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摘要:大學生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能有效地緩解就業難的問題,而且能使其擁有更廣闊的能力提升的空間。畢業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因此,目前,各大高校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增加畢業就業率,紛紛構建了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體系。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對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對學校的教育進步、我國經的濟發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將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和其解決的途徑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問題;解決途徑
對在校大學生而言,要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求發展,不僅要具備學習意識,更要有敢于創新創業的精神。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和常規的教學活動有所區別,是各大高校實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教育課堂課后的拓展和延伸,對深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思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目的和意義
1.1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目的
開展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是為了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創業的能力,使之在實踐中能力得到成長,思想得到磨礪;同時,也能促進其進行自主創業,進而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增強社會經濟的活力 。
1.2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意義
創新創業實踐是高校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之一,符合高校的人才培養的目標及方向。對參加了創業實踐活動的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幾乎一半的學生表示,自主創業是他們參加創業實踐活動主要的動力。在市場開放這一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學習不應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的學習,更應親身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尋找自身發展的機遇。并且,大多數的大學生一致認為,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很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自我管理和自己決策中,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個人才華得到施展。
2、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高漲,而實際上,很多的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還不夠強;而且,他們對創新創業缺乏科學的認識,因此,在實踐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創新創業實踐的硬件條件和環境不理想。在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學校須為大學生們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然而高校實際的創新創業的環境,硬件條件沒有達到要求,而且學校中創新創業的氛圍沒有建立起來。雖然很多的高校都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但是與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這部分實踐活動仍處在一種弱勢的地位。有些學校或學院雖然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卻不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硬件支持;而且在環境氛圍的建設方面,資金的投入不充足,這會影響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進而會導致創新創業整體氛圍的日益薄弱。即使有些學生依然能保持高漲的熱情,積極參與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導致項目終止。
(2)師資教師隊伍的缺乏。雄厚的師資力量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極為重要,這是因為有足夠創新創業教育經驗的教師不僅能給學生們進行豐富的理論指導,而且能提供足夠的實踐經驗的指導。而實際上,大部分的高校老師自身沒有足夠的創業實踐經驗,因為其本身沒有豐富的相關的經歷,因此,只能給學生講授理論上的知識;當遇到學生的實際創業中的問題時,他們也不能迅速地找到一個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這些老師未經系統的創業知識的培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帶來一定的影響。
(3)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的形式較為單一。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其開展主要的形式就是模擬競賽。而這些競賽只停留在模擬階段,沒有充分地考慮社會現實中的影響因素;而且,這種創業訓練和實際項目的結合很缺乏,因此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在這種形式下,大學生們沒有在真正意義上獲得社會實踐的機會,因而不能完整地學習掌握創業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流程,最終會使創業教育的工作質量下降。
3、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的解決
(1)創設創新創業基地。建立一個創新創業的基地,為校內的學生創造一個“全真”的創業氛圍,使學生貨真價實地體驗創業感,使之在創業實踐中尋找創新的靈感。這能很好地激發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使之找到創新的激情。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其雁山校區內的“雁山苑”西餐廳創業實踐很成功。這個例子中,采用的就是建立創新創業基地這一方法,學校提供了場地,而大學生來管理和經營。在對西餐廳進行管理的一系列實踐,大學生增強了自身的實踐能力,豐富了自身的創業經歷,也為其他的在校學生做出了創業的好榜樣。
(2)建立大學生創業社團。大學生創業社團可以把學校不同專業、不同學院中的有創業想法和熱情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建立起校內的創業學習平臺。這有利于學生間的進行創業實踐的經驗分享及交流;同時,也能定期以大學生創業社團的名義組織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如創業社團可以自行組織,舉辦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講座、創業策劃大賽,和其他學校的大學生創業社團進行交流、學習活動等等。這些由社團學生組織進行的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能引導校內校外的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創新創業的實踐,進而激發他們進行自主創業的動力。
(3)搭建學科競賽的平臺。學校方面可通過組織大學生參加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學科競賽,如“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競賽,給大學生提供各式各樣創業實踐的平臺和機會,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發掘他們創新創業實踐的動力。
結束語:
習近平的“全球創業周.中國站”賀信中表示:“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創業能力的提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中國未來的“儲備人才”――高校大學生,要有敢于創新創業的精神,積極克服和解決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賀飛飛.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神州,2017.
[2]周智娟,羅培中.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科教導刊,2016.
[3]胡義楊.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文存閱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