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走宏
摘 要 秦朝的圓形方孔銅錢、商周的銅貝、北宋的交子、21世紀的電子支付等,人類社會的交易方式得到不斷革新,在棄重從輕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文章通過說明人類支付方式的變革,著重探討新型支付方式的社會意義。
關鍵詞 新型支付方式;傳播;創新;擴散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6-0169-03
1 支付方式:支付符號的發展歷程
符號,是意義和訊息的載體,有物質和抽象之分。支付符號則是支付過程中,承擔商品交換價值的物質或抽象載體。其發展歷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物物交換階段。人類因自身的局限性,導致生存技能的差異,出現了所有和所需的不一致,交換,成了各取所需的和諧方式。商周以前,人們會用稀有或稀奇物品作為交換媒介,如貝殼、銅器等。這一階段,以物物交換為交易方式,純粹是為了滿足對生活必需品的需要。
2)貨幣支付階段。貨幣支付是發展商業的結果,可細分為銅幣和紙幣兩種:前者主要現于殷商時期,即新石器時期。該時期最大的特點是青銅的發展和繁榮,銅幣應運而生;公元10世紀,我國紙幣先于他國百年出現。唐“飛錢”、川“交子”、明清“鈔”與“票”,都體現了紙幣這一輕便載體的地位。
3)電子貨幣支付階段。進入21世紀以后,伴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交易行為向O2O模式靠攏。電子貨幣支付,即虛擬貨幣支付,借助互聯網將日常支付行為轉移到線上,滿足了人們的“惰性”需求。這一時期,銀行的電子商務是最典型的代表。
4)新型支付方式階段。該階段的支付方式建立在電子貨幣支付的前提下,融合了時下最新科技與數據,以小規模、多客戶、輕生活的特色成為目前的主流。與紙幣和銀聯相比,具有支付中介是其最大的特點。
2 創新的產生:新型支付方式的誕生
2.1 何為創新
創新,指一種新觀點、思想、技術被引入到原有的系統中運作。在筆者看來,只要是有與過去的同類質內容區別開的部分都可以算創新。
經濟領域上,創新的概念是比較廣泛的,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策劃階段。創新是指產品在前期設計過程中所涵蓋的所有理念、構思的集合,是整個產品的靈魂所在。
2)制作階段。該階段是產品的生產階段,制作過程中需要重視的是設備與生產方式的運用,這個方面的創新對完成產品制作、節約時間和資金成本有重要影響。
3)營銷階段。主要提到的是宣傳創新。如何在同類產品/產業中脫穎而出,比拼的除了理念、技術外,還有宣傳方式和效果。
2.2 新型支付方式“新”在何處
2.2.1 新型支付方式的內涵
新型支付方式是集網絡安全和網絡技術、支付流程、認證與金融體系于一身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虛擬貨幣支付方式的升級版。無論是操作還是流程,在很大程度上都達到了精簡的效果。常見的有3種:微信、QQ錢包和支付寶。
2.2.2 傳統與新型支付方式的異同點
筆者在此將支付方式分為兩個部分:傳統支付和電子支付,其中,傳統支付以紙幣為代表,電子支付方式則包括網銀和新型支付方式。為更好地看出三者的異同,特意采用表格的形式來呈現。
3 創新的擴散:新型支付方式的傳播與采用
3.1 何為擴散
擴散,是一種數量逐漸增多、范圍逐漸擴大、效果逐漸突出的動態過程。在筆者看來,擴散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傳播、傳遞。
羅杰斯的觀點中指出,創新物在社會系統中由一個單位在時間的作用下不斷推向另一個單位,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信息傳播的過程。二者從行為目的來說,都是為了將某種信息傳播出去;但是擴散和傳播還是有區別的,主要體現在擴散對象更廣泛、沒有實效性的限制。
擴散具有動態完結性和反復性。羅杰斯曾把創新擴散的過程分為:知曉、說服、決定、實施和確認5個步驟。由此可見,擴散是一個新事物從誕生到被采納的動態過程,當一個個體采納了新事物,就表示創新在這個個體上的擴散完結了;但并不意味著已經完結了的擴散活動就徹底終了,它只會由時間推移而不斷地選擇下一個新個體,且對每一個新個體都產生作用,這就是擴散的動態反復性。
3.2 新型支付方式擴散的影響因素
3.2.1 市場經濟因素
經濟是當今世界的主宰,包括公益性活動在內,絕大多數活動的出發點都會以經濟為中心。新型支付方式作為一種工業產品,當擴散到商業的流通環節時就注定了將難逃經濟的魔爪。
遠到產品推銷并獲利,近及程序的編寫和修正,新型支付方式的制造活動依照工業流水線式生產,從產品的策劃伊始,投資就需要很大的一筆經費,更別提中期的打磨和后期宣傳的支出了。雖然表面上我們所看到的支付平臺是只要生產一份母件,便能復制多個子件并投放到各個網域中使用,但在電子技術盛行的今天,網絡和電腦軟件的制作成本,比起手工制作來說是極其昂貴的。
3.2.2 政治法律因素
