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臣
摘 要: 21世紀倡導語文教學與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在知識信息量猛增的今天,社會要求人才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以不斷地掌握新知識;學校要實施素質教育,為社會輸送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語文自學能力正是使人才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如何培養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呢?(1)培養語文自學能力要激發中學生的學習動機。(2)培養語文自學能力應注重促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培養語文自學能力要注重教好語文基礎知識和進行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4)培養語文自學能力關鍵在于學法指導。
關鍵詞: 中學語文 自學能力 培養方法
新世紀,國家教育部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教學要與現代化接軌,筆者認為必須注重培養中學生的自學能力,無論從社會發展的需要來看,還是從個人發展的要求來看,這種能力都是語文教學不應該忽視的。語文知識單憑教師是教不盡的。我國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學。”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使其能夠自行習得知識。在大力提倡終身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今天,要使學生能夠活到老學到老,使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同樣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簡言之,語文自學能力對提高國民的素質和對個人的學習、修養、生活等都有巨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呢?
一、培養語文自學能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導致行為傾向于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⑴學習動機是中學生自學的前提,更是推動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假如學生有厭學情緒,就無法教學生學會,更談不上自學。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根據中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標教育,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具體來說,就是要幫助學生明確新時期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強調語文在學習生活中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重要作用。例如,讓學生有組織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演講比賽”和“作文比賽”等活動,使中學生領會到語文知識在學習實踐中的作用。他們經過親身實踐,不論成敗,都會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強烈愿望和興趣。
其次,以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啟發式的教學,激發中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開課新穎,別致,有吸引力,中間有較多的師生互動,有高潮,結尾有余味,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刨根究底的欲望。教師結合平板、錄像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最后,適時進行鼓勵和及時反饋,強化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制訂學習目標,進行目標鼓勵;也可以表露自己對學生的期望,進行期望鼓勵;還可以發掘學生的優秀點,給予表揚,進行前景鼓勵等。通過老師反饋信息,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績進步,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會更加努力學習,勁頭十足;對學生做錯的反饋,學生會及時改正,并尋找差距,受到鞭策。
我們要抓住有利時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欲望,想學、愿學、樂學、愛學,讓中學生的學習充滿激情和主動性,養成自學習慣。
二、培養語文自學能力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心理學家指出,學習習慣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具有系統性和穩定性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方式,是學生個性的重要特征。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關鍵時刻,此時培養的語文學習習慣將深刻久遠地影響到未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筆者認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應抓好以下幾種習慣的培養:
1.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是自學的好幫手,是無聲的老師。要求學生人人有字典,讀書、看報等遇到生字、生詞及時查字典,這樣學生的識字量、詞匯量就會大大增加,對語言信息的敏感性會增強,也會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當然,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上網查資料解決,這樣快捷而常用。
2.多讀書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要學好語文就要多讀,使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這樣可以強化課堂學習的效果,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陶冶情操,豐富學生心靈。我國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有一條重要的學習經驗,就是不動筆墨不讀書。“動筆墨”是指寫讀書筆記,讀書寫讀書筆記,是一種有效的讀書方法。
3.積累的習慣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功離不開積累,學好語文更需要積累。例如: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就要從字詞的積累著手。教師不但要讓學生通過字典、詞典積累詞語,而且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擴大詞語的積累。在閱讀課文時,學生遇到新詞語,第一、二次接觸時可能不懂,接觸到十幾次時,這個詞就比較熟悉。由于反復接觸的這個詞不是孤立的,而是連同整個句子一起出現的,學生就記住了十幾句具有這個詞的句子,并且掌握了該詞的使用規則。此時,對這個詞的意義已經完全懂了。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義變化規則就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積月累,又不易遺忘。隨著閱讀量的增大,學生的詞匯量會不斷增加,語言感受力就不斷得到提高。語感力的提高,使詞匯積累變得更加容易,形成良性循環,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提高。
4.課前預習的習慣
中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解教材各知識點和初步理解、找出疑難問題,能快速提高學習效率,激發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預習時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用不同的標記記下來,上課時特別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樣聽課的目的非常明確,態度積極,注意力容易集中,聽課效果肯定好。
自習能力的培養有賴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必須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語文自學能力應注重教好語文基礎知識和對學生進行基本能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