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們的推崇,而小學數學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抽象性較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那么如何合理應用微課幫助小學數學教學呢,本文就將針對這個問題展開淺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微課
所謂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課程的設計需要使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文章內容、課程知識點、教學難點等內容進行針對性較強的短視頻講解。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可以說是十分廣泛,因為小學生處于智力尚未成型的階段,對于數學的抽象理解能力往往不十分完善,因此需要借助圖形、圖像、動畫乃至于空間實體模型的演示才能夠對課程內容形成深刻理解。同時小學數學由于是數學啟蒙階段,所講內容細碎且精致,因此也十分利于微課在其中的應用。微課的出現有效填補了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抽象性強,教學枯燥等弊端,為學生們順利高效地提升學習質量帶來了很大幫助,并且也為課堂的現代化、個性化奠定了基礎。
一、 微課的應用方式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課前、課中、課后均可以使用,但是由于使用方式和課程內容的側重點不同,使用微課時也需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不能將微課使用得過于呆板,要時刻銘記微課的使用宗旨是讓微課適應教學,合理利用微課幫助提升教學效率從而構成更加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體系。
(一) 微課的課前應用
微課由于其本身特征帶有很強的趣味性,因此作為課前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出作用。微課的課前應用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美術老師在讓學生進行美術創作前會帶領學生們進行課前活動,認識大自然,吸取靈感,或者可以說是現代微課的雛形了。而當今微課同樣也有類似的效果,課前的微課使用也如同過去一般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到課程之中,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也可以在講課前先給同學們發微課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們做好課前預習。例如在進行《乘法的初步認識》的講解前,我們可以將一些相同數字相加的計算題,通過圖形演示的方式錄制視頻,讓同學們初步理解加法算式中,每個加數都相同,就可以把這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這樣計算更簡便。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基本上能掌握乘法的意義,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們在正式上課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及對乘法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從而加速課堂講解,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 微課的課中應用
微課在課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同時也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盡管微課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對于小學課程的四十分鐘來說還是占有一定分量的,所以老師在進行微課準備時一定要細心挑選、注重微課的質量,同時更要注重微課使用的靈活性,例如低年級學生由于思維不成熟并且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經常出現走神的情況,同時他們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選擇微課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并且內容也應以簡單的圖像介紹為主,讓微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同時還能夠將學生已經飄散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中。而高年級的學生由于思想相對較為成熟,并且理解能力在小學階段中處于一種比較高的水平,因此在微課的制作和選擇上應當偏向于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方面而非僅僅局限于活躍課堂氣氛,甚至可以增加一些關于知識背景、知識應用、知識延伸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 微課的課后應用
小學數學的課程課后時間大多是通過作業來保證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持續掌握的,而微課作為一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的課程進行方式在課后的應用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課后微課的應用應當以知識的整體梳理與綜合運用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起靈活的知識運用方式,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比如在講解完面積問題后,老師可以以日常中常見平面結構為依托,制作一堂微課讓學生們在微課的幫助下能夠在課外生活中自主地尋找與面積相關的生活實例,從而將所學知識合理運用出來,進而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加強知識內容的靈活運用能力,并且以這種方式輔助作業的布置還能夠防止學生們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進入枯燥無味的學習狀態。
二、 微課的應用內容
微課的應用設計內容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短時間之內的興趣抓取與知識傳授,因此微課的品質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微課往往承載著幫助學生們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具體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的微課更要注重質量,但是一段成功的微課并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復雜。
(一) 主題鮮明
微課由于其內容短小精悍,因此要特別注意對微課自身主題的把握,老師在進行微課應用時,首先應當明確這段微課安排的目的,根據目的選取或者制作的相關微課才能夠更加具有課程針對性,而一味模板化微課教學往往會造成微課的“文不對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微課看似十分優秀,但是如果不能和課程內容相互銜接那么也是完全無用的,例如在講解時間概念的《認識鐘表》教學中,老師就需要針對鐘表相關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課,通過鐘表指針變化帶領學生們認識、讀取鐘表時間,如果這時候老師在微課中添加了加減法或者十進制的內容講解,看似是將微課做成了一課多用,但實際上很容易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進而使得學生混淆時間記錄與普通數字計算的差別。
(二) 注重方式
微課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豐富課程內容,首先微課作為課程內容的一部分應當與日常教學保持一定的統一性。眾所周知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教學的啟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其教學方式也需要予以著重強調,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對學生的引導啟發要遠比對學生的知識灌輸重要,而微課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理應如此。微課在教學應用中需要注重其內容的傳輸方式,要以激發學生的思考為主,通過圖像及聲音的傳遞幫助學生們理解教學內容,但切勿單純地把課程內容轉化為視頻教學。
(三) 強調完整性
微課雖然并不能稱之為一堂完整的課,但是其內容也應當注重完整性,微課的制作同樣要兼顧一節課的流程精髓,要有一定的強弱性,首先要以一個有趣的開頭作為開端抓住學生們的興趣,然后根據開頭內容引出所要講述的知識點,接著詳細介紹知識點為同學們理解課程內容做好鋪墊,最后舉出相同例子以供同學們思考,并銜接課程內容便于老師們開展接下來的課程講解。
三、 總結
小學數學的微課應用前景還是相當廣泛的,小學數學課程由于其極強的“理科性”與“抽象性”一直以來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并不十分友善,而我相信隨著微課的合理運用、靈活運用、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們一定會在數學這門學科中尋找到那份屬于自己的樂趣。
作者簡介:陳翠連,高級教師,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