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平
摘要:本文以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為課題進行研究,以期轉變教師的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歸還教學的本真,實現師生雙方精神的相遇和心靈的溝通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話教學走進小學數學課堂,但由于課堂仍屬于教師占主導地位的舊課堂氛圍,為了加強小學數學課堂對話質量,使數學課堂有自由民主、理性思考、良性互動的氛圍,本文將敘述在新課改下核心問題引領小學數學課堂對話的追求,以期轉變教師的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態度。
關鍵詞:新課改;核心問題;小學數學;對話教學
師生間的教學對話溝通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為普遍的教學形態,但對話的問題過于程序化和制度化,以教師預設內容為主,問題內容淺顯化和封閉化,課堂上形式主義太濃,低質量的對話教學不利于學生發展創新性思維。新課改下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對話教學能使課堂氛圍民主化,加強師生間的良性互動,還能深化知識。尤其是在關鍵知識點和經驗設置核心問題,使學生真正理解對話意義,更為理解課堂教學知識,有利于培養理性思維。
1.對話教學的含義
對話教學是新的教學形勢下產生與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對原有教學方式的補充,也是新課程理念在數學教學中的體現,這種教學方法增加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理解與消化過程中。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講授原理、定義以及解題方法轉變為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在自己主動探索中發現、掌握數學規律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技巧。[1]對話教學讓師生在交流與合作時學生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學會真正的學習,落實教學目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
2.為何要追求基于新課改下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對話教學
1.課堂的不平等性
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教師的意識為課堂的主體意識,教學中缺乏平等意識或表面化,導致的結果就是俗稱的“填鴨式教育”,主要表現為教師教,學生被教;教師事無巨細地講,學生信而不疑地聽;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思考的標準答案,學生缺乏自己的思維。學生沒了自己的思想,只是被動得接受知識,這樣缺乏平等的教學課堂是封閉的、呆板的教學。
2.缺乏良性互動
在最面廣量大的日常教學中,其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是單向和雙向兩種,即教師→學生、教師→←學生。[2]大多數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都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互動,局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忽視了學生與學生間的有效互動,學生不能自主參與學習,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學生與學生間的良性互動,對學生自主學習性有負面影響,使對話教學的課堂效益不盡人意。
3.核心問題設置
數學是對學生邏輯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它需要遵循知識邏輯的脈絡。在部分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隨意,缺乏深度,沒有體現數學知識的內在統一性,沒有讓學生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沒有真正的理解數學知識,只是進行混亂的探究與思考,獲得的只是零散化的知識碎片。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內到外的學習過程,提出的問題要有深度,觸及知識的內核,需要學生積極動腦,創新思考,如果提出的問題始終停留在表面,無益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無法真正的學習。要想使小學數學對話教學課堂真正有課堂效益,需要解決設置有意義的核心問題。喬森將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構問題;一類是劣構問題。良構問題往往有確定性條件、同一性解決方案。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是良構性問題,屬于微解答距或者短解答距類問題,學生只需查閱文本或者模仿例題即可[3]。設置有挑戰性的、開放的趣味性核心問題,讓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
3.如何實施基于核心問題的小學數學對話教學
1.營造課堂公平性,加強課堂互動
實現教師與學生間的對話平等是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重點之一,讓學生在學習時對教師沒有畏懼心理,能夠真正的參與課堂。教師在教學時,態度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用較為親和的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給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態度的機會,在課堂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加強學生和學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在群體交流中學會互幫互助,做彼此的傾聽者,思維得到了碰撞,在精神和心理上都獲得了滿足感與成就感,使對話教學更有課堂效益。
2.由核心問題出發,提高對話教學質量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教會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數學的方法,即數學化思維,在數學的關鍵處設置核心問題,通過深度對話教學,讓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方法,應對層次不同、深度不同的學習問題。學會對問題進行抽象、推理、思考,不再停留問題的表面,而是關注數學知識的深度。如學習“長方形的體積”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個長五厘米、寬四厘米,高一厘米的長方體模型來讓學生計算用體積為1正方厘米的小正方體來拼湊長方體時,需要幾個小正方體。有些學生可能會使用拼湊法,將小正方體拼湊成長方形,再算其個數;有些學生可能沒有擺,而是用除法的方式算出個數。重要的不是計算的結果,而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完成一個數學思維過程,對問題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思考。不同想法的學生相互補充,相互驗證,思維的碰撞激起靈感的火花,真正掌握學習數學化思維。
數學知識是枯燥的,數學課堂卻是多彩的、開放的,在學習不同數學內容時不同的思路給數學課堂增添了不少樂趣。提倡新課改下基于核心問題引領小學數學對話教學,正是讓數學課堂煥發其原有的活力,不再是沉悶無趣的課堂,讓學生學會數學化思維,發揮自己的潛能,發展創新性思維,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獲得趣味,同時提升自己的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志波,司青雙.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探索[J]. 讀書文摘, 2017(1).
[2]張妍.關于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12):33-33.
[3]王玉東.核心問題引領: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理性追求[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8(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