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心
摘 要: 目前我國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流程更加規范、評價方法也更加多元化,極大地保證了品牌專業建設的質量,而品牌專業建設受政策變動、社會需求、社會認知、師資水平、教學資源與學生等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推動品牌專業建設,應該健全篩選機制、增加師資投入、謀求多方合作。
關鍵詞: 職業學校 品牌專業 影響因素
1.引言
職業教育可分為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其中學歷職業教育可分為初級、中等、高等職業教育,而非學歷職業教育主要是企業和個人培訓,我國的職業教育已經過30多年的發展,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性質、內容、地位等的認識有了提升[1]。截至2016年初,我國職業學校在校生人數約為1100萬人,較2014年增長了約23%,而我國職業院校的數量約為1300所,較2014年增長約1%,而在市場規模上,職業學歷教育市場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市場規模分別約為1431億元與3106億元,較2014年其增幅分別為23.2%與21.0%,可見其市場廣闊。我國職業教育最初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但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人力資本、知識經濟等為新特征的新一輪競爭,使得國家加大了對于教育的改革和投入力度,但是從我國教育的發展看,我國還是以高等教育為主,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為精英教育,遠不匹配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2]。因此我國各大高校開始擴招,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組成,其份額自然受到高校擴招的影響,并且時至今日,職業教育不能與高等教育相提并論,但其又是滿足社會需求的必需,因此創建品牌專業,有利于職業學校發展、招生,提高其辦學效益和管理水平[3]-[5]。但是職業學校品牌建設是較為系統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只有在理清相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才能推動職業學校更好地發展。
2.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的現狀
2.1品牌專業設置更為規范
品牌專業的設置有著健全的管理機制,首先建立的品牌專業委員會對品牌專業是否建立的各項條件進行充分的分析,此外對于品牌專業的課程安排、實踐等教學實訓活動有著科學的安排,同時嚴格執行“雙證”制度,并且實現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實現品牌專業所供給人才與需求相符。
2.2品牌專業教學評價多元化
為了推動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的發展,眾多職業學校在現有專業教學評價方法上構建了多方參與的評價模式。比如教學質量評價、授課教師執教水平評價等,通過多方參與評價,從多個維度對品牌專業的教學進行評價,從而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品牌專業實力。
3.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梳理相關文獻研究,并結合原憲瑞、陳德均、趙斌等眾多學者[6]-[9]對品牌專業建設的相關因素的研究,本文從內部、外部兩個方面對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3.1外在因素
3.1.1政策變動
為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滿足社會需求,早于1993年我國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就明確提出了要改革和完善現有教育體制,并使職業學院的在校中占高中畢業生的60%,而這是國家加大了財政支持力度,但求規模輕質量的較為粗放的職業教育發展使得職業供給與社會需求不匹配,因此2006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其意在使職業學者抓教育重點,改革教育模式,為配合教育部,我國各地也相應地出臺相關文件。而這些配套政策、文件決定了未來發展的方向,也為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提供了指導。
3.1.2社會需求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專業是否設置要與社會需求相掛鉤,目前市場內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等機構團體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而此類變化又會慢慢地作用到學院專業設置上。因此,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要與市場環境、社會需求相掛鉤。
3.1.3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主要反映了個人、群體對某一事物的心理反應,一般而言,改變個人的外在條件較為容易,比如收入,但是要改變個人內心的認知并非短期可達。對于高等教育而言,職業教育并不占社會主流,而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認識也往往是偏見的,而這種偏見使得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選擇處于被動,而這顯然不利于職業學校的發展,不利于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的建設。
3.2內在因素
3.2.1師資水平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其是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的核心,因此師資水平直接決定了品牌專業建設的質量。對于師資水平的衡量,一般可由職業院校的師生比、人均科研影響因子、學歷層次進行直觀的衡量,而教師的職業道德及技能會對師資水平產生影響。但是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極大地受到師資水平的制約。因此,推動教學團隊建設會影響外來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
3.2.2教學資源
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對學校的教學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教學資源即為教學目前配備的硬件、軟件,包括實踐場所與設施、課本、題庫、相關軟件等。教學資源的豐富會使得教學模式更為多元化,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品牌專業建設。
3.2.3學生
品牌專業建設的初衷是更好地服務社會,體現在學生的就業結構、就業薪酬、就業率等方面,而從側面看學生的就業結構、就業薪酬、就業率等會反作用于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即學生的發展會影響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
4.結語
4.1結論
職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但也遇到了瓶頸,因此通過建設品牌專業提升學校知名度促進學校發展,保證生源,提高學校辦學效益。目前為了推動品牌專業的發展,我國職業學校的品牌建設更為規范、評價方法更為多元,但是在建設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政策變動、社會需求、社會認知等外在因素,師資水平、教學資源、學生等內在因素,只有在充分把握相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才能理清現狀、問題,為推動職業學校品牌專業的建設奠定基礎。
4.2對策建議
4.2.1健全篩選機制
品牌專業的建設離不開健全的篩選機制。職業學校的品牌專業建設在充分體現學校特點、優勢的同時,要動態、具有前瞻性地對未來可能變化的趨勢進行預判,在此基礎上對具備充足的教學資源的專業大力進行發展,大膽進行品牌專業打造。
4.2.2增加師資投入
師資力量的雄厚與否關系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的順利與否。因此要加大師資的投入力度,建設品牌專業帶頭團隊,通過開展各項培訓、交流等手段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完善教師聘請制度,相關資源適度向品牌專業傾斜,健全品牌專業骨干培養機制,有條件的職業學校設置品牌專業骨干培養基金,保證教師科研所需資金。
4.2.3謀求多方合作
建設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應該謀求多方合作,首先和相關科研院校、企業、單位等組織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而快速地對市場的變化進行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此外,還應該大力拓展校外試驗基地,從而為人才的實踐培養提供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奚亞洲.職業教育品牌化思考與構建[J].科技資訊,2013(27):151-152.
[2]黃桂嬋.創建高等職業教育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6):39-42.
[3]張悅耳.中職學校創立“現代品牌專業群”的必要性與建設途徑——以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為例[J].職業,2013(29):55-56.
[4]楊靜.加強品牌專業建設 促進學校發展——合肥市職業教育中心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情況介紹[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14):48-48.
[5]姜大源.論職業教育的重點專業建設與品牌戰略[J].職教通訊,2002(1):14-15.
[6]原憲瑞.品牌專業群建設中的政府作為與院校行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5):65-70.
[7]陳德均,陳海濱.職業學校品牌專業建設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22):103.
[8]趙斌.中等職業學校如何進行品牌專業建設[J].河南農業,2017(6):8.
[9]鄭漢良.建設品牌專業:中等職業學校轉型發展的生長點[J].教育發展研究,2013(19):43-47.
項目名稱:吉林省教育廳2016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16ZCY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