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梅
摘要: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出現并在高校各類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探討有效的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能夠提升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中,在對混合式協作模式的基本內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高校財務會計學科課程教學為例,探討網絡空間環境下財務會計學科混合式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關鍵詞:網絡空間;財務會計;混合式教學;教學策略
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地融合面對面學習和網絡學習二者優勢的新興教學模式。在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在發揚傳統面對面教學模式優勢的同時,淋漓盡致地發揮出線上學習優勢,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本文在闡述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的基本內涵基礎上,提出了網絡空間環境下財務會計學科混合式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一、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又稱為BCL學習法,是一種集合傳統課堂與網絡學習優勢的學習模式,提前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在各種教學資源的支持下,學生與其他學習伙伴一起通過討論、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務。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師生雙方的身份發生了徹底轉變,學生的參與熱情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師也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學習時間,借助于教師上傳于網絡空間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學習,能發現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利用課堂時間與老師、同學進行切磋,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增強了學習創造性與主動性,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二、網絡空間環境下財務會計學科混合式課堂教學應用路徑
混合學習是在努力發揮在線學習優勢的前提下,又合理地利用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資源利用率。本文中以高校財務會計學科教學為例,提出了以線上線下、網絡課堂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的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一)合理地設計財務會計學科在線學習平臺
基于MOOC資源開展在線學習是當下的主流在在線學習模式。在構建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中,充分利用MOOC等在線學習資源,設計財務會計學科MOOC在線學習平臺。首先,將相關資源上傳到網絡中,為學生的線上學習做好準備。一方面,可以由高校自主結合本校的課程設置實際情況,組織優秀教師開發MOOC課程,建設本校特色的財務會計學科MOOC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等在線慕課學習平臺。的學習資源,除了自主學習以外,學生還可以在線進行測試,也可以針對某一話題發展看法。同時,該平臺利用大數據對學生的聽課、作業、討論、測試情況進行分析,為每個學生繪制出切合實際的學習曲線,教師通過學習曲線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課堂學習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及時插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
網絡空間環境下財務會計學科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下,結合慕課的在線學習資源,應對應的插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增強混合式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具體如下:
一是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首先,要突出導入環節的重要性。在進行混合式教學之前,先要在課堂中向學生介紹課程背景、重難點、定義與原理等,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建立起初步了解。再次,串聯知識,突破重難點。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按部就班地進行授課,要想辦法將學生獲得的零星化知識串聯起來,將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分解,為學生理解提供輔助,使學生對會計準則產生一定的理解,并能積極運用其解決具體問題。最后,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鼓勵他們展示才華。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知識點,向學生拋出有價值的話題,或是有針對性地提供具體案例,也可以設置仿真性情境,使學生積極進行討論、練習、作業,以此來回應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有效鍛煉。也能有效縮短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距離。
二是,合理地進行實踐教學設計。實踐教學設計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校內課程實訓,二是校外基地實踐。校內實訓主要涉及到兩項內容,分別為會計手工做賬、電算化軟件操作,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他們布置相應的任務,讓他們在創業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等處完成,也會為學生提供各種電算化軟件,如用友、金蝶、福斯特等。在完成任務期間,學生會接受到大量信息載體,如原始憑證、賬簿、財務報表等,成功地將之前掌握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財務會計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不能只將教學目光投向課堂中,校外實習基地也是鍛煉學生能力的重要場所。由于現階段條件有限,只能分批次安排學生學習,在真實的環境中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把握住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
(三)混合式課堂教學的評價
為了準確把握這種方式教學效果,可以通過訪談等形式對各個環節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表面看,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幫助教師卸下了繁重的教學包袱,實際上卻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向學生傳遞先進的學習理念,還要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更關鍵的是,要根據學生實際能力,找到最佳切入點,合理確定項目任務。要想切實提高這種學習模式的實效性,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當每個小組成員都具備良好的協作能力,學習效果就能得到有力保證。因此,教師不僅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還要精通心理學,能靈活駕馭學生的各個學習環節,以客觀公正的評價來激勵學生,對學生的各種進步給予肯定,增強評價結果的信服力。
結語:
混合學習是在努力發揮在線學習優勢的前提下,又合理地利用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資源利用率。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探討有效的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能夠提升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中,在對混合式協作模式的基本內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網絡空間環境下財務會計學科混合式課堂教學應用策略,指出應結合慕課的在線學習資源,應對應的插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增強混合式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在當今時代下,高等教育提出了面臨著新的機遇,高校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經濟建設為歸宿。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課程改革及課程體系的健全。網絡覆蓋面的不斷拓寬,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混合式協作學習模式已是課堂改革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陳朱斌. 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混合式教學研究——以中職會計“錯賬更正的實操訓練”教學為例[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5(4):11-14.
[2]呂珺, 楊元貴, 何玉嶺. 會計學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構思——以石河子大學為例[J]. 商業會計, 2016(18):115-117.
[3]彭博. 混合式學習法在財務管理教學設計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3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