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作文在教學環節中占有極大的比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以此達到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提升對寫作的興趣。本文主要講述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環節分類教學方法的應用:首先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一個班集體中,分為優秀型學生、優良型學生、中間型學生和后進型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其次講述了分類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中的具體應用,比如增加師生互動、鼓勵學之間進行良性競爭并且給予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分類教學
作文教學對于初中語文來說,是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作文寫作是能夠體現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知識的一個衡量標準,能夠體現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作文的寫作過程中, 教師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夠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創造,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掌握寫作的技巧,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寫作的質量和效率。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導學生寫作的時候運用分類教學方法,而如何將分類教學更好的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就是各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探討研究的重要問題。
1、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1.1“優秀型”學生
對于一個班級來說,這類學生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學習各方面都很優秀,作文水平非常好。在引導此類學生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鼓勵性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每次寫作結束后,老師對于好的文章讓其在班級進行朗讀分享,鼓勵學生積極寫作。老師還可以為此類學生提供優秀的范文和日記供其參考學習,并且進行正確的引導寫作方法,用心觀察和理解,善于發掘范文中的優點,從而實現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而且要求這些優秀學生每天進行作文或者日記的寫作,對其進行批注修改和鼓勵,并且將其優秀的作文可以定期放到班級,讓同學對其進行賞析,提高學生的優秀學生的寫作激情,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1.2“優良型”學生
這類學生在班級當中比例極多,各方面成績大部分在中間部分。因為大都沒有及時收到教師的關注,所以這類學生的上進心不是很高,但此類學生潛力巨大。針對此類學生,教師需要有獨特的教學方法,激發此類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對其給予充分的重視,發掘優秀的潛能。例如:在學習過九年級下冊《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然后要求學生寫作一篇關于人物的作文。并且教師也要認真的批閱學生的寫作,發掘學生的潛力,適時的鼓勵該類型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積極的參與寫作,邁步走向“優秀型”學生[1]。
1.3“中間型”學生
這類學生在班級中占據總數的一半以上,往往各方面成績一般,作文寫作也一般,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但是對于學習存在僥幸逃避的心態,往往是存應付的心態寫作,沒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而且作文寫作一點不嚴謹,不利于作文質量的提升。這類學生往往在進行寫作創造的時候,沒有自己的干點和想法,寫作來源過于單一,寫作能力偏低,詞匯積累量低,很難提高寫作質量。所以,對于此類學生語文老師需要采取鼓勵方法,刺激該類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熱情,進而提升“中間型”學生的寫作能力。
1.4“后進型”學生
該類學生相對于前三類學生來說,各功課基礎比較低,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像此類學生,性格比較懶散,不喜歡學習,更不喜歡寫作,對此表現出強烈的反感,逆反心理比較強烈,因此就需要教師具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例如:教師在日常中,要注意觀察此類學生,從日常小事中關心照顧他們,與他們成為朋友,引導他們慢慢學習。每當此類學生有進步時,老師要注意鼓勵和表揚,對他們給予肯定,這樣能促進學生學習的激情,推動學生進步。
2、分類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中的應用
2.1增加師生互動
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老師要對教學體系熟練的掌握,正確應用到語文作文教學中,并且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根據課本主要內容,對學生就行課外拓展,適量的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同時也可以提高寫作的難度,提高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和溝通。例如:學生不喜歡寫作的原因大多數是知識面狹窄,沒有充分的想象力,課外書籍很少涉獵,因此教師就要根據此類學生的情況,經常和學生聊天,借閱學生閱讀一些優秀精彩的文章,將優秀語句段落摘抄到自己的本子上,進行感悟,模仿其寫作方法來進行寫作。這樣就會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上有一定的成效[2]。
2.2鼓勵學生良性競爭
教師在接觸班級的第一時間,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優秀型”學生和“優良型”學生,這倆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優異,對待學習認真。但是,此類學生有時候也因為成績優異容易自我滿足,從而不思進取,這時候就需要學生之間進行良性競爭,提高整體班級的學習氛圍。
2.3設置多項鼓勵措施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注意多鼓勵學生,給表現良好的學生展示作文的機會,在班級中設置“優秀作文展示區”,定期更新優秀作文,還可以把好的作文推薦到校園廣播展或這校刊上。這樣,就可以大大激發各類學生的寫作熱情,各類型的學生也會更加注重展示自我的機會,在這種良性的競爭中,學生的潛能就會被激發出來,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教師適當的鼓勵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會使學生能夠更加優秀突出,全方面的發展[3]。
2.4給予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正確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同時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初中生渴望得到別人認同的心態,對學生進行適時的鼓勵,讓學生對作文寫作保持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不定期對學生進行鼓勵和鞭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正確的自我認知。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激勵鼓勵方式,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鼓勵,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達到分類教學的目的。
結束語:根據上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采取分類教學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方法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待每個學生,提高每個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寫作氛圍。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初中語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具有科學系統的教育體系,合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在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此類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寫做創造,在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和優點,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引領學生在良性競爭中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健. 分類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4(2):97-97.
[2]徐建剛.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3):117.
[3]付樂紅. 分類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 知識窗(教師版), 2015(11):54-54.
作者簡介:劉永勇,土家族,男,1980.10,貴州省遵義市,本科,二級教師,初中語文教學方向。郵編: 564206。