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成 盧感義 張現麗
摘要:木材是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是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中必須的基本要素。木材檢驗既是對木材生產過程的有效管理,也是對木材質量的保障。木材檢驗工作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就要求木材檢驗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制定合理有效的木材檢驗工作的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對策,使木材檢驗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關鍵詞:木材檢驗;工作管理;問題分析
木材檢驗工作在我國的原木生產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促進國內木材在國際貿易和交流中有更好的競爭力,便于林業企業更好的組織木材生產、銷售的檢驗及管理人員學習,學習檢驗標準,以及新增加的木材標準和判定標準。如何利用有限的林木資源,使其價值最大化并獲得最大的企業效益,就要加強木材生產、流通各個環節的管理,更要注意緊抓木材檢驗工作,這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木材檢驗概述
傳統的木材檢驗隨著當前各種環境因素和社會發展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以林業為基礎,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指導的新型木材檢驗手段逐步的應用在當前的木材檢驗過程中,這種方法是通過對與木材檢驗工作緊密聯系的林學基礎理論為主要的檢驗方式和標準進行對數學造林和樹干的理解和分析過程,其在長期的檢驗過程中逐步總結出測數學造材理論,測樹學樹干解析理論,森林計測學測計方法,森林經理學等多個系統的林學概念和理論知識,通過提高當前林業管理過程中各種檢驗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理論知識來增加其檢驗過程中的方法,改變其傳統觀念,進而通過林學基礎理論在木材檢驗中的應用來提高自身的木材檢驗水平,木材檢驗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是貫穿于當前木材生產經營的整個完整過程,木材產值,質量,品種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幾乎都需要木材檢驗技術的支撐,由此可見,提高木材檢驗水平是相當重要的。
二、當前木材檢驗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詳細的分析現有木材產品的具體情況、測量木材的體積或大小、計算木材材料的具體數值,并對木材進行區別和分類,這就是木材檢驗工作的內容。當然,還要考慮木材廠的要求,進一步對生產加工的木材開展合理科學的檢驗工作。檢驗木材,要考慮它的合格率和樹種的具體分類情況。這些細微的檢查流程是包含在企業成本中的,做好木材檢驗工作,能為企業帶來合理的經濟效益。同時,優質的木材檢驗工作能夠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約束作用。
木材檢驗工作的雙方是貯木場以及專業的木材檢驗隊伍,由兩方共同對木材進行檢驗,雙方也要監督彼此的工作。現階段的木材檢驗工作有較多的檢驗人員參與,這些工作人員能夠同時進行不同的檢驗內容,檢驗工作的完成速度比較短,且檢驗工作做的比較細致。但是任何一種檢驗方法都存在不足之處,當前木材檢驗工作在設備更新方面比較滯后,工作人員過多導致重復工作時常發生,而且主要由人工來檢驗木材,檢驗設備的利用率并不高,這大大降低了木材檢驗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木材市場的發展和進步。另外,現階段我國木材檢驗隊伍的質量并不統一,有些工作環節存在不規范的現象,檢驗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果工作人員不能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那么木材檢驗的質量也會被影響。當然,現有的有關木材檢驗工作的管理制度等還尚待改進,對木材檢驗工作的約束和監督力度還不夠。
三、淺談木材檢驗工作管理問題的對策
3.1進行崗位培訓,加強檢驗隊伍建設
木材檢驗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搞好木材檢驗監督,要求工作人員既要有良好的素質,熟練掌握木材檢尺、木材運輸查驗等業務知識,熟知和運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政策處理相關事務,又要有堅定的防腐拒變立場。因此,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一是要加強學習。采取辦培訓班、座談討論、定期測試等多種形式,組織全體工作人員深入、扎實、有效地學習林業法規、木材檢驗技術等知識,以求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切實提高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確保工作人員素質高、業務精;二是把好質量關。木材檢驗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為了能使每一根木材產品擁有最大的價值,要嚴格按照《木材檢驗標準》的規定,對其進行精確的尺寸檢量和等級評定,做到材盡其用,以避免木材的損失浪費。檢驗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熟練精通檢驗業務,做到游刃有余,以提高木材售價,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3.2強化木材交接管理
貯木場與山上林場的交接是產品交接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極易造成木材流失的一個環節,制定合理的交接程序,可以有效地堵塞這一漏洞。一是山上林場裝車以后,由貯木場檢驗員與山上林場檢驗員對檢后運至貯木場。二是在檢尺野賬上登記運輸方式、車號、根數、米數、樹種、徑級、長級、等級、材積,雙方要逐車檢驗,在野賬上簽字蓋章,辦理交接。三是當日產品交接完畢后,將全天交接匯總到《林場與貯木場產品交接匯總表》上,經雙方確認無誤后,簽字蓋章,報統計員。制度建設,使檢驗人員責任意識得到加強,根據本局實際情況,我們先后制定了和檢驗人員切身利益相結合的《木材對檢驗收辦法》、《檢驗員考核辦法》等制度。制定檢驗人員崗位工作標準。從山場造材到木材繳庫、木材支撥各個環節做到了有章可循。
3.3采用多種檢驗方法
科技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檢驗方法,也可以改變低效率的現象,分等誤差大等較為主觀的缺陷,能夠對各種木材進行快速準確的劃分,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木材的用途,減少了因為分等不準確而造成的木材的超值使用而帶來的隱患。同時要對伐區的規劃設計工作,為了能夠對木材實現最優的采伐,就要對最原始的木材進行量材方面的設計,因為在條件比較艱苦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合理的規劃設計,就可能會造成不合理利用和浪費等現象,導致整體開采質量的下降,對森林資源也是很大程度上的浪費,對以后投入市場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了森公企業的經濟利益,森林林木是一種天然性的資源,所以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問題,而量材設計工作就能夠對各種樹種的缺陷做到準確的掌握,進而掌握木材的標準、等級、價格等。
四、結語
木材檢驗設計環節繁多,需要從問題入手,不斷探索木材檢驗的方式和方法。對于相關的職能部門要從檢驗人員的素質入手,切實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對于具體的工作人員要本著負責的態度,應用平時所掌握的技術手段努力做好檢驗工作,并及時做好總結,不斷完善木材檢驗工作。
參考文獻:
[1]徐淑玲.對木材檢驗相關問題的探討[J].農家科技旬刊,2014(2).
[2]王力,艾強.如何加強對木材檢驗工作的有效控制[J].科學技術創新,2013(18):279-279.
[3]劉福龍.強化木材檢驗管理工作幾點建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5):24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