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榮新
摘 要: 王右木早年在日本留學,五四運動前夕回到四川,以成都為中心進行革命宣傳活動,創立《新四川旬刊》、《人聲報》。他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馬克思主義的閱讀群體,成立了成都市勞動聯合會,創建了四川黨組織,關注學生教育,帶動了整個四川教育資金獨立運動的伊始。他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對當今中華民族復興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關鍵詞: 王右木 馬克思主義教育 啟示
一、王右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萌芽和成熟
四川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中共四川黨組織主要創始人王右木曾強調:為了挽救國家危機,振興中國,必須走馬克思主義道路,改造和革新舊制度。1914年,他準備在日本學習。在這個時刻抗日運動爆發,中國民主積極分子和青年學子滿腔熱血。當他來到日本時,看到幾封來自家中的信,激昂地談論國家事務。他沒有學習科學技術,但正在做有關政治經濟學的研究[1]。王右木憑借自己的經驗,意識到這是他長期以來想找到的真理,并逐漸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為他進一步投身革命并成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士兵奠定了基礎。
1919年五四運動后,王右木擔任成都師范高校的監督員,并很快轉入上海。他敦促學生回到農村,組織一支力量,開創教育新局面。他組織馬克思主義讀書會,希望每個人都能踴躍加入。他更關心學生會的工作,并與袁同志討論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未來趨勢。當時馬克思主義在成都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少數知識分子只有一個模糊的認識,并沒有理論基礎。王右木本著傳播真理的精神,幾乎向每個路人都進行宣講。馬克思主義運動的先驅王右木在成都設立了四川最早的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團體——馬克思主義讀書會,利用當天舉行的大型活動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加大馬克思主義宣傳力度,在四川革命運動中,王右木和劉先亮師生在成都閱讀成員的幫助下,創立了第一個以促進四川馬克思主義為主要內容的出版物《人聲報》[2]。這讓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更好地傳播到人民群眾和四川革命運動的過程中。1921年冬,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領導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革命運動。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是正確的方針,王右木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克思主義在四川出版物中首次在思想上占優勢,武裝革命先進青年,許多人轉而成為共產主義者。王右木一直堅持信仰馬克思主義,經常性教育團內的成員,要有堅定的信仰,為評估成員標準和吸納新的成員做積極努力[3]。王右木堅持傳播革命的種子,并在四川北部建立了宣傳據點。1922年夏,四川省教育部門開展了群眾性教育運動,王右木擔任運動總指揮。他勇敢地帶領師生和學生罷工,請愿,在全國青年團會議上發表了四川省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宣言。在王右木的組織下,教育獨立運動贏得了勝利。10月,王先生召集團組成員出席會議,正式成立了成都社會主義青年聯合會地方執委會[4]。四川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的原始實踐者是成都市黨組織的領頭人王右木。國共合作之后,革命群眾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王右木始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為實現強國政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馬克思主義在四川的廣泛傳播
1906年,在那個歷史變革的年代,伴隨著救亡圖存的希冀,一批新式學堂應運而生。四川通省農業學堂也在那年宣告誕生。從最初創辦便被賦予了振興四川農業的使命,有了以“興中華之農事”為己任的傳統。在辛亥革命后的20多年里,有過罷課,要求教育經費獨立,軍政府劃撥教育專款,學校才能繼續維持,苦苦支撐著四川現代農業教育。在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中,成都學生運動蓬勃發展,學校也參與其中。四川一批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此時也集結在各學校中,為進步事業培養后備力量。在1923年上半年,學校已成立了屬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都地方執行委員會”的一個支部。四川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右木,他當時正在學校擔任教員,學校因此成為四川省內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之一。
十月俄國革命的勝利為尋求拯救人民的有識之士提供了先進的思想指導。留學歸來的先進知識分子是四川地區早期馬克思主義主要的傳播者,他們把學校、報刊和社會團體作為馬克思主義宣傳的主要陣地,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形成了王右木、吳玉章等一批馬克思主義青年知識分子。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四川王右木,蕭楚女等馬克思主義運動的先驅者,通過組織學術團體,出版刊物,演講,創辦平民夜校的教育學校,在四川省內進行宣傳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在四川得到廣泛的傳播。四川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改變了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帶動了四川人民革命的熱情,從而推動了四川乃至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成就之一就是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中國工人運動的有效結合,使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大力宣傳,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1921年,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宣布中國共產黨誕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也為四川早期組織的建立提供了有力保證。在實踐中,王右木意識到馬克思主義只是在知識分子中傳播,難以在不結合工人階級力量的情況下加強革命士氣。成都的工人大多來自被地主粗暴剝削的破產農民,被剝奪了受教育機會。因此,工人的思想工作也要重視,應深入到工作人員的工作中,才能取得成效。王右木是四川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之一,也是四川黨組織最早的創始人之一,將其運用于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四川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發展,改變了四川地區革命運動中沒有科學指導的困境。馬克思主義的實際運用,激發了四川人民的奮斗意識,促進了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革命斗爭的迅速發展。
三、王右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當代啟示
當時,成都四川頂尖大學成都高師聚集了大批來自省內外優秀學子。王右木在這里開始了革命啟蒙活動。王右木選擇教育為己任,熱愛教育,重視人才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大大影響了他的人生觀。在學校時期,他大力改革校務,整頓校風,開創新局面。申請應聘高師后,因為有機會接收馬克思主義,閱讀各種社會主義作品,了解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他不再是過去那種純粹教育的“人才”,“啟蒙”[5]。他決心利用思想文化領域的有效地位傳播革命之火,培養革命骨干,開展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為了造福群眾,激發工人階級意識,王右木積極開展四川工人運動。王右木還致力于業余教育,積極開展職工夜校工作,成為教育組織的領導人,為建立勞工組織奠定基礎。王右木非常重視教學,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課后給予學生思想和職業指導,注重發現和培養革命人才。為了更加有效地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他積極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培養革命的骨干力量,為今后的思想和組織工作做好準備。
目前中國科學事業快速發展,一方面源于目前國家經濟的發展,對于科技工作投入更大的資金資助。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淵源于對青少年的教育。文史哲也許需要的是藝術教育,但是理工科更多的是要不斷練習,從無數次訓練中去沉淀去感悟,去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應始終堅信,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唯有教育,才是振國興邦最基本的保障。教育關系著國家之根本,國家的教育制度是自上而下的,牽一發而動全身,教育關系著國家發展的根本,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對教育制度進行完善。
馬克思主義永葆青春,深刻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實現強國戰略,就要從思想上強大。經濟興國是基礎,文化興國是保障,最根本的是思想上的教育。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大時代,需要精神上的有力支持,有著堅定信仰的人才能走得踏實穩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的長期機制的建立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它體現在每個人的觀念中,對青年的理論灌輸、實踐鍛煉、環境改造等方面進行的一系列措施都達到了良好的培育效果,積極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青年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中共江油市委黨工委.王右木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25.
[2]付春.王右木:四川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和研究的先驅者[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1,28(06):137-140.
[3]中共江油縣委黨史辦公室.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先驅者——紀念王右木誕生一百周年.馬靜沉.先驅者——回憶革命烈士王右木先生[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195.
[4]中共江油縣委黨史辦公室.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選驅者——紀念王右木誕生一百周年[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179.
[5]中共江油市委黨工委.革命先驅王右木在教育文化戰線[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