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始終與時代相聯、始終與社會相接。課堂教學始終與科學技術密切聯系。科學技術成果是現代課堂教學實施的重要助推要素。教學實踐有力證明,現代多媒體教學器材的運用,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活力、更能抓住學生心理、更能推進學教活動。本文作者從如何營造豐富生動教學場景、拓展課堂學教的有效外延、展示復雜深奧的數學內涵等三個方面,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器材的有效運用,做了較為簡單的議論和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多媒體器材;運用;學教效能;淺論
教育始終與時代相聯、始終與社會相接。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映射了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方方面面。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有效“展示場”,課堂教學之中都在滲透和應用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教學實踐證明,現代多媒體教學器材的運用,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活力、更能抓住學生心理、更能推進學教活動。但現實課堂教學中,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少用或不用現代化器材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新課改明確要求,教師要善于運用新媒體、新技術講授和傳授新知,并為之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素養。鑒于這樣的認識和感悟,本人現從教學場景構建、學教外延延伸以及抽象數學內涵展示等三個方面,簡要地談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器材運用的方法。
一、 利用現代多媒體器材營造豐富生動的教學場景
數學學科與其他基礎性知識學科的最大區別,就是充滿抽象性和復雜性。這些特性決定了數學學科的內容枯燥無味。很多學生之所以對數學學科沒有興趣,不愿參與和深入其中探究研析,很大原因就在于此。而教育心理學認為,良好的學習情感是學好學科知識的思想基礎和根本條件。現代多媒體器材中電視、電腦、投影儀,能夠將課堂之外,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生產領域等方面的生動案例引入其中,并改善了以往教學掛圖靜態的實際,予以生動、形象、全面的展示和呈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積極情感、促進向上情態,起到了強烈的刺激和促動作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將多媒體器材作為有效導入、提振情感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工具,善于利用生活中、生產中等各個領域的生動事例,融入教材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展示,從而展示出數學課堂的活力和意義。如教師在“組合和排列”章節教學中,為了實現先期導入效果的最大化,更好地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利用組合排列的生活應用性,將現實生活中投遞信封的問題與該節課內容有機結合,向學生展示出某個人在郵局大廳里,將自己手中5封信投入6個郵箱,可以采取多少種投遞方法的現實場景,使得高中生對排列組合不感到陌生,認識到生活工作中都會存在,從而保持能動的學習情感,參與學教活動。
二、 利用現代多媒體器材拓展課堂學教的有效外延
當前課堂教學基本以教師與學生相互對話交流的形式予以實施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課堂教學的新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融入創新理念,對現有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加工和變化。筆者以為,改變現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點,應該在外延和形式上予以豐富和升華。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整個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掌握在人們的“手里”,不再局限地理,實現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就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器材所具有的信息互通性、資源共享性等特點,將師評對話、網絡學習等融入其中,充分借鑒學習他人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及互聯網資源,實行不受地域限制的師評講課、網絡教學等模式,讓高中生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接觸更先進的學習經驗,提升他們的學習實效性,達到學教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三、 利用現代多媒體器材展示復雜深奧的數學內涵
很多學生感覺,數學學科是認知和掌握最難的基礎科學之一,原因在于數學知識點內涵深奧復雜。有時僅靠教師的口頭講解,難以讓學生有較為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科不僅知識點眾多,同時考查的要求也變得更高,出現的問題難度更深。這就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這一基本的要義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材相對于其他教學器具,最大的特點就是展示內涵要義上的深刻性和直觀性以及多樣性。這就為高中生更好地、更全面地認知并獲取數學知識點,從而形成較為完備的數學知識架構體系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和平臺。如“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內容,如果僅靠觀察圖像的靜止畫面,難以讓高中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教師此時利用幾何畫板的編輯功能、動態功能,將三角函數的圖像在不同取值范圍情況下的圖形及其變化的過程,予以生動、動態的體現,并且及時標注出此時三角函數圖像的特征。這樣高中生借助于教師所設置的形象直觀的畫面,能夠對抽象復雜的三角函數圖像及性質,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掌握和理解。這相對于傳統的說教,其效果強過百倍。同時,多媒體教學器材在其中的應用,能夠節省掉教師很多的語言說教,高中生在理解認知時也能夠較為客觀和準確,能較好地推進高中生的認知進程。
以上是本人對多媒體器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運用的點滴論述。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器材的大容量性和互聯性等,改變傳統面對面的教學模式,采用遠程教學或網上師評等形式,推動學教活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鄒小剛.淺探高中數學“應用題”做題路徑和策略[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S1).
[2]姜慶威.論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設想[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
[3]孫建靜.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打造數學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4(28).
[4]吳燕琴.巧妙用現代化多媒體器材鍛煉高中生的數學創新和發散思維能力[J].廣西教育,2012(38).
[5]蘭萍丹.淺論高中數學各年級段數學學科知識講解銜接的有效處理[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01).
[6]李改芹.高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探索[J].考試周刊,2013(10).
作者簡介:
楊志東,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