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 梁寧寧
摘 要: 處于小學這個特別階段的學生,需要家長與班主任進行溝通與合作以保證他們健康成長,快樂學習。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將學校和家庭教育相互結合。班主任要學會與學生家長交流,也要學會與學生交流。點滴積累,促進小學生成長。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 家長溝通合作 溝通策略
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相互合作,促進學生快樂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合作十分重要,本文將就此展開論述。
一、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實施意義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教育已經逐漸上升到與學校教育相同的高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教育系統,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塑造階段,其所接受的各種教育都會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
雖然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社會上的兩大教育體系,但是二者受到的重視程度卻不可同日而語,相比于家庭教育而言,大家似乎更加重視學校教育。因此,為了使這兩種教育體系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教育工作者們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向家長們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分析家長與班主任的聯系方式大家可以知道,在當前社會中班主任和家長的交流大多通過微信或者打電話。但是這種通過信息工具所完成的交流,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學生的行為沒有得到明顯的改變,所以在這個時候班主任要主動成為這兩大教育系統結合的“橋梁”。小學班主任要和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正確的溝通,讓家長們放棄“學生的一切就應該全讓班主任來管”這一不正確的思想,讓家長和學校做到有效合作,一起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家長與班主任只有進行有效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身心健康情況,達到共同促進學生成長的目的。
二、小學教學中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溝通合作方式、內容單一。
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合作需要不斷地加強和鞏固,教師和家長因為時間和距離的問題,經常會出現溝通較少或者缺乏溝通的現象。一些家長和教師之間存在較大的觀念分歧,因此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所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F如今社會生活壓力劇增,一些學生家長幾乎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照看孩子,上學期間,一些家長潛意識地認為,學校教育則需要教師全權負責,其實不然。現如今學校和家長的溝通,往往通過家長會或者學校的團體性活動作為溝通載體,無論是時間上還是溝通次數上都非常少。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的過程中,觀點較為單一,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者是綜合發展,忽略學生的具體感受。想要轉變這樣的家校合作狀態,首先應該從教師做起,教師應該首先為家長注入“他們很重要的意識”,要耐心地為家長講解父母在孩子成長和學習中的重要性,要學生得到更好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需要教師的悉心教導,更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其次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育不再只是應付考試的載體,更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與家長溝通的機會,搭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讓家長時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和教師共同配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不斷提高綜合素養水平。
(二)班主任與家長合作地位不平衡。
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最大區別是,班主任不僅需要為學生講解專業的課堂理論知識,更需要組織和構建一個良好班風的班級,協同學生家長,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更好地成長。但是在實際教學環節中,班主任和家長的合作地位是不平等的,在家長和班主任的實際溝通合作中,班主任更注重與家長的配合與聯系,家訪、電話溝通或者通過網絡信息傳遞,以達到和家長共同合作教育的目的。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學生的教育問題不能夠單純地依賴家長或者班主任其中的一位,班主任應該作為學生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家長則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載體,相輔相成。在這個合作過程中,家長和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溝通媒介,實現面對面溝通、交流。相較于電話或者信息的遠程發送,班主任和學生家長之間的面對面交流,能夠拉近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感,通過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家長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訊息,和教師一起同步開展教學。傳統的古板觀念束縛人的思想,一方面一些教師沒有把自己從傳統的教師尊嚴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仍強調教師的權威性,認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占據主導地位,難以做到與家長平等溝通交流,從而產生溝通阻力。另一方面,家長受傳統師道觀念的束縛,認為教育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導致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變得困難,還有一些學生家長不習慣和教師交流,也不愿意與教師主動溝通,長此以往,導致雙方交流較少,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轉變教學觀念,需要加強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合作,這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
三、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合作的方式
(一)轉變教育觀念,準確角色定位。
班主任如果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交流機制,就要轉變原有的、較為老套的教育觀念,找準教育定位。班主任要平等地與家長交流,重視每一個與學生家長交流的機會,讓家長成為學生教育活動的輔助者,讓每一位家長都參與到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之中,從而使得家長可以積極主動地與班主任建立起長期、穩定的聯系,以便幫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班主任還應該經常與家長討論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問題,并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制訂一定的計劃或者解決方案。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的重中之重,便是減少兩者之間的差異,拉近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距離,班主任要學會理解家長,家長也應該支持班主任的工作,雙方要換位思考,班主任要站在家長的角度為家長考慮,家長也要站在老師的角度為班主任著想,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次,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技巧和方式方法非常重要,班主任不僅需要有一種臨時性的交流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有長期的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手段,以便更好地與家長交流。班主任是有專業資格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論知識方面和經驗方面都是比較豐富的,所以班主任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要起到主導作用,培養家長的溝通意識,消除家長的心理障礙。要構建穩定的家長班主任關系鏈,如果班主任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從而為學生制定更合適的學習方案,就要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班主任應該經常家訪,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從而為學生制訂出更為合理的學習計劃。
(二)拓展溝通渠道,構建交流機制。
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可能會遇到非常多的阻礙。因此如果班主任和家長要構建更加完善的“家庭學校交流體系”,首先要克服主觀障礙,使得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擁有想要進行溝通的意愿,將兩者的溝通理念由意識形態沉底晉級為實際形態。班主任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從而對交流體系進行有效地鞏固。教育越具有現代性、前瞻性,越需要加強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因此班主任在與家長交流時務必做好交流的鋪墊工作,消除學生家長的顧慮,讓班主任與家長的實際交流變得更加務實和有成效。家長對班主任的信任是兩者之間進行高效交流的必要條件。但是目前一些家庭由于經濟原因,很多學生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掙錢,家里只有文化程度低的爺爺奶奶等照顧生活,給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班主任要通過學生聯系學生家長,利用學生與家長進行聯系溝通,從而不僅增進學生與家長的親子關系,還加強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讓家長和學生都對班主任產生信任。讓信任作為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合作的橋梁,改變當前的班主任、家長溝通的方式方法,實現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良好溝通。構筑信任理念,使得家長與班主任的溝通變得更加和諧融洽。
四、結語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合作,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在這溝通合作中,班主任占主導地位,家長需要從旁輔助,協助班主任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共同為這些“小幼苗們”撐起一片蔚藍的晴空,讓他們身心自由發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開碧,陳生艷.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合作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38).
[2]閆公蘭,閆洪恩.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多層面教學——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合作[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6).
[3]楊平.遠遠近近總關情——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距離藝術”[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2):116-117.
[4]張御梅.用心交流建起溝通橋梁——班主任與家長溝通藝術淺談[J].新課程·上旬,2017(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