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微時代”的產物,其以“小、微、精”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它融合了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可以將過去教學模式不能相比的優勢發揮出來。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探究分析了如何巧用微課,激活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在微時代背景下微課程應運而生,其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和認知負荷理論相符,并逐漸在各種學科的實際教學中得到了運用。初步分析微課概念的演變和特點、小學信息技術的特點以及對微課進行整合后的一些情況,可以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時間較短,還需要加強探索教學方法,其是一個長時間的課題,只有不斷總結,才能把更適合、最佳化的教學方法找到,才能將學生的創新思維激活,使其內部驅動力得到調動,對教學體系予以完善,這樣才可以把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探索出來。
一、 游戲型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游戲型教學法就是通過游戲的方式給予開展教學活動,并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利用學生這個年齡段固有的生理特點,牢牢抓住愛玩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的方式實現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法特別適合于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由其是在計算機學科的教學中,利用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感悟計算機的神奇魅力,把游戲引入到知識學習中來,進而使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得到了更為積極的應用。只要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設計好游戲教學的整套流程和內容,對學生予以正確的引導,使其在游戲的情景環境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任務就會在游戲中高效完成,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樹立主人公意識,積極參與,敢于表現,逐漸把“學”變為“玩”。例如,在教學“鼠標、鍵盤”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授使用鼠標的方法,等學生掌握后,在把一些基本的鍵盤知識講給學生聽,讓他們逐漸掌握控制計算機的方法,同時利用一些益智游戲對學生予以幫助,讓其充分熟悉計算機,比如“成語挑戰屋”“拼圖”和“金頭腦”等,讓學生更加熟練控制鍵盤和鼠標,把電腦的開啟和關閉熟練掌握。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電腦基礎知識,同時學生也更容易接受,使寓教于樂的目的順利實現。
二、 分層型微課,實現個體差異化學習滿足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著組織者、設計者和促進者的角色,教師需要按照操作難度將知識點分為基礎、進階和拓展任務,學生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能力,選擇不同的任務將其完成,借助這樣的方法,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例如,在教學《讓鼠標聽我指揮》時,教師可以提供給完全沒有基礎的學生認識鼠標、指向、拖動、鼠標單擊、雙擊的講解和練習微課,而就已經可以對鼠標進行靈活運用的學生而言,可以將一些鍛煉鼠標使用反應速度的需要動手動腦的小微課提供給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學習中得到滿足。這樣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幫助,讓其更好地把相應任務完成,使分層學習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三、 形象型微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小學生一般都是通過感官認知了解物體,他們多以形象思維為主。立足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對計算機的優勢進行充分利用,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計算機的組成》的時候,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專業術語向學生講授各組成原件的名稱,學生會感覺到枯燥無味,很難將知識記牢。但如果我們先讓學生接觸這些東西,通過觀察、觸摸、使用這些“零件”,找出他們之間的連接方式以及在整體中的作用,對相關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由老師進行準確的“命名”和功能使用說明,效果就明顯體現出來了。
四、 問題型微課,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打開窗口天地寬》為例,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將相關的教學視頻播放給了學生看,然后再向學生提問,如:“‘我的電腦窗口的組成部分有哪些?計算機中有哪些常見的文件類別和文件夾?怎樣正確地把資料存在里面?”這些相對較為專業的問題,對于初次接觸計算機的學生來說,很難。我們必須得及時地將這些問題解答出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的來說,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同時還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可以讓學生第一時間將問題找到,并迅速解決,獲得最佳化的教學效果。
五、 探究型微課,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知識建構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時候,應樹立“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也就是在一個不熟悉的任務情境中,要先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然后就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再進行重點講解。自主探究學習必須有相應的資源對其予以支持,例如,在教學《認識“畫圖”新朋友》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到信息技術課中手繪圖形的神奇和獨特。所以十分有必要借助微課展開教學,微課將手繪圖形的效果呈現在學生面前,借助不斷變化的圖像,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中手繪圖形的神奇,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就是微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過程,這和小學生具有較強好奇心這一特點相適應。當然在此教學中,也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立足于學生不同的信息技術學習基礎,從不同方面引導和幫助學生。
六、 結語
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人們對它的評價各不相同,但是在時代的大力發展和對需求的不斷豐富下,其教育價值和教育前景越來越明顯。教師在看待今后“沉淀后的微課”時,應運用發展的眼光,一定要從理論上深刻理解微課,認真思考,在日常教學中落實,有機結合微課和“翻轉課堂”,讓“微課”逐漸變為“微課程”。同時,教師應加大學習力度,盡全力將信息技術水平提高,將高質量、高水平的微課制作出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讓微課可以真正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掌握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熊開武.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9):42-44.
[2]劉玉辰.“追趕潮流”實現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8):159-159.
作者簡介:
徐泳杰,廣東省惠州市,廣東省博羅縣龍華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