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梅
摘 要: 在英語閱讀研究中,有聲思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英語教學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是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教師通過有聲思維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特定知識和技能訓練,引導學習者領悟成功閱讀者的閱讀策略。作者通過探究有聲思維法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分析我國英語教學現狀,重點探討有聲思維法在高等院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 有聲思維法 英語閱讀教學 有效應用
在外語教學中,近年來出現了一些非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網絡教學等,而且取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新的教學方式通常會帶來教學效果的改變,有聲思維法也是其中之一,在英語教學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有聲思維法訓練學生的特定知識和技能,特別對于高等院校英語閱讀教學,是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
一、有聲思維法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一)有聲思維的定義
在參考Ericsson& Simon(1984)觀點的基礎上,郭純潔認為:作為一種可以觀察人內心活動和思維的研究方法,有聲思維就是在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接受測試的人隨意地、不受限制地講出頭腦里出現的各種信息。最理想化的有聲思維就是接受測試的人在完成任務的時候,能夠一刻不停地說出大腦內的任何信息。
(二)有聲思維的理論意義
1.英語教學中的有聲思維研究可以檢驗已有的英語教學理論,特別是基于認知的英語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研究。現有英語教學理論一般都有特定的產生背景和應用范圍,這些理論是否跟得上時代?是否符合我國的英語教學狀況?這些都是我國教育工作者應該面對的問題。因此,檢驗和發展已有的英語教學理論是英語教學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此方面,有聲思維研究是驗證和發展英語學習策略和過程理論不可或缺的部分。
2.有聲思維研究可以探索和發現英語教學中新的理論模式或新的英語學習認知現象。由于有聲思維是目前探索語言思維過程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因此該類研究有可能觀察到新的語言認知現象,形成或建立英語教學中新的語言認知學習理論模式,進一步推動我國英語教學研究。
3.英語教學中的有聲思維研究可以開發智能化的英語教學機器系統和為語言設備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基于過程的有聲思維研究能夠對語言認知現象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這種分析是開發智能化的英語教學系統軟件(如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統、網絡英語教學系統)和其他人工智能語言系統設備(如語言學習機、機器翻譯等)必需的理論基礎。
(三)有聲思維研究的應用價值
有聲思維的應用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成果可以直接應用于英語教學,有聲思維在英語教學各領域(如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語聽力、翻譯等)內的研究成果都有一定的幫助和促進作用,是具體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將有聲思維的教學方法廣泛地應用到我國英語教學中,就有可能從根本上改善和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狀況,改變我國英語教學目前耗能大、成效小的局面,從而促使我國英語教學從知識型教育向思維型教育轉變。
二、我國當前教育環境下培養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我國高等院校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1.實際教學仍著重應試教育
在整個中國教育體系中,大學英語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全國各所大學只能力求達到國家統一的教學大綱的要求,無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在這種統一要求下,必然需要有統一遵循的評估體系評價各個大學的教學效果。大學英語四六級作為全國性考試,成為評價大學英語教學的極佳手段。然而,這種評估手段卻導致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四六級考試,而不是真實地掌握實用的語言技能。可以說,不能兼顧所有語言技巧,同時提高相應的語言能力是這種應試教育評估體系最大的弊端。英語閱讀技能的提高需要學生主動積極地鍛煉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然而,應試教育的局限性讓學生缺少主動性閱讀,更不要說進行英語閱讀訓練。因此,如果只是依靠教師的督促與教學,就很難滿足我們國家和社會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在這種應試環境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花費大量時間教給學生單詞、語法及考試技巧。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了考試,卻無法自如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更不用說提高語言技能了。
2.我國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仍舊偏向傳統化
