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對于英語教育的研究歷史已久,但對于校外培訓機構英語教育的研究起步很晚。本文通過搜索和閱讀文獻,對國內關于培訓機構英語教育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與分析,以及對各個年齡階段的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在此基礎上指出對培訓機構英語教育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培訓機構;英語教育
引言: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對外交流不斷擴大,英語熱越來越高,語言培訓行業也隨之興起,英語培訓機構作為新興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而一些針對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學特色研究也不斷呈現,成為審視英語教育的一類新的視角。
1.校外培訓機構相關研究
1.1 概念的界定
王有升是國內最早提出校外培訓概念的學者,他認為聘請家教、送子女參加寒暑假或周末的校外培訓以及參加日常培訓班是校外培訓機構的主要培訓模式。雷萬鵬是國內有關校外培訓的實證研究者,他指出,校外培訓是中小學生在公立學校的教育外,家庭自付學費參加的有關文化課或藝術類的培訓,其含義與英文“private tutoring”相似。澎湃是國內最早進行課外培訓比較研究的學者,他綜合前人的研究觀點后認為,校外培訓是在主流教育之外由私人支付的教育形式,對主流教育起到了補充的作用。也有學者認為培訓機構作為提供短期技能培訓的非學歷教育機構,彌補了很多學校英語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對我國英語教育體系有積極影響。顧明遠在《實用教育學》一書中指出,校外培訓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形式,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筆者認為校外培訓指的是在公立學校以外的某個場所,不同形式教育團體和個人及依據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政策法規,取得合法的辦學資質后,利用公立學校教育以外的時間,(上學日的晚上、周末和寒暑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開展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活動。由于其以市場經濟為準則,校外培訓具有鮮明的盈利性和商業性的特點。
1.2 校外培訓機構的相關研究
國內校外教育培訓研究的書籍與論文,主要有許政法的《國內課外培訓研究回顧和展望》,他在文中提出課外培訓以提高學業成績為目的,同時給學生造成很大的負擔。蔣平和黃平的《沖突與和諧:培訓教育發展的前瞻性思考》則認為,校外培訓與校內教育非但不沖突,兩者還可以有機的補充。石丹淅在《校外培訓機構走俏新解》中指出,校外培訓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劉東芝在《課外培訓教育的規范化管理》中對機構的內在運作、師資、人員管理等方面指出了問題與不足。田敏的在《對民辦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一文中指出民辦教育為家庭收入高、有條件的孩子提供了更優越的教育資源,與公辦校相比更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楊春的《校外教育培訓中師生關系倫理性與契約性的博弈》闡述了校外培訓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會更溫和,更有愛心、耐心,并且學生家長交學費與培訓班,無形之中就和教師產生了契約的關系,教師就想方設法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進而使學習效果達到家長的期望值。
2. 國內關于英語培訓機構教學的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校外培訓市場發展迅速,英語培訓機構所占比重較大,這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學者們也對此展開了研究。以“英語培訓機構”為主題,在中國知網檢索出1982年至2017的相關文獻1132篇,其中包括碩博士論文和期刊論文。
筆者通過分析關于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趨勢,發現:(1)國內關于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起步較早,但是在1983至2002年之間,學界對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出現中斷;(2)總體來看,英語培訓機構自2002年以后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呈上升趨勢,但從2014年以后的近幾年研究的趨勢在下降。
筆者又通過檢索和閱讀文獻,發現關于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培訓機構的發展現狀、營銷策略、問題及解決對策等,但是對英語培訓機構教學模式的研究甚少,以“英語培訓機構教學”為主題在CNKI中檢索出222篇文獻。學界對英語培訓機構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總體來看關注越來越多。研究涉及少兒英語、中學英語以及大學英語各個年齡段,因此現將各階段“校外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學”這個研究課題進行文獻綜述,以期對今后的研究有所啟示。
2.1 關于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的英語教育已在國民中普及,由此有關如何更有效地對各個年齡層的人進行英語教學的討論越來越多。再加上英語學習出現低齡化的趨勢,雙語幼兒園層出不窮,幼兒英語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關于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研究也開始涌現,其中包括對校外英語培訓機構教與學的關注。
