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建立是一線教師關注與研究內容,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建立,有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教師實施有效教學課堂,是教師個體價值實現的一種體現。本文就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課堂的建立進行分析,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指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職業能力、教學思想等,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都會直接影響到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建立。下文就對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建立策略進行分析,為一線數學教學活動的安排提供一定理論指導。
一、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現狀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安排,引導教師的教學設計。一般來說,教師教學任務的安排不只是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讓學生知道明白為什么學、怎樣學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學會知識、學會學習?,F實情況是教師每節課將教學目標制定為完成教材任務,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不是特別關注。有的教師態度比較生硬、急躁,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的,也就是說,教師普遍比較關注認知領域目標,忽視情感領域目標;關注文化知識,忽視學生行為習慣、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方法的培養,影響到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實現。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也在進行,而在實際教學中,在應試壓力等因素影響下,一部分教師仍然會堅持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地位處于被忽視的狀態。教師對教學方法改革的不夠,反映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就是教師比較關注教,對學生的思維、習慣的關注不夠。還有缺乏良好的教學實踐,許多教師并沒有讓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使得學生的學習比較固化、刻板,缺乏創新思維意識與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組織安排教學活動,使用的仍然是比較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關注數學知識的灌輸,忽視教學教法的改革,學生則錯誤地認為教學改革只是口號。其實,采用形式多樣、靈活教學方法,能將枯燥、難懂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使得學生更加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能力,增強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二、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
(一) 結合多媒體技術,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有效融合,能給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建立提供良好保障。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師要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革新傳統教學方法,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確保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良好建立。當然在多媒體技術應用中,教師要提高自身信息技術能力,結合自身專業能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像在“認知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圖形,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內容。在三角形穩固性特征的認識中,教師可以像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動畫,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與理解,確保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實現。
(二) 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課堂實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學生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教學實踐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教學示范活動,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現象與規律等。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示范性作用,使得數學知識能滲透生活中,增強生活實際性。在小學數學有效課堂開展中,小學數學教育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素養,通過實踐訓練,進行小學數學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教學實踐開展中,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教學實踐,豐富教學實踐內容,使得學生充分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教師則是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局限,在注重小學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習慣、能力以及素質的培養,落實小學的改革,實現知識感知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將理論聯系實際,構建數學知識網絡,提高知識的理解與認知程度,確保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 增強數學課堂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同學之間樹立良好的榜樣,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標桿,讓表現好的學生幫扶其他學生,思想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向表現積極的學生請教,通過這一方式能讓學生構建出優秀的教學體系,進一步提升教學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比如,在小學數學“圓周長求半徑”的教學中,建立出完善一定抽象性、復雜性的教學體系,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搭配,尋求問題的不同解決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自主探究,以此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課堂的構建,完成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本身是一個比較枯燥的學科,實際學習難度也比較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增強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以此來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實施合作學習模式,拓展其應用空間,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設計。在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中,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實施科學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在合作中進行配合、交流與互動,實現彼此支架的取長補短,實現自身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進行有效地競爭與合作,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知識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在合作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比如,在“因數和倍數”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學習,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通過教師對因數、倍數的有效解析,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特點、規律,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三、 總結
在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認識自身不足,以及實際教學中的問題,學習并應用新型教學方法,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實現課堂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建立。
參考文獻:
[1]彭曉菁.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8(30):89.
[2]鄭美娟.小學數學課堂上思維教學的發展策略[J].考試周刊,2018(30):102.
[3]何萬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2):89.
作者簡介:
鄭寶蓮,福建省龍海市,龍海市九湖中心田中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