目前,我國各所大學采用的仍舊是傳統的應試教育,這種教育形式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考試能力而開展的。因此,傳統教學模式仍然極大地影響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當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加深,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教育方針隨之發生明顯的改變。眾多教育者和教師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入多媒體、網絡等輔助教學,但是教學效果不理想。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同樣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在實際閱讀課程教學中,教師重點傳授英語詞匯、句法和語法知識,導致學生對英語語篇的分析能力較弱,使得部分學生難以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要傳遞的主題、要表達的思想,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不同文體文章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巨大影響下,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就教材講教材,很少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定制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英語閱讀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更多的學習者開始認識到在閱讀中大腦獲取信息是相對復雜的。除了掌握文中文字的表層意義外,學生還要掌握語言結構知識,在此基礎上完成信息的加工。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體現。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眾多教師和研究者的研究和關注。英語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口語語感、關聯寫作技巧,而且能夠讓學生拓寬視野、了解和借鑒先進文化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內容。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發展其他語言技能的基礎和前提,其重要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閱讀能夠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感
語感,即語言感受力。也就是說,在長期語言實踐中,對固有環境中的話語不經過思考和邏輯推理,就說能直接、迅速和整體地感知及把握語言文字,形成敏銳、豐富的感受領悟能力。作為一種不可視的英語技能,它能夠幫助我們克服英漢句子中詞序的差異,決定著你說出的語言是否純正地道。它能在解題的時候,在沒有明確依據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跨越語法困難的障礙選出正確的答案。
2.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我們發展英語各項技能的基本。死記硬背是擴大詞匯量的最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擴大詞匯量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閱讀。學生通過閱讀,不僅能準確和清晰地記憶單詞的詞義,而且能更加準確地掌握單詞的用法。此外,海量的閱讀會增加我們學習和記憶單詞的機會,當某個單詞見上多次之后,我們對它就會非常熟悉,無須刻意背誦和記憶。
3.閱讀能夠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作為英語技能中重要的一項,英語寫作能夠反映和體現學習者的綜合英語運用能力。海量的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通過大量閱讀,我們不但可以積累大量優美的詞句并將其吸收內化為自己所有,從而在文章中編碼輸出,而且可以有意識地模仿作者,模仿他們建構篇章的技能,從而避免運用漢語式英語,創造出優美地道的英文作品。
4.閱讀能夠使學生了解西方風俗文化
要了解一門語言,學好這門語言,學習者必須掌握好這種語言的文化、風俗、習慣等。閱讀就是讓學習者在一定程度上快速、直觀地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的基石,是了解西方風俗文化的最佳方式。通過閱讀,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的各個方面,比如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學哲學及宗教科技等。總而言之,閱讀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的學習,還能夠使他們增加閱歷、豐富生活、開闊眼界。
由此可見,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他各種英語技能的提高。雖然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革,但是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仍然沒有得到重視。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高校教師要切實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認識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對所有教師來說,鼓勵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閱讀技能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三、有聲思維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和應用
與閱讀的重要性嚴重不符的是,我國大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普遍較低,甚至呈現發展不平衡的趨勢和態勢。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閱讀方法需要改進和完善。
(一)有聲思維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重要作用