一個工業產品想入市,基本需要經歷注冊、考核、審批、許可、頒證五大步驟,雖然步驟較多過程較麻煩,但是其準入的背后涉及面廣泛,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仔細比對和考量。在擴散成功后,還有相應的市場考察和環境檢測環節,為的是由政府出頭保證產業或產品的節能環保與安全,帶動相關產業的生產積極性,從而穩定市場經濟秩序,增添市場經濟活力。
而相關法律的制定,是為了防止政府措施的無作為或商家的不服從、不自覺。尤其在網絡時代,網絡技術存在先天的程序漏洞,不良商家趁虛而入,為了受眾支付時能夠安全平等,就需要有強有力的法律規定保障消費者利益。
3.2.3 技術因素
筆者認為,人類的活動都是由社會成員的思想和具體技術構成的。前者是一種抽象概念,但一旦成為人們活動的指導便可轉變為具體技術;而后者是實物制作中所運用的技術、技能。
新型支付方式作為技術產品,技術是它的靈魂,平臺只是軀殼。從生產到營銷,它靠的就是技術闖天下,支付平臺設計得美否,是設計師設計能力和技師創作水平高低的展現;作為商品,它是否盈利,要憑借其網絡、移動技術的含量和使用舒適的程度;是否有市場,要考慮其便利功能與其創造者完善、彌補缺陷等全面思考的力度。只有個人腦海中的思想技術與具體技術相結合時,才能打造出最完美的產品。
3.2.4 心理因素
如果說經濟和政法因素是外界因素,技術因素是內在因素的話,那么心理因素則可算作過渡因素。它既屬于外界因素,又是技術生產過程中必須考量的受眾因素,筆者將從以下兩個方面探討:
1)心理客觀因素。心理客觀因素是指人們對某事物的第一感受,是在該事物的客觀突出特性下生成的,既包括主觀因素也含有客觀成分。
隨著新型支付方式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其好處。商家和顧客客觀上都是從產品本身的客觀優勢出發,在買單時出于營銷優惠或是找零不便,主動或被動要求選用新型支付方式,為消費行為增添了新的支付方式。
此外,使用者也會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選擇是否使用與擴散新型支付方式。
2)心理非客觀因素。心理非客觀因素即主觀因素,可以分為決策者、創造者和使用者的主觀因素3種,而使用者包括消費者和商家:決策者往往從宏觀角度思考新型支付方式的存在和擴散價值、創造者主要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在產品策劃和反饋階段進行全面的考慮、而使用者只有在個人信息和財產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才會采納新型支付方式。
4 創新與擴散:新型支付方式背后的思考
新型支付方式得到擴散后所帶來的好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1)它將會引領大眾消費觀念。移動App支付是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共性”,代表的是前衛的消費觀和時髦的生活觀。
2)它將會便利受眾的生活。手機掃碼付款,簡單的幾步便能節省傳統支付的時間和精力,大大縮短受眾的消費時長。
3)它更貼切“懶人消費”模式。快時代、快生活使人們在追求懶的道路上堅持不懈,智能產品就是最好的代表。
4)它能為社會文化補充新能量。擴散到接受是一種文化認同,會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文化內涵。
但是,在看似包裝精美的糖衣下,有幾個問題值得反思。
1)誰來保證新型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其憑借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得以發展,網絡規范與管制一直難以根治,更別說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隱患了。
2)誰來控制使用效果的便利性?人都有惰性,在這快速消費時代,人們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生活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將何去何從?
3)誰來掃清擴散過程中的障礙?因為創新在擴散過程中涉及面廣泛,責任推諉、實效性低等缺陷會嚴重減緩擴散的速度。究竟誰來負責加速?誰又為減速買單?
對此,即刻著手制定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嚴限準入條件、健全支付平臺監管機制、做好影響擴散速度的市場因素調查統計,才能保證受眾真心接受新型支付方式,才能保證其擴散的速率穩步持高,才能確保消費者最終用得放心、用得安心。
參考文獻
[1]盛希林.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視角(中旬),2011(10):145.
[2]李亞欣.支付寶的發展歷程及對國內第三方支付的影響[J].東方企業文化,百家爭鳴,2010(1).
[3]呂翊菲,程珂,孫美玲.創新擴散理論的研究與發展[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