味,不能進一步擴大和拓展學生的視野,最終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多媒體應用可以有效緩解這種情況,它可以在有限的數量中包含更多的教學知識,并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課程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結束語:小學階段作為人生教育中的重要階段,不僅是學生接觸外界事物的最初時期,還是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重要形成時期。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全面展開,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應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為主要教學目標。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孔霞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J].新課程(中),2011(07).
[2]崔志林.淺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效益的提高[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07).
[3]劉丙月.重視多媒體輔助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
[4]梁江琴.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7].考試周刊,2013(55).
[5]于麗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構建動態生成課堂[J].吉林教育,2010(23).
[6]黃巍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新方案淺析[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