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飛躍,教學方式更加現代化,教育逐步融入現代信息化。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改善原有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參與性和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對于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模式比較枯燥,教師注重知識的講解,而不注重講解的方式,使課堂的氛圍比較嚴肅,學生沒有很好的興趣和熱情參與數學學習,數學學習的效率和數學學習質量遠遠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注意使用信息化技術,為學生學習提供信息化的服務,做好教學各方面的輔助工作,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打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每個同學都能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實現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把現代信息化融入到數學教學課堂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師成為課堂教育的創新者和課堂質量以及課堂效率的提高者,有利于加深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使師生在數學問題的探討中有更深層次的交流,從而改善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充滿活力,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也得到提高。有利于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使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中應用信息化的教育,成為本文的討論重點。
一、 應用信息化技術創立情境教學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現代信息化技術向同學展示視頻,動畫和圖片,或者把這些和文字結合起來,也可以增加音樂教學和示意圖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給學生們不一樣的課堂感受,設立一個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氛圍,提高對數學課堂的參與熱情。舉個例子,如教師在教學生應用題時,為了加強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和解答能力,教師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教學時可以把應用題放入多媒體中,用視頻和動畫等方式向學生展示,加強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使同學能夠對所講題目一目了然,比如數學教師在講述這道數學題時:“小明從家里走到學校要用18分鐘,假如小明每分鐘能走30步,每步的距離是40 cm。小強則從家騎行到學校,需要大約10分鐘的時間,有一天小強在上學路上騎行4分鐘遇到了小明,于是讓小明坐到他車上,3分鐘以后小強發現作業本忘記帶了,于是叫小明自己走去學校,小強騎車回家去拿,最后兩個人同時到達學校。問小明的騎車速度和小強的步行速度是多少?”可以把兩個同學的上學過程做成一個動畫的模式,把小明同學的走路和小強同學的騎行過程演示出來,使同學們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對于題干所表達的意思充分理解,并且能夠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提高同學對數學應用題的解答熱情,也極大地縮短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所花費的時間。再比如題目“兩輛列車從AB兩個城市同時相對開出,一輛快車,每小時行駛80 km,另一輛普通列車,每小時行駛50 km,經過1.5小時兩個列車在中途相遇了,求AB兩個城市的路程是多少km?”這道題是一道比較難的數學問題,是典型的相遇問題,在講解這道題時,教師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把兩輛列車的行駛方向和行駛距離用示意圖的方式展示出來,使學生在觀看示意圖的時候能夠直觀地理解這道題,從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 教育信息化在數學課堂的作用
一節課堂的教學時間通常時間是45分鐘,在有限的數學課堂上,如果數學教師一直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題目進行講解,在有限的數學課堂上,只能講解很少一部分的內容,并且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很難做到大量的教學任務,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達不到滿意的效果。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使用信息化教學,把有趣的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加入到數學教學方式中,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所帶來的枯燥之感,使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增加課堂學習的樂趣,改善數學課堂的枯燥乏味,使數學課堂學習方式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性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也得到提高,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利用信息化技術,在數學問題的講解時使用一些增加課堂氛圍的小圖案小動畫,能夠有效地帶動課堂氣氛,學生在這種氛圍下也更愿意學習數學知識,并且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 教育信息化鍛煉學生思維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不只是要教給學生課本上的數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多種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動力,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現代信息化技術,能夠改善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樣性思維,打破思維定勢,能夠讓學生們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一題多解。
例如,在教學“表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對話,因此設計了一個課堂任務: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兩個長方體,其規格都是長6厘米,寬4厘米,高2厘米。假設一只螞蟻從底部一角爬到對角可以有多少條路線,那條最近?最遠是多少?然后學生通過討論計算最后老師通過多媒體制定了螞蟻路線及舉例可以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四、 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把信息化技術中的多種元素合理地結合到教學內容中去,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氛圍,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梁艷萍.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J].科技信息,2016.
[2] 徐家海.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
作者簡介:向嵐,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吾隘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