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即語文學習具有一定困難的學生。由于孩子生長環境、家庭環境的不同以及自身身體發展的差異,學生間出現了不同個體對于語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差異。語文閱讀能力差的部分也就被人們定義為學困生。由于學困生自身有一定的語文閱讀障礙,也就導致了很多語文閱讀方面的困難困擾著學困生。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問題的源頭,深層次地對學困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舒緩、解決。對學困生的閱讀障礙進行對癥下藥,挖掘并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克服學困生的學習障礙,完成學困生的轉化。
關鍵詞:學困生;閱讀能力;分析;對策
一、 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 學生主觀控制力弱
導致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本質原因是學生的主觀控制力弱。由于控制能力弱再加上小孩子的天性都是愛玩,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主觀控制力弱體現在課上不能集中精神,不能夠吸收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課后做不到及時溫習,對于教師布置的課后任務也不能及時完成。課上不學習,課后也不復習,長時間沒有閱讀鍛煉,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學困生。在學困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然也就會遇到更多更嚴峻的困難。即便是時候想要通過努力克服閱讀上的困難,也不過是力不從心,自卑甚至自暴自棄的心理也就這樣產生。與此同時,越是消極的態度越是導致閱讀能力落后于他人。
(二) 閱讀能力開發落后
不同的客觀環境差異導致了個體語言能力的發展差異。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學困生的家長都是常年奔波、離家在外的打工者。由于長時間沒有家長的陪伴以及溝通,兒童時期的孩子語言能力得不到正常的開發,難以與周圍的同學進行正常的言語交流。這就是阻礙學生閱讀能力開發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家長有時間有精力,但是對孩子的課后輔導也只是抱著敷衍的態度,沒有帶領孩子培養起閱讀的興趣。學生沒有了閱讀興趣的渲染熏陶,長久以來形成了不愛讀書甚至排斥閱讀的習慣,閱讀能力的開發也就落后與其他學生。
(三) 教師的不當評價
一些教師雖然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卻認識不到自己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影響。剛剛進入校園的學生宛如一張白紙,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就像一把刀,刻在學生的一生中。積極的評價推動學生的學業發展,相反消極的評價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一大阻力。教師的不當評價比如片面評價、以偏概全、肆意評價等,都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有一位學生曾描述小學時教師朗讀課文時自己跟讀,被教師說讀的太差讓他閉嘴。他說,可能以后都不會像一些人一樣站在臺上聲情并茂地演講了。
二、 閱讀能力低下對策思考
(一) 激發興趣,克服困難
學困生之所以在語文閱讀方面有著畏懼心理,是因為在語文學習中他們往往面對比普通學生更多的困難。他們消極悲觀地面對語文學習,甚至“破罐破摔”。解決這種現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找回自信心,重新培養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進行教學活動,比如改以往提問回答的模式變為自由討論形式,讓學生自由進行交流。這樣可以避免學困生害怕出丑而不發言的現象。在課后,可以聯系溝通家長,幫助拓寬學生的閱讀量。由于學困生主觀排斥閱讀,可以先用一些短篇有趣的文學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閱讀能力自然而然能夠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文中是這樣描寫海水種種色彩的:“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關于珊瑚是這樣描述的:“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學生通過個性化的,有聲有色的,津津有味地朗讀之后就能理解內容,領會文章主旨,教學時并不要教師太多分析講解。事實上,教師一味的講解,學生只是聽,被動地接受,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不高,興趣不濃自然也就談不上閱讀能力的培養了。
(二) 互幫互助,共同學習
由于一些學困生的成長環境較為特殊,教師溝通父母進行興趣培養的方法實施起來具有一些困難,這時需要同學間的互幫互助。由于學困生自身閱讀能力不足,他們是害怕直接與教師溝通的,如果教師直接溝通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后果。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幫助個別學生克服閱讀困難,學習小組內的相互學習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幫助。比如,在授課完成后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語文能力較強的學生帶語文能力稍微薄弱的學生,通過組內評比的方式調動每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同學間互幫互助既促進了同學間的友愛,又可以在學業上共同進步發展,是一種有效靈活的應對方法。
(三) 調整方法,合理評價
合理的評價能為學困生閱讀創設“成功”的機遇,是激勵學困生的樂學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舉個例子來說,前幾天,網上熱傳一位“兔子老師”,這位老師的不同常人之處在于批改學生作業時會在作業本上畫一個小兔子,以可愛幽默的方式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這位老師聰明地避免了在點評時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學們也紛紛表示喜歡這種點評方法。由于孩子的內心大多是善良脆弱的,直截了當的點評很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相反,如果收到了可愛的作業點評學生會互相觀看,既能夠改正自身的不足,也能夠預防錯誤的發生。有了這種可愛且委婉的評價,學生又怎么會排斥學習呢?總之,不要輕易給后進學生貼標簽,學困生需要關愛,更需要善待。
三、 結語
學困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語文閱讀能力較低也并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學困生并不是在思想上討厭學習,他們只是在某一學科出現了學習上的困難。解決了學困生學習上的困難,閱讀能力低下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面對學困生,我們應充分了解其思想狀態、知識層次,并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構建閱讀的梯級進程,更多地采取激勵措施,促進其閱讀主動性,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慢慢地提升了起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努力,每一個學困生定會都變得精神清爽,神清氣朗,對此我們應充滿期待。
參考文獻:
[1]陳康英.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2]張潔.學科教學知識視角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研究[D].喀什大學;喀什師范學院,2013.
[3]鄭樹奎.提升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讀與寫,2017(26):60-64.
作者簡介:
何燕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官潯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