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琪
摘要: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現在是知識型社會,對于九年義務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重要任務之一。本文通過描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引言:
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然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多種多樣,這就要求教師改善傳統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創新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養成創新型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創新型人才。然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探究。
1、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受應試教育和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們為了節省時間加快教學進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未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展開教學,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使得教學質量不能有效提高。教學模式陳舊單一,大多數教師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課后布置大量的練習題以延長學生學習數學的時間,然而大量的練習題給學生增加了壓力。這不是正確的效率觀念,教學的有效性不是通過延長教學時間來實現的而是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參與數學競賽等學習活動以開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的職業素質有待提高。有的教師思想觀念陳舊,信息閉塞不利于教學高效有效的展開。
2、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2.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小學數學課程規劃標準當中,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是不可或缺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2.2是適應新課標改革的需要
教學模式陳舊單一,大多數教師沿襲傳統的教學觀念,大多都是應試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沒有和學生積極互動,更沒有讓學生更好地參自主學習,使得課堂氛圍過于嚴肅、枯燥乏味,學生們長期在這種課堂環境下學習很容易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心理。新課標改革的需要則是注重學生積極主動性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成為主體。然而,新課標的改革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這就不得不要求學生具有創新意識。
3、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方法
3.1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創新意識
眾所周知,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要使得學生具有創新意識首先教師就要具備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夠正確的引導學生。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傳輸為主的教學思路,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改變教學方式。傳統教學中,教學課堂上都是教師單方面的給學生傳授知識,缺乏與學生們的互動,以教師為主體,課堂氣氛比較嚴肅。學生們長期被動的在這種課堂環境下學習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然而轉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并結合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通過多種有趣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實現了資源共享,課堂上的重難點問題結合多媒體技術的講解可以使得學生們自主進行探究式學習。比如在學習認識平面幾何圖形的內容時,提前讓學生們上網查找平面圖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讓他們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完成一段視頻制作,視頻中的圖片內容可以是從網上下載的平面圖形也可以是自手繪的圖形,并插入自己的問題作為文字內容。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講解他們制作的視頻。
3.2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當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有發散性思維,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同時,還應當在合適的時機營造出積極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問題的解決與討論。
3.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影響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數學以其自身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就使得學生學習起來很難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藥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的理解能力,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與教學實例來加以引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3.4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后復習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理解起來比較抽象的學科,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對現實生活中抽象的事物更是感覺到陌生。因此為了降低教學難度,教師授課時結合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們演示數學中幾何圖形的形成。比如在給學生講解如何計算圓柱和圓錐的周長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建教學情景,給學生們展示圓柱和圓錐展開后的形狀,讓學生探究學習。這種直觀、形象的演示便于使學生們理解。此外,教師將課堂的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便于學生們課后復習,對于課堂上不明白的或者聽遺漏的知識點及時補充,實現了課堂教學再現。
3.5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體驗
傳統教學主要以“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入信息教學,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置趣味提問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教授平面幾何圖形時先讓學生們觀看七巧板的拼圖游戲然后提問七巧板中的圖形是什么,學生們的好奇心被引發了,隨后讓學生們帶著問題跟著老師學習會使得學生們較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效果更佳。
3.6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
數學教學中抽象的幾何圖形對于形象化思維的小學生而言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教師們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演示抽象圖形的旋轉、平移、折疊過程,給學生們呈現出生動、形象的圖形使學生們在學習課程內容之前就有了直觀意識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重難點知識也隨之變得簡單起來。
結束語:
小學是孩子創新意識的啟蒙階段,在此階段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不論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拓展,還是今后的學習成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對學生學習特點做出全面分析與準確把握,不斷探索、嘗試更科學完善的教學方式,從不同角度來培養、拓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慶友.恰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科技創新導報.2015 (4) :166
[2]梁銀健.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J].教育.2016(4)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