市面上的許多幼兒英語培訓機構為幼兒英語學習提供良好的教材和環境做出了努力,彌補了學校英語教育的不足,因此早期的很多學者更關注培訓機構的積極方面。陳逸青提出,培訓機構不僅可以彌補英語教育體系中幼兒英語教育規劃的缺失,而且為低年級英語教育存在的弊端提供參考性建議和改進方法。然而周文婷也提出了其消極影響: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加重教育的不均衡現象。
還有一些學者通過與學校英語教育的對比,研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學優勢。崔雪通過對比發現培訓機構的教師具備教學熱情和活躍互動的教學技巧,而學校英語教學課堂沉悶,缺乏互動性。尚雙鳳對一些知名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調查后發現,培訓機構課堂上充分應用兒童英語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浸入式教學法。而公立學校的英語課堂費時低效,教師滿堂灌。
總之,公立學校和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班級設置、對老師的要求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總體來看校外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要優于學校少兒英語教育。
但是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的火爆也產生了專業教師短缺、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教學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面臨一些挑戰。有學者便開始分析研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吳霓在《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現狀與問題分析》一文中指出,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普遍存在著規模小、水平低、授課內容陳舊、形式僵化、等問題。王文熙通過調查指出培訓機構存在教師隊伍不夠合理穩定、教材選用不恰當、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建議高校開設學前幼兒英語教育專業,培養專業的師資隊伍。趙并娟也提出培訓機構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專業素養下降,導致英語教學質量滯后。由此可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也存在教學模式陳舊、教材不科學、教師專業素養不夠、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
隨著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大量涌現,國內外對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教學方面的研究逐漸增多,但研究主要基于當地英語培訓機構現狀、教學方法、師資狀況以及與學校幼兒英語教學的對比研究等方面,研究的范圍帶有局限性,對于規范少兒英語培訓,提高少兒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借鑒意義不是很大。大多數研究的視角沒有針對課堂教學特色而展開,對于區域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研究也往往趨于理論化。另外,在研究中能科學系統有效的研究校外少兒英語培訓教學特色的論著極少,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2.2 關于中學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
筆者通過文獻搜索,發現有關中學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甚少,例如以“中學英語培訓機構”為關鍵詞,在CNKI中檢索出的相關論文只有20篇。在其他的論文數據庫查找出來的研究成果也很少。文章多數都是研究中學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并且與學校英語教學進行對比分析,且這些論文大多發表于2014年以后,現就這些論文進行總結分析,希望為今后的研究指出方向。
李丹凌通過公立中學和新東方中學生英語教學模式的對比,發現現行中學英語教學模式更注重系統教學,著重于詞匯語法的教學,但缺乏語言交際和師生互動。而新東方注重于考試重點難點的透徹剖析,以及課堂師生互動、學生的積極性、英語交際能力等。段霓進行對比研究,發現校外培訓機構以建構主義原理為基礎的初中英語教學確實存在優勢,突顯出公立中學的應試教育、師資不合格、教材不合理等諸多問題。陳蕾在《中學英語與英語培訓機構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中指出,學校中學英語課堂多應用語法翻譯法,教學內容系統性強,重知識輕能力,大多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英語培訓機構采用交互式教學模式,教學活動多樣化,但教學系統性不強。認為普通中學應借鑒英語培訓機構的優點,完善現行教學模式。
綜合前人對中學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發現大多都是分析其教學模式,并和學校英語教學對比,為中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建議,因為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培訓機構吸引學生的最大特色。但是這些研究主要局限在理論層面,實證數據太少,即便有少數的學者利用問卷、訪談的方法,但研究對象只局限于老師和學生,數據素材不足,導致研究的視角相對狹隘,研究成果也沒有太大的突破。
2.3 關于成人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
目前關于成人英語培訓機構的研究有功能定位、營銷策略、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辦學特色等,而筆者通過檢索和閱讀大量的論文,發現更多的研究是關注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尤其是與大學英語教育做對比研究,認為應該改革高校英語教學。