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聲思維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通過有聲思維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習者領悟和學習到成功閱讀者的閱讀策略。英語閱讀中的有聲思維,就是閱讀中減緩閱讀速度,并將這一過程用有聲語言的方式匯報出來,以便其他人清楚地觀察到閱讀過程中隱含的認知方式。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閱讀過程,并在恰當的時候正確地對這一過程進行編輯、修正,這是成功英語閱讀者的首要任務。因此,能否對自己的閱讀理解過程實行有效的監控,是判斷成功閱讀者和不成功閱讀者的主要指標之一。有聲思維法在正常情況下無法觀察到的閱讀過程,可以通過用語言匯報的方式將其可觀察化。用有聲思維的方式使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閱讀過程和使用的策略,將自己的閱讀狀況和其他閱讀者的閱讀狀況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找出不成功的閱讀者自身和成功的閱讀者之間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可以將成功閱讀者的正確閱讀過程和閱讀策略復制到自己的閱讀行為中,達到編輯和修正閱讀過程的目的。有聲思維是監控閱讀理解過程的一種有效方法,是研究英語閱讀的認知處理過程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有聲思維方法是將成功閱讀者的閱讀過程展示出來,幫助初級閱讀者或閱讀困難者克服閱讀障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有聲思維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般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的放矢地對學習者進行有聲思維訓練,可以培養他們英語閱讀良好的習慣,有效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在英語閱讀過程研究中,用有聲思維方法對閱讀過程進行觀察,分布在閱讀過程的各個階段,在制定閱讀目標的階段,利用有聲思維的方式,可以調查不同的閱讀目標是如何形成、改變或修正閱讀目標、閱讀目標與閱讀任務之間存在何種互動關系等問題,也可以進行閱讀目標和閱讀效果、閱讀目標和閱讀后的信息結構之間關系等問題的調查。
有聲思維訓練需要教師從旁提示。在英語閱讀課堂中,以下問題可以當作提示幫助學習者順利進行有聲思維的閱讀訓練。在閱讀文章前,教師應該告訴學習者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1.我要讀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2.這些信息對我有用的原因是什么?3.對于題目,我能知道什么?4.我能從題目中學到哪些知識?5.這個題目是和什么內容相關的?在閱讀文章時,學習者應該向自己提出這些問題:1.我能理解和掌握讀過的內容嗎?2.我所讀的內容能與上.下文相聯系嗎?3.閱讀內容吻合我所掌握的已有知識嗎?4.我同意還是不同意文章的觀點?5.再讀或者重點讀哪一部分內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閱讀文章后,學習者應該問自己:1.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我從文中獲得了哪些新的信息?3.我的知識和這些信息匹配嗎?4.我贊成文中作者的觀點,還是反對其觀點?5.我還需要重讀哪些比較模糊的部分?6.對于新信息,我怎樣記住?
(三)教師是有聲思維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關鍵
在有聲思維訓練中,教師是該訓練方法是否成功和有效的關鍵因素。首先,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有聲思維法,必須清楚為什么有聲思維法是解決特定的閱讀問題的有效方法;其次,足夠的耐心和靈活性是教師必須具備的,這樣才能順利進行指導訓練。可以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使有聲思維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關鍵在于教師對該方法的了解和運用。因此,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指導者,教師必須掌握和有聲思維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在深刻理解和實際經驗的基礎上,為學習者選擇合適的訓練材料,并根據學習者的反應修正實施方案。
當然,在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到成功的閱讀策略后,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有效應用這些策略了。要把學生培養成策略的成功閱讀者,教師還要做一系列工作。
首先,學生的閱讀訓練必須有一個陪練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作為陪練,與學生一起通過有聲思維的方式閱讀同一內容的材料。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有聲思維這種方式,進一步強調他們使用閱讀策略的意識,教師可以示范,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使用的成功閱讀策略用有聲的方式展現出來;然后讓學習者按照相同的方式閱讀材料,把自己使用的閱讀策略用有聲的方式報告出來;接著教師將二者的閱讀策略進行比較和分析,并最終指出學習者沒有使用的或者閱讀策略使用不正確的地方。通過這樣的陪同練習,學習者可以認識到為什么要使用特定的閱讀策略,觀察到正確、有效的閱讀策略對閱讀理解的重要性。
其次,培養學習者對閱讀策略自我監督和管理的能力。在教師精心陪練后,學習者相應的具備了應用閱讀策略的能力,但這還不夠,學習者還必須具有對閱讀策略的應用進行監控、評估和修正的能力。這種能力單靠陪練是無法完全實現的,而且并非所有場合都適合陪練。因此,學習者在閱讀中需要時刻對使用的閱讀策略進行認識、分析和評估,這是個艱苦的自我鍛煉的過程,這種訓練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四、結語
有聲思維法對我國高等院校的閱讀教學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對提高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十分重要。但是,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中必須有針對性地應用有聲思維,因為并非任何教學任務都可以采用有聲思維的方法。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對外語教學研究認識的不斷深入,有聲思維特殊的作用和功能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所關注和重視。作者相信有聲思維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會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因此,外語教學研究者和教育者應積極探索有聲思維新的應用領域,同時加深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郭純潔.有聲思維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從理論到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馬漪云.有聲思維在語言教學及測試中的應用[J].學術探討,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