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進程不斷走向縱深,人教版初中數學課堂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主體”和“一言堂講授”教學模式逐步走向沒落,“學生主體”和多元化、個性化學習已成為教學主流方式。教師在面臨著 “導學互動、先學后教”等新型教學模式的鞭策引導環境下,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增加課堂趣味性和內涵深度,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科學研判,并提出有效教學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以期為廣大教育同仁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課堂;現狀分析;有效教學;應對策略
數學是一門嚴謹而縝密的自然學科。而隨著課程改革應運而生的初中人教版數學教材也亮點紛呈,變化多多,特別是教材刪除了一些機械硬性的知識灌輸,將生活化數學元素引入教材,增加了許多綜合實踐和知識運用的內容,讓教材能夠與時俱進,更加富含生活信息。因此,對于教師教學而言,這就需要教師強化自身專業素養和業務技能,融合網絡信息時代技術手段,落實“學生為主,個性發展”的教學思想,將課堂變成舞臺,為孩子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遇,進而讓課堂和生活有機融合,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責任。基于此,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教學現狀,并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提升有效教學的質量。
一、 人教版初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 “學生主體”觀念落實不力
傳統的數學課堂以講授灌輸為主,教師大多使用“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只是被動機械的接受知識,只是知識的“容器”,學生的個性潛能始終沒有得到發揮。隨著課改走入縱深,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大膽實踐,在課堂中嘗試引進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和多元互動等環節,逐步落實“三為主”原則,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展示個性特長和創造靈感。但是,課堂作秀和盲目互動也讓數學課堂變得面目全非和不倫不類。比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時,有老師為了增加師生互動,讓男女生分角色扮演有理數和無理數,學生們思維活躍,互動熱烈,但是因為老師非常關注活動的過程的表面熱烈,結果在活動結束后并沒有真正讓學生在互動中有效掌握知識,主體意識落實并沒有收到預期效果。
(二) “師能短板”現象制約教學效果
盡管不少老師能夠采取積極學習的心態去面對課改形勢,也嘗試進行了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業務水平并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和真正提升,雖然部分教師也會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音視頻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等手段輔助自己教學,但是教師授課的習慣并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變,課堂節奏的改變讓教師在“導學互動”和“先學后教”等方式面前顯得不夠適應甚或無所適從,特別是在使用小組合作模式和自主探究形式時變得沒有自信和缺少駕馭能力,“師能短板”問題也就自然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 “人文教育”缺失導致高分低品
由于數學教師片面重視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情感培養和道德熏陶,因此學生往往出現高分低品現象。作為數學老師,我們需要改變這種片面的錯誤做法,要特別重視學生人文品質的教育養成。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育人理念,既要追求學生應試成績的優秀,也要強調數學品質的嚴謹執著和數學情感的熱烈專注。比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中的“一次函數”時,應鼓勵學生完整表達自己的見解想法;在學習“多邊形”時,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多角度解決問題。這樣,我們才會避免高分低品現象的發生,才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個性學習能力。
二、 人教版初中數學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 實施有效預習方式,促進質量提升
實施有效預習方式,需要把課堂教學目標加以明示,讓學生知曉努力方向,進而組建學習小組,并通過有效預習正確把握問題的難點重點,并在教學中加以解決,同時學會質疑思考,以追求思維激活的效益最大化。比如,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八年級上冊《三角形》時,教師可以預設幾個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利用教輔資料和網絡自媒體技術加以解決,這樣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走進課堂,以提升教學效益。
(二)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課堂效率
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注重網絡技術的學習掌握。要利用網絡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采取“拿來主義”,有甄選地獲取新的知識技能,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同時需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自己對教材、課堂、學生的駕馭能力,時刻觀察、掌握、研判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動向,做好迅速快捷地調整控制教學走向,讓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獲取最多的知識和價值信息。
(三) 創設數學情境,營造互動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創設鮮活的數學課堂情境,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情境中接受有效的數學熏陶,進而提升教學效益。比如,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旋轉》章節時,教師可以認真預設導入環節,可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將生活中、建筑中、園林中、制造中等旋轉現象充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美輪美奐、靈動多變的旋轉事物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感知“旋轉”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進而進入良好的互動學習中,為新課教學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總之,人教版初中數學課堂需要針對客觀現狀進行科學分析,并采取多元方法,實施有效的預習,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從教師自身的業務素養和學生的個性潛能入手,將課改精神落到實處,讓數學課堂精彩紛呈,以期不斷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奠定良好的知識和人文基礎。
作者簡介:
張椿明,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洋口英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