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靜 鄧思慧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專科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發生顯著的改變,培養專業性人才將成為未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趨勢。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我國日后發展、團結穩定具有緊密的聯系,其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建設。本文分析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針對目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較為優質的解決方案,期望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目前我國專科院校在不斷擴招,許多院校由于生源的壓力,為了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號召“以學生實踐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最終實現理論與實際結合”,但是事實上,大多數專科院校教師過于急功近利,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視,導致專科院校學生的素質水平普遍不高,進而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專科院校為了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就要走社會化的教育道路,讓學生從思想上發生改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培養高素質人才[1]。
一、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市場在迅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的同時,我國將較多的資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中。專科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組成部分之一,其也逐漸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我國專科院校的數量逐漸呈現上升趨勢,學生的課程專業也逐漸社會化,生源的數量也在增加,專科院校的人才已逐漸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現代化專科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讓學生樹立社會主義的理念,讓學生抵制腐朽的思想,這在現代化建設中是較為重要的。因此,高校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二、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眾所周知,高校是以培養人才為主要教學目標,另外,社會與家庭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將學校、社會、家庭三者進行整合,才能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才能指導學生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專科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下從高校實際教學目標出發,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一)教育理念實現社會化
1.加強培養高素質人才理念,開放式教學
專科院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是以傳統的課堂教育為主,其教育方式較為封閉,對學生適應社會發展、提升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都是不利的。在新時代,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緊跟新時代步伐,將教育實現現代化,與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另外,專科院校要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會中,做到開放性,以學校教育為中心思想,讓社會大眾一起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3]。
除此之外,專科院校要加強培養高素質人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這就需要專科院校管理者要將社會因素充分考慮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專科院校的教學目標,并且也是學生、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的重要樞紐,只有將社會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主要教學內容,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社會人群的整體素質,同時促進大學生的積極健康發展。
2.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目前專科院校往往使用傳統的教師單一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的接受新知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是應用同樣的教育方法。傳統的教育方式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進而不能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在現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發現社會內容,避免與社會脫軌,自主思考并分析社會現象與社會現實,提升大學生自身修養并培養自身品格的同時,最終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得以良好發展的目標[4]。
(二)教育內容需要改革創新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踐教學
目前大多數專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編寫方面并不具有科學性、時代性以及連續性是不能形成良好社會體系的原因。基于這種情況,專科院校在編寫教材內容時,要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并且根據專業的差異,對學生應該開展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在專科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經過社會實踐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讓學生自主積極的與社會接軌,最終實現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其次,專科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將其作為教育的基地,定期帶領學生參觀學習,熏陶學生的愛國情懷與革命主義教育。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利用多種形式展開社會調查,分析社會現象并表達自身觀點,提升學生社會調查能力的同時,實現專科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遠發展的重要發展理念。
2.注重學生與教師的主體意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專科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將自身教育理念實現不斷改革創新,將教學方法與時俱進,最終將系統、科學的教育理念傳授給學生。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引導學生判斷社會信息,將最終結果轉變為自身認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顯著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5]。
(三)教育方法需改革創新
目前是信息化時代,網絡已逐漸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途徑。有研究指出,網絡已成為年輕人溝通交流的主要基地,年輕群體更傾向于在網絡上表達自身觀點,并且討論社會最熱的話題。因此,專科院校要充分利用網絡發展平臺,將其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交流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環節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其各因素能均衡發展,讓學生的思想政治能與社會發展相聯系,甄別、判斷社會信息,最終形成大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讓其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育理念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專科院校只有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與時代脫軌,為未來工作打好堅定的基礎,同時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丹. 大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的探析[J]. 考試周刊, 2017(82):93-93.
[2]王磊. 大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的探析[J]. 辦公室業務, 2016(9):11-11.
[3]羅觀. 大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的探析[J]. 祖國, 2016(23):134-134.
[4]宋雨露.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形勢及新途徑探索[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6(10X): 65-66.
[5]尹輝. 網絡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新途徑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10):20-21.
[6]邢丹丹. 淺析微信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途徑[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7):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