張詩薈,李琛在《英語培訓機構與高校英語教學特點對比研究》一文中指出,高校英語課堂主要目的是拓寬學生知識面和教材知識,而培訓機構注重的是應試技巧和英語專項技能訓練。王宇通過調查研究認為高校教材的選用應向實用、趣味、針對性強、方便操作等方向改進;教師應展現出更積極的精神面貌;及時改進教學法,優化課程設置。王佳宜分析新東方英語教學優勢體現在;分類指導、因材施教與分層教學;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方法以及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新東方英語課堂不僅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同時也強調理智教育與人生指導教育的開展,教師能夠將自身的人生經歷分享給學生,來鼓舞和影響學生。由此提出高校應推動英語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英語教師綜合素質。姜雪艷在《淺析大學英語教育改革》中指出,大學英語教育模式呆板,教師中心論,忽視口語能力培養,教學內容脫離實際。而培訓機構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培養聽說能力,教師大都熱情飽滿,幽默雄辯和陽光向上。因此她認為高校英語教學應確立學生中心論,建立個性化、開放型和自主性的新型英語教學模式。田娜指出相比于大學英語課堂,培訓機構的優勢體現在純正的英語教材、教師的語言魅力以及對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培養。
從這些研究可以看出,學者們更多的是關注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特別是與大學英語課堂的對比研究,呼吁高校英語課堂應該改革教學模式,摒棄枯燥低效的傳統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多沒有通過實證研究,單純地講述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其中包括師資、學生自身特點、教學方法,研究視角太寬泛。有的就算有實證數據,也只是通過簡單的調查問卷、采訪、實地考察這幾種方式得來的,在調查研究方面缺乏經驗,數據也不充足,并且很少是通過數據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
3.結語
縱觀學者們的研究,有成就也有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英語培訓機構機構教學和學校英語教學的對比,并且多數學者通過調查研究,認為校外機構的英語教學普遍優于學校英語教學,呼吁學校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語言輸出能力,這對我國英語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啟示。
(2)研究對象多集中在少兒英語階段,關于中學和大學英語的研究還很少,這為今后的研究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研究對象。
(3)研究內容多為教學方法、師資狀況、教學目的等全面覆蓋,沒有深入展開,視角太寬泛,這為今后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有所啟示。
(4)研究方法多數采用理論或者問卷和訪談,研究方法比較單一,說服力不夠。很多論文都是理論性地簡單談一些教學模式的現象,并沒有數據證明。也有學者利用了問卷,訪談和觀察的方式收取數據,但都是針對教師和學生,研究的對象太局限,數據素材太少,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筆者認為教學特色應該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師的教學技巧,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很多教學活動在內,而目前幾乎很少有學者對這一方面有深入研究。所以以后的研究可采用調查法配合行動研究法深入課堂實踐,在實踐中反復思考、總結、提高,從而增加研究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黃立波.對民辦教育非學歷培訓機構發展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5(5)
[2]李丹. 我國英語教育培訓機構的現狀調查研究——以鄭州市英語教育培訓機構為例[D].河南:河南大學,2014
[3]周文婷.校外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教學特色研究——以淄博市為例[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7
[4]王文熙.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中幼兒英語教育的現狀與問題研究——以河南省Z市J區為例[J].亞太教育,2016(4)
[5]吳霓.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現狀與問題分析[J].社會視點,2017
[6]陳逸青.淺析中國幼兒英語培訓機構的英語教學對英語教育體系中的英語教學的積極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
[7]趙并娟. 當前中小城市少兒英語培訓教師發展所面臨的問題[J].漯河職技術學院學報,2013(7)
[8]崔雪. 從兒童英語培訓機構的英語教學中得到的啟示[J].學科園地, 2008
[9]尚雙鳳,李成鳳.培訓機構與學校少兒英語教育之比較[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5)
[10]李丹凌. 關于中學英語教學模式與社會英語培訓機構教學模式的探討[J].學科教育,2011(5)
[11]王慧之. 校外英語培訓機構與普通中學英語教學狀況調查[D].陜西:延安大學,2014
[12]鄭陽,藺書梅. 中學與培訓機構英語教學對比研究——以日照市新營中學與卓越英語為例[J].文教資料,2014
[13]蔣慧成. 英語培訓機構模式探討——大學英語教育的反思[J].高等教育,2011(7)
[14]王 宇,陳祚瑜. 高校英語教學與培訓機構的效度對比研究及發展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
作者簡介:吳菲(1995-),女,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族:漢,學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