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元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影響深遠。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融合,能夠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文章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出發,分析了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融合策略,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小學時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不容忽視、不可替代的。同時,小學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階段。從寫作的要求來看,具備更加豐富閱讀知識的學生往往在寫作中表現得更加優秀,這主要是因為大量的閱讀為寫作的進行提供了豐富的素材[1]。反過來,寫作質量的提高,要求學生在閱讀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簡言之,閱讀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寫作的質量,而寫作教學的開展會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一種關系。
1.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想實現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真正融合,最基礎的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即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如果缺乏興趣的支撐,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質量也會大受影響,二者的有效融合也就無從談起。
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選擇合理的閱讀方式。同時針對學生閱讀興趣強于寫作興趣的情況,教師可以從模仿寫作開始,通過簡單地模仿,逐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講解《桂林山水》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出發,聯想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與大家進行簡單的分享,課后利用課余時間,以作文的形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一種形式有效地實現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2.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很多情況下,學生面對作文時,往往會表現出恐懼、害怕的情緒,認為寫作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難的環節,不愿意寫作。會產生這樣心理,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學習沒有底,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素材支撐。“無米難為炊”的道理人盡皆知,小學生的寫作也是一個道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積累材料,這是鍛煉與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契機之一。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的時候,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英雄人物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教材之外的文章,比如涉及董存瑞的、黃繼光的、劉胡蘭的,這些英雄人物在許多文章中都有描寫。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從而為其寫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減少學生面對寫作時的擔心感和害怕感。
3.閱讀中總結寫作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和抒發情感,同時,還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修辭手法、優美句式和詞匯的運用等寫作技巧,這樣才能使學生寫出的文章既有文采、又有內容,同時觀點獨特[2]。因此,教師還需要在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中,有意識地講解段落句式與寫作方法和技巧。比如,在講解《秋天的圖畫》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講解段落句式與寫作方法的技巧。文章中對風景的描寫非常到位,有比喻,有排比,通過引導學生掌握風景的描寫技巧,能夠讓學生在今后面對類似作文的時候從容面對。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積累,掌握更多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不斷總結自身的經驗,進而不斷提高寫作的水平。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增強意義重大。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在不斷地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
[1]劉瑞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學周刊,2017(5):144-145.
[2]操 雄.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教育,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